1.如何对孩子进行开学前的收心教育和引导
开学在即,许多学生还没从闲适的假期中苏醒,由于他们较长时间沉浸在电视节目中,痴迷于网络游戏中,陶醉于球场竞技中, 生活起居无规律,兴奋点总是难以平复, 开学前,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开学后,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上疲倦不堪、记忆力减退,经常开小差,并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是学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学“收心”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家长积极引导,教师科学施教,才能使学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一、家长要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假期里,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的习惯。为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
1、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喝大酒,不打麻将,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2、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会上获得八块金牌的菲尔普斯,每年圣诞节坚持训练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勤奋是成功之本,实干是兴业之基。
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3、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二、教师要做收心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其实,学校任何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收心”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开学期间的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身的教学成绩。教师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收心教育。
1、拨通问“收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收心教育应与“暖心”相融合,教师应提前介入,效果才能最佳,假期里,教师通过询问一下学生的作业进度,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开学前,班主任通过告知学生应做哪些准备都是很好的收心教育,这不仅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而且会拉近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一所名校要求每名教师,假期里跟每位学生通不少于四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村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家访进行收心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班级,不仅能通过网络进行释疑解惑,而且能培养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2、检查作业促“收心”。
每所学校都要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完成作业是学生假期学习的主要形式,假期作业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有总结。否则,一些学生将养成应负假期作业的习惯。
开学后,教师加班加点也要将学生的作业一一批阅,共性问题课堂上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要求学生将错题逐一更正,这不仅使学生纠正了错误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能使学生潜下心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校可以布置作业展厅,把各年级假期作业分类进行展出,供学生参观。
3、开展活动助“收心”。学校要通过校会、班会、队会、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让学生了解收心的意义与方法,知道所在学校、班级、团队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假期收获汇报会、母校优秀学子报告会、励志故事会、理想信念主题征文、即兴演讲赛、学科竞赛以及“新学期我思考”心理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带学习上来。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学典礼、橱窗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张贴催人奋进的新春寄语来鼓舞和激励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4、精彩课堂引收心。开学初,教师课堂教学最为关键,教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学容量,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声音、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从对精彩的电视剧情和的网络游戏的回想中吸引过来。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发放之际,为每位学生写下心灵寄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要高度重视收心工作,教师要多加观察,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对假期综合症明显的学生进行个别,多错并举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
三、学生要做收心工作。
2.如何做好长假后学生的收心教育工作39
学校第一周尽量随着学生的状态寒假里,孩子不分昼夜地上网、看电视、玩游戏,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生物钟完全被扰乱了,身体和潜意识也都处于放松状态,突然回到学校,自然一下子适应不了时间安排比较紧凑的学习生活。
不过朱老师说,这类问题通常可以自愈,一般一两个星期之后会慢慢好转。“一般开学后第一节课我们都用来交流,而不会正儿八经地上课,有些老师可能还会花上一天的时间给学生过渡。”
朱老师说,开学后,她马上对学生们的寒假作业做了个总结,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不好的也会提建议,而且还会给每个学生明确一些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比如多看点书,字写得好点之类。而且假期后学生难免有厌学情绪,像识字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能力也会有些回落,朱老师介绍,所以开学初始,他们会合理安排课程计划,适当降低教学要求,采取少布置一点作业,教学监督慢一些等措施,减缓由假期轻松向学习紧张过渡的坡度,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
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安排交流时间。考虑到这一点,朱老师早在寒假作业里就给孩子们布置了制作旅游见闻PPT的作业,开学后,她再以主题班、队会等轻松活泼的形式抽出时间让学生们来作3至5分钟的介绍。
一方面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同时也提供了学生一个和全班同班分享的机会,通过畅所欲言的方式,让学生把心里的喜悦说出来,这更有利于学习注意力的恢复。家长首先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更快适应“学习模式”,在开学前就可以做点工作。
比如,帮孩子约三五个要好的同学,带上学习资料,回顾一下上个学期的内容或预习一下下个学期的知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学习氛围也会好一点。有一些家长在假期一心想让孩子过个快乐年,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正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了。
