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科目记错调账说明怎么写哇
会计科目记错了的调账说明可以编写如下表格信息:
1、表头需写:XX公司 会计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说明。
2、左上角写上表单编号。
3、表中第一栏:原记账凭证编号及摘要。
4、表中第二栏:更正(或调整)原因说明及内容。
5、表中第三栏:主管领导审批意见。
6、表格下方写好:审核人、编制人信息签字。
会计科目记错,有凭证本身用错科目和凭证正确但登账时错记账户两种情况,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调整。
扩展资料:
指导思想
(一)以法为依据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相应会计法规、规章的基本依据。《规范》在遵循《会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
可以说,《规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的具体化,是《会计法》重要配套规章之一。同时,《规范》吸收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中科学的、合理的内容,并对部分内容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了相应充实和完善。
(二)从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
《规范》适用于一切有会计工作的单位,为了增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规范》尽可能地适应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只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基本环节作出规定,以兼顾会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
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对会计工作中正在发展的新情况从会计基础的角度作出规范,如会计电算化等,以起积极引导作用。
(三)突出重点繁简兼顾
《规范》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这些环节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地方,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规定,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掌握。
而对会计基础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尽管这些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迫切需要强化的问题,但由于对这些工作的管理正在起步之中,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因此,《规范》只是作出较为原则的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修订,也可以制定单独规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2.会计账务核算错误 应怎么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有三种方bai法:
1、红字更正法
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du,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zhi对应关系。
2、补充登记法
在科目对应关系正确时,将少记的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补记x字第x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原来dao登记少记的金额。
3、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的上专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会计核算中,用划线注销原有记录,以更正错误的一种方法。
第一种原纪录记账科目有错误;属第二种方式适用于记账金额错误;第三种方法适用于会计账册的更正。
3.调账说明怎么写
调账说明可以编写如下表格信息:1、表头需写:XX公司 会计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说明。
2、左上角写上表单编号。3、表中第一栏:原记账凭证编号及摘要。
4、表中第二栏:更正(或调整)原因说明及内容。5、表中第三栏:主管领导审批意见。
6、表格下方写好:审核人、编制人信息签字。会计科目记错,有凭证本身用错科目和凭证正确但登账时错记账户两种情况,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调整。
扩展资料: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工作交接制度,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办理好会计工作交接,有利于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明确责任。
会计工作交接制度的要求,《会计法》以及其会计法规、规章都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规范》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工作交接的具体要求进一步作出了规定,主要内容有:1、基本要求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者离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应当办理移交手续的会计人员借故不办理移交手续,或者迟迟不移交所经管的会计工作,使正常的会计工作受到影响,这是制度上所不允许的,单位领导人应当督促经办人员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2、办理移交手续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人员在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办理完毕未了的会计事项,包括:对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尚未登记的帐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证明等。同时,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现金、有价证券、印章以及其他会计用品等。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应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3、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移交 交接双方要按照移交清册列明的内容,进行逐项交接。
其中:现金要根据会计帐簿记录余额进行点交,不得短缺;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帐簿记录一致,由于一些有价证券如债券、国库券等面额与发行价格可能会不一致,因此,在对这些有价证券的实际发行价格、利(股)息等按照会计帐簿余额进行交接的同时,应当对上述有价证券的数量(如张数等)也按照有关会计帐簿记录点交清楚;所有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负责;银行存款帐户余额要与银行对帐单核对,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户余额要与总帐有关帐户余额核对,核对清楚后,才能交接;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及其他会计用品等,也必须交接清楚,特别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有关电子数据应当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以检查电子数据的运行和有关数字的情况。交接工作结束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以明确责任;同时,移交清册由交接双方以及单位各执一份,以供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会计账务核算错误应怎么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有三种方法:1、红字更正法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
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
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2、补充登记法在科目对应关系正确时,将少记的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补记x字第x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原来登记少记的金额。
3、划线更正法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的上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会计核算中,用划线注销原有记录,以更正错误的一种方法。
第一种原纪录记账科目有错误;第二种方式适用于记账金额错误;第三种方法适用于会计账册的更正。
5.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有关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方法有: 一、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事项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事项。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于发现时调整本期的相关项目。
如企业于1998年度应于资本化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则应将计入管理费用的人员工资调整计入工程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管理费用 2、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上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如:某企业1998年发现1997年管理用设备少提折旧1000元,对于这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1997年少提折旧1000元,计入1998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即于发现当期作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公司在申报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二、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事项 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 如影响损益,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损益的影响数,并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留成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并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
如:某企业于1998年发现1997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200000元,计入了1997年度的损益。 发现该项差错后该企业在1998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未分配利润、应交税金、在建工程等项目的年初数。
其帐务处理为: (1)调整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2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 (2)计算应交税金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0 (3) 结转净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 (4)报表调整 该企业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应交税金、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年初数均应调整,利润分配表中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等项目的上年数也应调整。 在编制两年期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发生的当期已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成收益。
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如上述例中,该企业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应调整利润表中的上年数各相关项目,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相关项目年初数。
若上例中1998年的发现属于1995年发生的会计差错,则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在利润分配表中应调整上年实际数栏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资产负债表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另外,本期发现与前期相关的漏计费用、折旧等的会计差错(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且超过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会计上调整前期或本期收益而税法则不允许补扣,由此产生了永久差异,不得调减应纳税所得。
三、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影响损益的会计差错事项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报告年度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影响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损益的影响,并进行相关项目的调整。 同时,调整报告期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及留成收益数,调整报告期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有关损益项目的金额,并调整当年发现会计差错月份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如某企业1998年3月(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4月5日)发现1997年一项应于6月份开始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漏提折旧,每月应提折旧1000元,则首先应对1997年6—12月份未提部分予以补提。 (假定该企业适用33%所得税率,并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盈余公积和法宝公益金。)
(1)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0 贷:累计折旧 7000 (2)调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3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10 (3)结转净损益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0 (4)调整公积金和公益金 借:盈余公积——公积金 469 ——公益金 234。 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03。
50 (5)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应交税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项目,及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所得税等项目。 (6)1998年3月份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应按上述调整后数字填列。
(7)对1998年1—2月份漏提折旧部分,在3月份计提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累计折旧 3000 若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报告年度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损益影响数,并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会计账务处理错误怎么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