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殿的拼音和组词怎么写
宫殿
[gōng diàn]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殿下
[diàn xià]
用作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的敬称。
正殿
[zhèng diàn]
主殿,位置处于正中的主要殿宇
配殿
[pèi diàn]
正殿两旁的殿。
大殿
[dà diàn]
大的宫殿;主要的宫殿大厅。
殿军
[diàn jūn]
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
金殿
[jīn diàn]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2.殿堂的殿字怎么写
殿堂的殿字写法如下:
殿:[ diàn ]
部首:殳 笔画:13 五行:火 五笔:NAWC
基本解释
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 :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
2.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3. 在最后 :~后。~军。
组词详解:
1,路殿[ lù diàn ]:天子诸侯之正殿。
2,桂宫兰殿[ guì gōng lán diàn ]:指华丽的宫殿。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3,殿邦[ diàn bāng ]:安邦定国。
4,殿寝[ diàn qǐn ]:前殿后寝,帝王所居之处。泛指宫廷。《南齐书·王敬则传赞》:“纠纠 敬则 ,临难不惑,功成殿寝,诛我蝥贼。”《新唐书·王徽传》:“ 徽 外调兵食,内抚绥流亡,逾年,稍稍完聚,兴复殿寝,裁制有宜,即奏表请帝东还。”
5,殿舍[ diàn shè ]:皇宫;佛殿。
6,殿直[ diàn zhí ]:皇帝的侍从官。
3.“亭台”拼音怎么写
亭台,读作tíng tái,多与楼阁同时使用,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亭台楼阁”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1、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记》
2、台: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亭台楼阁殿”,类似的建筑还有“楼”、“阁”、“殿”。
1、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2、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但较小巧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3、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 "像我们现在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