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独的唯的成语
唯独的唯的成语 :
唯唯连声、
唯唯诺诺、
唯我独尊、
唯妙唯肖、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唯阿之间、
奉令唯谨、
俯仰唯唯、
敢不唯命、
唯利是从、
唯邻是卜、
唯唯否否、
唯一无二、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不宁唯是、
奉命唯谨、
任人唯贤、
唯利是趋、
任人唯亲、
唯恐天下不乱
2.“惟”字和“唯”字的区别和用法
一、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
《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
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
《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
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
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
(《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
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例如,清代冯镇峦《读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版 《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规范 新版《现汉》重新规范了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词用法上推荐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独 3l7—惟独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图 129—惟利是图 9”“唯命是从 12—惟命是从 4”“唯命是听 0—惟命是听0 ”“唯我独尊40 —惟我独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数字表示词频,据《人民日报》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语料进行统计。
下同)这 8 组全等异形词语,均在“唯”字头下立前者为正条,并在“惟”字头下立后者为副条,即原来以后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现在反以前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 这 8 组异形词语,除了“唯恐”的频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听”“惟命是听”的频度均为 0 以外,其余 6 组用“唯”的频度远远高于用“惟”的频度。
如果考虑到在受旧版《现汉》推荐用“惟”的强烈影响下,用“唯”的频度仍如此之高,则更可见社会对用“唯”的认可程度。 二是在助词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
“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维妙维肖 24 、唯妙唯肖 2 ”这两组全等异形词语,只在 “惟”字头下为前者立条,而不在“唯”字头下为后者立条,即仍保留旧版《现汉》的做法,只用前一种词形或语形而弃置后一种词形或语形。 这两组异形词中,“唯其”的频度远远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频度也大大高于“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新版《现汉》这样调整的结果,使“唯”“惟” 分别承担了它们在相关词语中的副词用法和助词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则,又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与系统性的矛盾、约定俗成与人工干预的矛盾。
但新版《现汉》对与“唯”“惟”相关的个别异形词语仍进行了较强的人工干预。例如,“惟其”的频度远低于“唯其”,却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维妙维肖”的频度并不算低,却只保留“惟妙惟肖”这一种语形,而不兼收“维妙维肖”。
这种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带有较强的人工干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较之旧版已大有改进,通用性与系统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里须说明,在范围副词、语气助词这两种用法上,“唯”“惟”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用于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惟”,因此选用“惟”有更强的理据性,这也是旧版《现汉》以“惟”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会与公众又“约定俗成”了新的使用习惯,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词形选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
反观旧版《现汉》,对以上异形词语的处理则颇有欠缺,未充分考虑文字应用的“社会认同”原则,作了过度的人为干预,因规范不当而令人疑惑,难以推行,并造成混乱。 三、“唯”“惟”异形词语的选用 (一)在新编图书的作者及编者的行文中,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一般优先采用新版《现汉》的推荐词形或语形。
(二)对新编图书中的选文、引文、资料,须忠实于原文。上述与“唯”“惟”有关的异形词语,凡选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动,也不应改动。
过去受旧版《现汉》的影响,将原文中表示副词用法的“唯”通通改为“惟”,是不妥当的;现在新版。
3.古文:唯字的解释
“唯”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很多,最常用的意思是只。
唯字的读音是wéi,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1
释义
◎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
◎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组词
唯成分论 wéichéngfènlùn
[the theory of the unique importance of class origin] 把出身、成分作为评定和使用人的唯一标准的错误观念
◎ 唯独 wéidú
(1) [only;alone]
(2)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3)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4) 单单;只有
◎ 唯利是图 wéilì-shìtú
[self-seeking] 自私自利,只图有利,其他一切都置于一旁
◎ 唯妙唯肖 wéimiào-wéixiào
[remarkably true to life;be absolutely lifelike;hit off]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亦作“惟妙惟肖”
◎ 唯唯否否 wéiwéi-fǒufǒu
[be obsequious] 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 唯唯诺诺 wéiwéi-nuònuò
[be a yes-man]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 唯我独尊 wéiwǒ-dúzūn
[extremely conceited;assume airs of self importance;stand upon one's pantofles] 本系佛教推崇释迦牟尼的话,后来称人之自高自大
造句
1、这件事大家都同意,唯独你不赞成。
2、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他在开小差。
3、他心里想的是群众的疾苦,唯独没有他自己。
4、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
5、这个消息众所周知,唯独你还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