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楷体字怎么写
要想写好楷体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2.楷书怎么写
首先要选好合适的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均可,但练字最佳的是用钢笔。在写字前,先在其它纸上写几笔,看看出水情况良好后方可动笔。
接下来是纸。纸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尽量选择吸墨性强,厚薄适中,书写时有一定阻力的纸,普通的纸就可以了。
墨水。墨水有蓝墨水,红墨水,黑墨水等。纯蓝墨水易褪色,不适合书法练习,黑墨水凝固较快,墨水不会扩散,最适宜练字。钢笔在吸墨水时,不要一下子吸满,有可能损坏钢笔。
练字
刚开始练字时,要选择好你所想要或者说适合的范字。范字可以是古代书法大家的字,也可以是现代书法家的字。。找好范字一个是要好,另一个是要适合于你,能够让练字的效率最大化。
描摹临相结合的练字方法为最佳。刚开始练字应以描摹为主,先体会书法家写一个字的间架结构,等到已经熟练后,就可以开始临摹了。临是练字的关键,只有真正临摹好了,才能把自己的字练好
端正练字态度。在练字时千万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就会要重来了。练字的时候,不能为了讲求速度而一下临摹很多张,因以精为主,一张认真写过的字比囫囵吞枣十几张会更有效果。
3.正字 楷书怎么写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就像自然科学对动物、植物的分科,如猫、虎、豹等,都属猫科动物。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分魏碑唐楷之分,又有二王体、瘦金体之说。
要学习毛笔书法基础知识:书写姿势坐势,端坐桌前,腰背自然伸直,上身可略向前倾,与肩同宽,左臂弯曲,手自然放置桌上,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手也可压在纸上,起到稳定纸的作用。右手执笔,笔不必正对头的中间部分,可偏向头的右侧,以能看到笔尖运动为宜。坐势书写又有枕腕,悬腕,悬臂等区别。枕腕,即右手执笔时,手腕不离开桌面,或把左手垫在右手手腕的下面的书写姿势。枕腕法多用于写小楷。悬腕,即右手执笔时手腕悬空。运笔较为灵活,适合写一寸左右的各种字体。
悬臂,即右手执笔时,手臂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大,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各种字体。
采用坐势书写时,一般适合写两寸以内的较小的字,如小楷,晋人行书,唐人楷书等。
立势,身体站立不依靠桌子,上身前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手手掌平放在桌面上,左臂可直可曲,以能自然支撑桌面为宜,右手悬臂执笔。采用此种姿势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字。
蹲势,蹲在地上,两脚分开,略比肩窄,左手按纸,右手悬臂执笔,一般是在大的厅堂空地上写,便于把握通篇章法,这种姿势适合于巨幅长篇(写巨幅作品时脚可踩在作品上面)。
执笔方法如何正确执笔是能否正确用笔的前提,如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短长,各具特点。
4.楷书的楷字怎么写
楷书“楷”字的写法是: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bai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du,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演变过程: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zhi期的书体,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
字体分类:
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dao(大字),之间的为中楷。
楷书的四大楷体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
唐欧阳询、唐颜真卿、内唐柳公权和元赵孟頫。
楷书的代表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孔子庙堂碑》、《雁塔圣教序》、《宣示帖》、《荐季直表》、《乐容毅论》、《曹娥碑》、《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