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尺怎么用
1,卡尺是我们学机械必须识别的一个重要工具哦。
2,下面我来教你怎么使用卡尺,和怎么识别卡尺,一,还是来看我的图解吧,首先认识卡尺
这是卡尺:
使用卡尺量零件的外园
使用卡尺量零件的内园
现在来识卡尺
卡尺上的两个零对齐。表示它们是在零位,如果下面的零对上面的4的话就表示这时的尺寸是40MM。
卡尺每格表示10丝,这也就是表示卡尺精确到10丝。
2.卡尺的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刻度间距与副尺刻度间距读数的。
游标卡尺读数分为三个步骤,下面以所插入的下图所示0.02游标卡尺的某一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1.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数的整数部分。图示33mm。
2.副尺上一定有一条与主尺的刻线对齐,在刻尺上读出该刻线距副尺的格数,将其与刻度间距0.02mm相乘,就得到最后读数的小数部分。图示为0.24mm。
3.将所得到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就得到总尺寸为33.24mm。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测量前应把卡尺揩干净,检查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和测量刃口是否平直无损,把两个量爪紧密贴合时,应无明显的间隙,同时游标和主尺的零位刻线要相互对准。这个过程称为校对游标卡尺的零位。
2.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3.当测量零件的外尺寸时:卡尺两测量面的联线应垂直于被测量表面,不能歪斜。测量时,可以轻轻摇动卡尺,放正垂直位置。先把卡尺的活动量爪张开,使量爪能自由地卡进工件,把零件贴靠在固定量爪上,然后移动尺框,用轻微的压力使活动量爪接触零件。如卡尺带有微动装置,此时可拧紧微动装置上的固定螺钉,再转动调节螺母,使量爪接触零件并读取尺寸。决不可把卡尺的两个量爪调节到接近甚至小于所测尺寸,把卡尺强制的卡到零件上去。这样做会使量爪变形,或使测量面过早磨损,使卡尺失去应有的精度。
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
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
5.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多测量几次。即在零件的同一截面上的不同方向进行测量。对于较长零件,则应当在全长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务使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测量结果。
3.卡尺怎么用,如何读数
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L= 对准前刻度+游标上第n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 *(乘以)分度值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
下面以图13-3所示0.02游标卡尺的某一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1.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刻度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数的整数部分。图示33mm。
2.副尺上一定有一条与主尺的刻线对齐,在副尺上读出该刻线 距副尺的零刻度线以左的刻度 的格数,乘上该游标卡尺的精度0.02mm,就得到最后读数的小数部分。或者直接在副尺上读出该刻线的读数,图示为0.24mm。
3.将所得到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就得到总尺寸为33.24mm。
游标卡尺的精度 常用游标卡尺按其精度可分为3种:即0.1毫米、0.05毫米和0.02毫米。精度为0.05毫米和0.02毫米的游标卡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本文介绍的精度为0.1毫米的游标卡尺相同。精度为0.05毫米的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20个等分刻度,总长为19毫米。测量时如游标上第11根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小数部分的读数为11/20毫米=0.55毫米,如第12根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小数部分读数为12/20毫米=0.60毫米。
一般来说,游标上有n个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度与尺身上(n-1)个等分刻度的总长度相等,若游标上最小刻度长为x,主尺上最小刻度长为y
则 nx=(n-1)y,
x=y-(y/n)
主尺和游标的最小刻度之差为
Δx=y-x=y/n
y/n叫游标卡尺的精度,它决定读数结果的位数。由公式可以看出,提高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在于增加游标上的刻度数或减小主尺上的最小刻度值。一般情况下y为1毫米,n取10、20、50其对应的精度为0.1,0.05毫米、0.02毫米。精度为0.02毫米的机械式游标卡尺由于受到本身结构精度和人的眼睛对两条刻线对准程度分辨力的限制,其精度不能再提高。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
4.卡尺怎么用怎么读
带表卡尺,也叫附表卡尺。它是运用齿条传动齿轮带动指针显示数值,主尺上有大致的刻度,结合指示表读数,比游标卡尺读数更为快捷准确。
有0.01、0.02、0.05这三种。指示表指针旋转一周所指示的长度,对分度值0.01的为1mm,对分度值0.02的为2mm,对分度值为0.05的为5mm。 带表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有0~150、0~200、0~300这三个范围。
读数方式 读数时,先读主尺上面的值,再读表盘上面的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偶数时,则在表盘上读右半圈的数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奇数时,则在表盘上读左半圈的数值。(如下)