所以,开学后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控制孩子晚上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早上也让他早点起床,帮助孩子逐步恢复正常作息,不要太着急,要因人而异,这样可避免孩子赖床、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其次,家长还需要让孩子从心理上去适应繁忙的学习任务,通过语言的沟通,暗示孩子假期已经结束。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到学习状态中,家长在开学初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让孩子更好地朝他们自己制定的目标去努力,还可通过心理暗示、制定学习计划、调整作息时间,帮助孩子从暑假状态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去。老师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以互相配合,更好地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此外,家长还要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不要像假期里那样聚众打牌、吃喝等,给孩子营造一个平静、和谐的家庭环境。
3.如何才能让学生收心
新学期开始了,伴随着浓浓年味的远去,我们也将再次来到熟悉的地方,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也将从温暖的房间里走出,去重温那美好而多彩的梦幻,踏上新一年的求学之旅。
作为我们在新学年里,一定要高高兴兴地为孩子梳理自己的思绪,明确今后的方向。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尽快让学生们收心,才能尽早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明天做铺垫。
我觉得要想尽快让学生收心,班主任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要先收自己的心。这时候,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一定要精神饱满。
过年了,老师也不是神仙,该放松的也会放松,有的钓鱼,有的打牌,有的饮酒,有的旅游,但是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保持很好的状态,不能让学生一见你就给没睡醒似的。其二,要好好备课,第一节课很重要,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在学生面前产生很大的印象。
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要想好再说。情绪饱满,工作积极,给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工作态度。
其三,要关心学生。学生刚刚过来,要多多体贴帮助,不能一句话像三九天的寒风,拒学生于千里之外。
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会有很多话要说。其四,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不要没头盖脸,揪住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要善待学生,注意关心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其五,课下要和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回顾一下新年里发生的快乐人高兴的事情,可以问问对于新年晚会的评价及其对压岁钱的看法,可以让学生写在日记或者作文里。
其六,给学生定一下本年度的目标,和近学期的目标,引导学生发扬去年的努力拼搏的优势,继续不断的开拓前进,争取新的辉煌。第七,向学生通报上一年度学习成绩及各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向孩子们提出要求,向他们学习,争取自己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八,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给学生的家长通通电话,告诉孩子们入学的良好表现,让他们尽快投入新的工作环境中,不要为孩子们分心。
4.假期过后如何让孩子收心学习
宽松的环境和无负担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对开学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帮助孩子慢慢调整心态和生物钟是消除孩子假期综合征的关键。
几个建议: 1、要让孩子逐渐从假期的懒散中走出来。
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多跟孩子聊聊学习、学校的事情,并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个学期的知识要点,如:英语单词,数学、物理的公式等,逐步减少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等玩乐的时间。同时,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多点接触,也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用品。
2、要帮助孩子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还可以预习新的功课,如:语文通读课文,英语预习单词,数理化预习前几章,划出难点等,有的放矢地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3、家长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该从十一假期中尽快走出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几个好友,在家里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恢复到平时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4、十一后,家长要做到与老师密切联系,
对于已经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要相互沟通,对孩子的症状进行分析,及时疏导;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孩子的假期综合症是非常常见的正常现象,就类似于很多成年人依旧在假期不想去上班一样。这时候,自制力不足的孩子就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总之,孩子的开学综合征
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只要家长有策略地做好引导,孩子会很快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开学综合征,虽不是生理疾病,但对学生心理会有不良影响。家长应在开学前一周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开学初期,老师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的延续,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逐步适应新学期的紧张学习。
当然,引导孩子收心,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专家认为,最好在假期时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系统的学习规划。倘若没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与(培训)老师的耐心引导。
5.写一篇开学收心作文
现在,是我们五年级学生了,是应该抓紧、努力的最后一年了。我相信大家都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尤其是在这学期开始以后。我们已经不再是可以天天疯玩的小朋友了,而我们是要抓紧、努力学习,要争取好成绩的少年了。
在剩下的日子里要怎样学习、生活是我们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毕竟,择校、毕业是我们必须通过的,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我们现在的压力大了,压得我们快喘不过气了。但只要认真学习,把择校看为这十几年来奋斗的目标的同学,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对我们有益的,我们现在付出的时间、精力、青春都是在为明日美好生活打下基础,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可行的。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的成长过程:一年级的无知;二年级的天真;三年级的轻浮……到了六年级,我们已应该是成熟、稳重的少年了,该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了!
