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条怎么用 艾条的用法有哪些
大家对艾条一地那也不陌生吧,艾条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艾条治疗疾病的效果非常的好,有很多的人对针灸比较的了解,但是对艾条不怎么了解,今天小编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艾条怎么用,和艾条的好处,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艾条怎么用
艾条灸简称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
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艾条的好处
做“艾”伴侣
艾条:把艾绒卷成柱状就是艾条,分为无烟艾条和有烟艾条,有烟艾条比无烟艾条功效更强大,效果也更好。艾条效力比艾灸盒、艾灸罐强大,不过通常需要自己用手悬空灸,很考验臂力,并且很多背部穴位无法触及,一不小心也非常容易掉灰烫伤。选择艾条最好要选择5年以上的,年代越久效力越强。
艾灸棒:又称温筒灸或温灸棒,是用金属等材质制成的一种圆筒灸具,有大小不同尺寸,小号的可以直接在脸部施灸。施灸时,将艾绒或艾条装入艾灸棒的小筒内,点燃后置于穴位上,可直接和皮肤接触,不容易烫伤。不过效力就比直接点艾条略弱。
艾灸盒:艾灸盒可以盛放艾条,点燃后放在身体相应部位,体积小,携带方便。按种类分为单孔、双孔、三孔、六孔艾灸盒;也可按施灸部位分为腰部、腿部、背部、腹部艾灸盒。可先从点燃两个孔开始尝试适合自己的热度,以免烫伤。单孔、双孔艾灸盒适用于手、脚、头部,四孔以上适用于腹部、背部、肩部。
艾灸罐:用金属(通常是黄铜)制成的圆形小罐,可以直接把艾柱点燃放入艾灸罐,然后垫上隔离物(毛巾)直接绑在身体上施灸,没有掉灰或送艾条的烦恼,不过比起艾盒,艾灸罐对准穴位精确度稍差,热力也比较弱一些。
“艾”美丽就这么简单
赶走黑眼圈:中医认为黑眼圈是虚火上炎,肾水不足造成,可用艾条或艾绒,灸水分穴、脾腧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命门穴,肾腧穴,每天灸15~30分钟。
紧致眼袋:在中医看来眼袋是脾失健运造成。可灸三阴交穴、关元穴、合谷穴、太阳穴,每天或隔天灸15~30分钟
肤色不佳:中医认为肤色苍白不红润,是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所造成,可灸血海穴、三阴交穴。而肤色暗黄则是肝脏功能不强导致,可用艾条隔姜片灸神阙穴、足三里穴,每天或隔天灸20~30分钟。
暗疮:过度食用味肥甘美的食物,而导致脾胃湿热、肺经蕴热,可灸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中府穴,每日15~30分钟。
面部浮肿:面部浮肿是三焦不通造成的,可灸心腧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每日15~30分钟。
黄褐斑:和肝肾亏虚,脾胃损伤有关,可艾灸百会穴、阳白穴、下关穴、足三里穴,每日15~30分钟。
这么“艾”,更 完美 !
专心致志:好动的你在艾灸之时一定要沉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热力的传达上,这样才能充分补充体内正能量。
用老艾饼泡脚:将老艾饼用开水冲化,再加入适当的冷水调到合适温度,双脚放在艾汤中熏泡20~30分钟,同时用指甲掐按双手拇指的三商穴各3分钟,可以温养身体,解除疲劳,对睡眠不好、压力大,都有舒缓作用。
2.艾条怎么用
方法和步骤如下: 1. 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 夏季用6—8根清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 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
点燃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20-30分钟。
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后的经络是畅通的,即便整排艾条离后背很近也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
熏完后拿掉姜片,如果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 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40分钟。 5. 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 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10—2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就会有所减退,脸色会变得明快、有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的感觉。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艾熏,特别是不能熏背部及腿,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脐的部位,熏的时候如果感觉不适,就要停止。
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缩短,以无不适为限度。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 身体寒湿重的人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最好在熏艾条之前喝上一碗生姜、红枣、桂圆羹,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大红枣10粒,小红枣15粒(去核)+桂圆10粒(去核)+生姜片3片,加水煮15分钟后,放入粉碎机里加工成稀糊状,在熏艾条之前喝下,能快速补气血,并能明显增加身体的热量,这时再配合外部的熏艾条,身体内的寒湿很容易排出而又不伤身体。
这种羹的热量很大,平时是不宜喝的,因为极易上火,而在熏艾条前喝下,其温热随着艾条的热力很快疏布到全身,就不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肝火旺而又寒湿重的人,我一般是先让病人吃下一条生泥鳅,再喝生姜、红枣、桂圆羹,最后再做全身的熏艾条,这样即祛了寒,又不会出现燥热的现象了。
因使用的艾条多,烟大,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如果抽油烟机的抽烟效果不好,可以找块大一些的透明塑料布粘在抽油烟机上,再罩在熏的人的背上、腹部,这样烟就极易抽走了,还可以在家中的窗子上装一个排风扇,在窗下做,烟也能很快排出房间而不呛人,天热的时候就可以在阳台上熏或通风好的地方熏。记住:只要家中排烟效果不好时,就不要勉强去做了,因为艾叶扩张血管明显,呼吸进太多的烟味时,人会疲乏、无力。
所以熏艾条时一定要在排烟效果好的地方操作,既能治疗疾病又不会因烟呛人给身体带来不适。 自我保健艾灸方法 1、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
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2、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
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3、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
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
3.怎样使用艾条 艾条使用方法图解 艾条的使用方法
艾条对于艾灸养生朋友不会陌生。不过如果说到艾条的使用用法有哪些?估计相信大多数知道的多是:手持艾条悬灸、将艾条插入艾灸盒中使用,其它的可能就不清楚了。今天,在这里给各位艾灸养生朋友介绍一下,艾条的使用用法有哪些?
