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烧所用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主要热能 动力的来源。近世对能源需求的激增和航天技术的迅速 发展,促进了流体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学的 结合,使燃烧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消灭燃烧 为目的的防火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燃烧理论的研究。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氧气和燃烧产物三者之间进行 着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形成火焰这种有多组分浓度梯 度和不等温两相流动的复杂结构。火焰内部的这些传递 借层流分子转移或湍流微团转移来实现,工业燃烧装置 屮则以湍流微团转移为主。探索燃烧室内的速度、浓度、温度分布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从流体力学 角度研究燃烧过程的重要内容。由于燃烧过程的复杂性, 实验技术是探讨燃烧工程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发展起来 的计算燃烧学,通过建立燃烧过程的物理模型对动量、能 量、化学反应等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从而使对燃烧设备内的流场、燃料的着火和燃烧传热过程、火焰的稳定 等工程问题的研充取得明显的进展。
2.家用炉子怎么生火
点燃一个塑料袋子,如方便袋之类的,聚酯容易燃烧。
用袋子的火引燃柴禾,像玉米芯、豆秸之类的。添足柴禾,盖上一会盖把柴禾烧旺。
放上两块比较绵的碳块,盖上盖子,这样的碳块很容易引燃,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底火,所以要先把柴禾烧旺。
等比较绵的碳块引燃了,放入一块硬碳块,继续加柴禾,盖上盖,直到看到硬碳块引燃,再放入一块,再重复上一步。
等到引燃两块硬碳块,烧净柴禾,然后放上几块硬碳块填满炉子,盖上盖,炉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烧的很旺,炉火就生好了。
注意事项
生火步骤虽然稍显繁琐,只要用硬碳块,生好火就省事了,添上碳可以一两个小时不用管。而使用绵碳就会反复添碳,而且烟味很大。
3.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1、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 将正在发生燃烧的物质与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 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靠近火源处的可燃物品搬走,拆除接近火源的易燃建筑,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等等。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 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 备,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黄沙等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封闭起 火的建筑或设备的门窗、孔洞等等。
(3)冷却法 将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的温度 降低到可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使其 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着火点。此法为灭火的主要方法。
(4)抑制法(化学法) 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烧反应 过程中去,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 使燃烧反应终止。目前使用的干粉灭火剂、1211等均属此类灭火剂。
2、正确使用灭火器具
(1)干粉灭火器 是学校目前配备数量最多,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的灭火 器具。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电压低于5000V)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固体 火灾等。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 时不能倒置,应站在上风一侧使用;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按动 压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去掉保险装置;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一只手一定要 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灭液体火(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 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干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 并注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2)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带电物体及液体、气体类火灾。 使用时应注意:露天灭火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喷射前应先拔掉保险装置在按下 压把;灭火时离火不能过远(2米左右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 以防冻伤;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喷射后人员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灭火器存放时严 禁靠近热源或日晒。
(3)1211灭火器 特别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电器设备、计算机房等火灾。 使用注意事项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相同。
(4)消火栓 是消防灭火中主要的的水源,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消火栓一般 设在楼层或房间内的墙壁上,用玻璃门或铁门封挡,内配有水枪、水龙带。 使用水龙带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止水流通过。使用消火栓救火应先将水 龙带一头接在消火栓上,同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一个人紧握水枪对准着 火部位,另一个人打开消火栓阀门。对于灭火来讲,用水救火是最经济的,但应注 意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还应注意防止用水灭火会给珍藏典籍、精密仪器等造成水渍侵害;有的金属类火灾禁止用水扑救。
4.火的燃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燃烧俗称“起火”、“着火”,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它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如同学们使用的书籍、纸张、蚊帐、衣、被等。
2.要有助燃物质。如空气、氯气以及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一般约占21%,一般可燃物质,若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4—18%,不会发生燃烧。
3.要有火源。凡能使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火源。如常见的火柴的火焰、油灯火、电火花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具备足够的量,燃烧才能发生。我们掌握了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有效地制止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的损失。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不让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不管采用那一种灭火方法,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就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