六年级是艰苦、漫长的一年,又是短暂、美丽而又充满幻想的一年。我们会在这一年中发奋、努力;我们会在这一年中自强不息;我们会在这一年中留下美丽的回忆;我们会……
当我们踏出校园时;当我们考入理想的中学时;当我们大口吞食着新鲜空气时,都会觉得:这六年绚烂而又美丽;这六年漫长而又短暂;这六年漫天风雪、步步荆棘;这六年阳光充足、鸟语花香;这六年宛如一条时光大道,将我们送向美好的未来……
但现在不是幻想的时候,而是应该抓紧、努力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会赞同我的观点,尤其在开学之后……
6.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读书心得 俗语说:树大自然直。
其实,很多“树”长大后并不直。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身为家长,面对着我天真活泼的小孩,更是体会到良好习惯的从小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有深远影响。最近,我认真拜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感觉受益匪浅,书中介绍的很多方法对具有教师和家长两重身份的我有重大指导意义。
很多教师和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可就是收效甚微。孩子不是被管、卡、压得笔管条直,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有“老猫不在,耗子造反”的劲头,让人伤透脑筋。
关鸿羽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训练法为主,其它多种方法为辅”的策略。他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读到这,我不禁脸发烧了。
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工作中是否持之以恒了呢?有没有时时抓、日日抓、周周抓、月月抓”呢?的确,当我在埋怨学生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作为引导者的自己也应负有缺乏耐性的责任呢!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抓好这项工作,做什么事都能“一竿子插到底”,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了。在这里,关教授还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训练要严之又严,训练要激发兴趣,结合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分清层次循序渐进。
让孩子明确每一项具体要求,并进行具体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反复强调已形成的良好行为,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
习惯差的孩子的确非常令人讨厌,其实,并不是这些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有客观原因:譬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的不良等。作为家长和教师,更不应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习惯差的孩子自觉性较差,自控力弱,在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有的家长遇到一点挫折时,觉的心灰意冷,不是把教育的责任丢给老师,扔下“老师,我管不了,这娃儿太调皮了。
交给你我放心。”这两句话就心安理得地走掉,或者是雷霆大怒,挥舞拳头,给孩子一顿饱打;有的教师在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时候,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却毫无用处,于是失去耐性,对孩子冷嘲热讽。
这样,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 心理。针对这种现状,关教授一再强调培养孩子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要用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尊重去对待他们,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自愿接受。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学生,也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总之,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受益一辈子,;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一辈子受其害,而吃尽苦头。
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
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心得感想〖打印文章 - 下载本文〗〖唐诗三百首 - 在线字典〗 〖字号:大 中 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
7.如何对孩子进行开学前的收心教育和引导
开学在即,许多学生还没从闲适的假期中苏醒,由于他们较长时间沉浸在电视节目中,痴迷于网络游戏中,陶醉于球场竞技中, 生活起居无规律,兴奋点总是难以平复, 开学前,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开学后,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上疲倦不堪、记忆力减退,经常开小差,并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是学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学“收心”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家长积极引导,教师科学施教,才能使学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一、家长要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假期里,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的习惯。为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
1、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喝大酒,不打麻将,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2、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会上获得八块金牌的菲尔普斯,每年圣诞节坚持训练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勤奋是成功之本,实干是兴业之基。
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3、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二、教师要做收心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其实,学校任何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收心”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开学期间的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身的教学成绩。教师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收心教育。
1、拨通问“收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收心教育应与“暖心”相融合,教师应提前介入,效果才能最佳,假期里,教师通过询问一下学生的作业进度,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开学前,班主任通过告知学生应做哪些准备都是很好的收心教育,这不仅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而且会拉近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一所名校要求每名教师,假期里跟每位学生通不少于四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村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家访进行收心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班级,不仅能通过网络进行释疑解惑,而且能培养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2、检查作业促“收心”。
每所学校都要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完成作业是学生假期学习的主要形式,假期作业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有总结。否则,一些学生将养成应负假期作业的习惯。
开学后,教师加班加点也要将学生的作业一一批阅,共性问题课堂上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要求学生将错题逐一更正,这不仅使学生纠正了错误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能使学生潜下心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校可以布置作业展厅,把各年级假期作业分类进行展出,供学生参观。
3、开展活动助“收心”。学校要通过校会、班会、队会、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让学生了解收心的意义与方法,知道所在学校、班级、团队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假期收获汇报会、母校优秀学子报告会、励志故事会、理想信念主题征文、即兴演讲赛、学科竞赛以及“新学期我思考”心理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带学习上来。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学典礼、橱窗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张贴催人奋进的新春寄语来鼓舞和激励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4、精彩课堂引收心。开学初,教师课堂教学最为关键,教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学容量,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声音、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从对精彩的电视剧情和的网络游戏的回想中吸引过来。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发放之际,为每位学生写下心灵寄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要高度重视收心工作,教师要多加观察,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对假期综合症明显的学生进行个别,多错并举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
三、学生要做收心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学生收心教育体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