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类别有哪些
这个俺知道: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终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2.文献有哪些类型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表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作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出3名的列出前三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参考文献具体请按下列格式给出: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论文类型怎么填
论文类型一般根据发表刊物和内容来填。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1-12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1998》文献标识码(WM) Document code 置分类号之后。
1、A类为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2、B类为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3、C类为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4、D类为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5、E类为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
学术论文的学术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科学性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4、理论性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4."文献类型标识"中的M,J等表示什么意思
纸质类文献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文献类型标识详解
简介
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
格式
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举例
技术标准
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报纸
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报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电子文献
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作用
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
总结
文献类标识是文献类别和作者出处的证明方式,这对于文献的来源、专利权证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文献标识,是写文献的基础。
5.简述文献的类型和划分标准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 1.图书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
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
因此,对于我们查找各种事实、数据、资料的来源与出处,以及查考变迁沿革等,图书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图书的成书过程较长,从写作到出版,要通过核对、鉴别、筛选、提炼、校对等多道工序,由此图书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不便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它反映的知识内容明显滞后,一般不含最新的信息内容。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
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2.期刊 期刊,又叫杂志,它是指有固定的名称、版式、开本和篇幅,汇集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资料或线索,由常设编辑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的出版周期,使用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作为时序的标识,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
期刊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文献的一种主要类型。 期刊具有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等特点,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期刊,及时了解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自1665年1月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周刊》和l665年3月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问世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它在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记载、传播和交流社会文化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根据之一,是科技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的正式、公开而有秩序的工具。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因此被称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
期刊按其内容性质或使用对象,可以划分为学术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检索性期刊。 报纸,也是期刊的一种类型。
它和期刊一样,有统一的名称,有常设的编辑机构,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文章、报道、资料、消息。但它比期刊时间性更强,出版周期更短,有日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旬报等不同出版周期之分,是信息报道最及时的一种文献;内容更加广泛,它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评论和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版面较大,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现;出版量大,拥有读者面广,人数众多。
因此,报纸是重要的情报源和社会舆论工具,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和辑录整理,是资料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但是,报纸报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如图书、期刊等其他文献类型。 3.特种文献资料 特种文献资料,又称丛刊,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是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类型。
它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似书非书,似刊非刊。这类文献总的特点是数量大,增长快;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涉及各学科和各领域;保密性强,出版分散,有不同密级程度,有的公开发表,有的内部发行;出版周期很不固定,收集比较困难;现实性强,情报价值高,从不同领域即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进展动态、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它们对于国民经济、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直接参考应用价值。 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关于某项科学研究和革新成果的系统总结,或是研究过程中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又称技术报告。
它通常以正式报告、进展报告、技术札记、备忘录等形式出版。 科技报告的信息特点是:形式活泼,每份报告不论篇幅长短,独立成册,冠有总的名称并连续编号;内容详尽专深,往往附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准确可靠,几乎涉及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以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部分人文科学,能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动向和发展水平;时效性强,许多最新的研究课题和尖端技术,首先发表在科技报告上;发行范围严格控制,科技报告初次。
6."文献类型标识"中的M,J等表示什么意思
纸质类文献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文献类型标识详解简介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
格式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专利: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举例技术标准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报纸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电子文献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作用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总结文献类标识是文献类别和作者出处的证明方式,这对于文献的来源、专利权证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文献标识,是写文献的基础。
7.文献大体可以分为哪三种
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也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零次文献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
2.一次文献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系统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等。
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