如图:主尺上的值为“4mm”,为偶数,在表盘上面的读数则取右半圈数值,
为“0.66mm”,总数值为“4.66mm”。
如图:主尺上的值为“5mm”,为奇数,那么在表盘上面的的读数则取左半圈数值,为“0.92mm”,总数值为“5.92mm”。
5.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及图片
呵呵,我高三了,现在才马马虎虎的弄会了
我觉得最好先把原理弄明白,然后实在不行就买一个卡尺自己多练练
这里有个资料,给你看看
虽然是抄的但很有用的
尺身和游标尺上面都有刻度。以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毫米,每一分度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量爪并拢时尺身和游标的零刻度线对齐,它们的第一条刻度线相差0.1毫米,第二条刻度线相差0.2毫米,……,第10条刻度线相差1毫米,即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恰好与主尺的9毫米刻度线对齐。
当量爪间所量物体的线度为0.1毫米时,游标尺向右应移动0.1毫米。这时它的第一条刻度线恰好与尺身的1毫米刻度线对齐。同样当游标的第五条刻度线跟尺身的5毫米刻度线对齐时,说明两量爪之间有0.5毫米的宽度,……,依此类推。
在测量大于1毫米的长度时,整的毫米数要从游标“0”线与尺身相对的刻度线读出。
游标卡尺的使用
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左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
游标卡尺的保管
游标卡尺使用完毕,用棉纱擦拭干净。长期不用时应将它擦上黄油或机油,两量爪合拢并拧紧紧固螺钉,放入卡尺盒内盖好。
游标卡尺有0.1毫米、0.05毫米和0.02毫米3种最小读数值
【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
6.卡尺怎么使用
测量外径
红框内部分,钳住物品,得出测量数据。
2
测量内径
红框内部分,在物品内径部分,两端张开,撑住物品,得出测量数据。
3
测量深度
红框内部分,探入后,固定标尺,得出测量数据。
读数方法
无论测量方法如何,数据都便现在标尺上。
所以我们以下图测量内径的图示为例:
首先,看副尺“0”的位置,它决定了头两个数位。图中0在2.3cm的后面。即为测量物体的内径为2.3xxcm.
然后观察副尺分度(精确度),就是有多少个格图中为20分度,即精确度为0.05mm。(每分度的单位=1毫米/分度)
4
然后看副尺和主尺完全重合的数位,看红框内,重合部分与二差3格。即重合处为17。每单位为0.05mm,得出最后的数位,0.85mm(0.085cm)
5
最后测量出,目标的内径为2.385cm
7.千分尺和卡尺怎么用
千分尺和卡尺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所示:
千分尺的使用:
1.在使用千分尺时, 必须首先归零, 深度千分尺需在1级平台上归零, 内径千分
尺校准时必须用专用校正规, 在归零时如果是带有测力装置的千分尺, 在归零时所用的力须和测量时保持一致
2.深度千分尺归零时, 首先将测量杆收回基座, 将千分尺的基座置于平台, 缓慢使测量杆向下移动至平台
3.外径千分尺归零时, 缓慢地使测量杆与测砧接触, 如是需要校正的应加用校正杆, 所用的力度为不使校正杆滑落 (国家标准规定用力为2~3N)
4.在测量时, 为了考虑到测量的不确定性, 一般都要置零两次以上
5.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时, 严禁单手操作, 最好采用千分尺底座或辅助设备.
6. 由于千分尺为精确测量仪器, 考虑到其测量时的重复性因素, 测量时应多取几次测量值
7.内径千分尺测量多为三点接触式, 测量时应注意其上下位置和垂直情况
8.在测量完成后, 应对千分尺再次回零观察是否可以归零, 其示值零位误差不可超0.002mm,否则需要重新测量或校准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使用前先擦尽卡脚,然后合拢两卡脚使之贴合,检查主、副尺零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应在测量后根据原始误差修正读数。 测量时,方法要正确,读数时要垂直于尺面,否则测量不正确。
当卡脚与被测工件接触后,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降低测量的准确度。
不得用卡尺测量毛坯表面。使用完毕后须擦拭干净,放入盒内。
卡尺使用方法:
主尺零线在“原点”的左方时,零误差为负;主尺零线在“原点”的右方时,零误差为正。
①要以适当的压力接触被测物,不可太紧,以防损伤平直度和平行度很高的测脚刀口。
②不允许测脏的物体或毛坯工件,不允许被测物夹在测脚间滑动,避免测量面划伤、磨损。
③读数时,在测脚夹住被测物后适当旋紧固定螺丝。
④读数时视线应垂直尺面并避免强光侧照,以减少偏视误差。
⑤游标卡尺要轻拿轻放,用毕放回木盒中保存,防止尺或测脚碰伤或变形。
8.卡尺,百分尺,千分尺,分别怎么使用
卡尺使用规则: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卡尺的读数规则:
1、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
2、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
百分尺是误称,其实就是千分尺。
千分尺的使用规则:首先要检查零点,然后左手持尺架。右手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杆E与测砧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转动保护旋钮D′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B使测杆固定后读数。
千分尺的读数规则:先读固定的刻度,然后再读半刻度,如果半刻度线已经露出的话,就记作0.5mm,反之则记作0.0mm。再读可动刻度记n*0.01mm。最终以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为准确的读数。
扩展资料: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
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
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测微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分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