第一种艾条使用用法:直接灸
直接灸顾名思义,直接灸灸于皮肤上。在古代,通常使用的是艾条直接灸于皮肤上。将艾条切成2-3厘米长短大小,点燃后,放在皮肤上艾灸。在艾灸的过程中,要忍受艾条火力的疼痛,灸完后,皮肤上会留下一个灸疮,既痛苦又影响身体的美观,不过效果确是没得说。
第二种艾条使用用法:悬灸
悬灸就是手持艾条悬于皮肤上方艾灸。这种使用方法是现代常见的艾条使用用法之一。现代人们对于养生医疗追求的的是无痛、美观。所以多会选择手持艾条的悬灸用法。这种艾条使用用法就是:拿一支艾条,点燃后,离皮肤之间有2-3厘米左右的高度,艾灸部位上方。这个距离根据自身能够承受的高度决定,艾灸时间亦是如此。
第三种艾条使用用法:器物灸
器物灸,在这里器物指的是艾灸器具,例如:艾灸盒、随身灸等艾灸器具。灸就是艾灸。也就是艾条通过艾灸器具来艾灸的方法。这种艾条的使用用法效果也是不错的。比较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只用借助一个小小的艾灸器具即可。
第四种艾条使用用法:隔物灸
隔物灸就是艾条与皮肤之间间隔一层物品的艾灸用法。这种艾条使用用法,常见的多是间隔一层姜片、盐、蒜泥等等,根据对症的不同,间隔物也是不同。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有安神的功效: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精神抑郁,忧虑,都可以通过艾条的功效与作用来缓解。而且艾条的功效与作用也对失眠,多梦,焦虑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艾条有温经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冬天我们手脚冰凉,因感冒或者体质引起的惧寒怕冷等症状,艾条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古方中医网
艾条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的人和因为天气原因而食欲不振的人,艾条的功效与作用对他们都有一定的开胃效果。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能增加免疫能力:特别是对流感的防治更是有效果。古时候通常有燃艾条来预防流感。
4.艾条怎么用 使用艾条的相关注意事项
艾灸注意事项主要有:
1、尽量白天艾灸,没办法就晚上艾灸,最晚最好不要晚于22点。如果是突发性不舒服,不限时间。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艾灸,如果出现胀胃痛等问题,可以艾灸。
3、房间最好能通风,如打开窗户或者房门,烟味可以及时散去。
4、艾灸后不要马上同房,会大大降低效果。
5、艾灸后可以喝点温开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不可过量。
6、艾灸后可以洗澡,不过不能用冷水,温水可以。
7、平时注意生活起居,不要熬夜,最迟11点睡觉,每餐七分饱。
8、注意防止烫伤,如果您艾灸感觉很烫,一定要调小火力,或者抬高艾条。或者垫个棉布等降温。
9、最后,切记,如果你是实热性体质,尽量少艾灸,艾灸一般最适合虚寒性体质。也就是,您总是感觉气虚无力,有点怕冷,饮食喜温不喜凉,说话多了就累等这些症状,很可能就是虚寒体质。
5.艾条怎么用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弹力,使艾条落至顶端,以水平或倒置动作调整艾条与顶端的距离,保持温度适度。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时间:15分钟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可以用楚医牌艾条进行艾灸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