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缶本”这个字怎么读
拼音:[bō], 繁体字。今写“钵”。
[释义]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现代输入工具已经很难再输入、呈现这个字的繁体字了。
2.佛教里的“钵”是什么意思
【钵】是指僧人们盛放食物的器具,以便受用。
另外
也有象征和表法的意义,
-
如:表示人的胃及脾功能,但是又不单纯地只表示人的某某脏腑,因为还要阐释其中深层的道理。
食物和脾胃都是色法,为四大种所造,这所造色和四大种又都是第八识的相分,受熏习的第八识刹那刹那现行,先后的相分之间都是有些微的变异的,这在第六识看来,那【食物和脾胃(相分)】被认为成是“一种能消化和所消化的过程,从而吸收并滋养5色根等”。
-
又如:表示禅定的证得,即:通过第六识中缘于一缘,修奢摩他,未到地定时,欲界烦恼一时伏除,第八识内身根相关之四大种,也皆调畅,能被渐明的第六识之慧所觉,并照其所造色,及所引色界之境。
离染之四大种及所造色,还多被以欲界宝物之名而借指,如七宝等。
此过程中,道教则以金木水火土5行真气来阐释,使木火、金水籍提炼和沉淀而合并于黄庭之中,也符合或类似消化过程,太仓指胃,主调百味,住黄庭宫(脾)上,摄其精粹。
《上清道宝经》中写:【正白如凝脂,中有黄气,至口咽之即饱。谓黄田者,太仓也。诸神就中食,中有黄灶釜甑,玉女小童,使令呼曰黄帝子致行厨矣。】
又
《西域记》说:【商主既献糗蜜(食物)。世尊思以何器(盛放而)受(用)之。
时
四天从四方来(表四大种)。各持金钵(表定地,类似道教中黄庭)而以奉上。世尊默然而不纳受。以为(初)出家不宜此器(并不能直接证此地步)。
四天王舍金钵奉银钵(表渐离染或离染水位之气)。乃至颇胝琉璃马脑车渠真珠等钵。世尊如是皆不为受(因为初出家者也并不能直接证此地步)。
四天王各还宫奉持石钵。绀青映彻(风大种偏增,真气初起的绀青‘木位之气’)重以进献(因为是初级功夫,所以世尊认为适合初出家僧人)。
世尊断彼此(越级越位之嫌)故而总受之(都收下了,僧人因此等能成完整受用)。
次第重叠(升进回转)按为一钵(而证一界地)。故其(所证界地之)外则有四(四大种之功)隆焉 】
-
从有漏慧证无漏慧,从因位证得果位,只要恰当,都可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