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本怎么写的
什么是剧本的结构? 剧作者根据表现的内容和主题内涵,把一系列人物和事件以不同的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组织安排。
19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 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 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 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
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 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 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 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希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2.负荆请罪的剧本怎么写
主要人物 蔺相如:赵国上卿 曾少山扮演 廉颇:赵国大将军 黄河清扮演 赵惠文王:赵国国王林励扮演 门客甲:廉颇门客 熊力奇扮演 门客乙:廉颇门客 杨岳峰扮演 门客丙:蔺相如门客张佳棣扮演 (王将军、陈大人、林大人分别由熊力奇、杨岳峰、张佳棣客串) (旁白):“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英才辈出,各事其主。就在这个人人勾心斗角的动荡年代,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两位栋梁之臣——廉颇与蔺相如之间,演绎了一段“负荆请罪” 的感人故事…… 第一幕 (皇宫中,赵惠文王大宴群臣) (旁白):公元前279年某日,“渑池之会”后,赵惠文王在宫中大宴群臣,论功行赏。
谁能料到,在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中,正孕育着一场不大不小的宫廷争斗。 (陈大人与林大夫议论着上场,王将军走来) 王将军:两位大人好! 陈大人、林大夫:王将军好!(聚在一起小声商议,蔺相如上场) 蔺相如:诸位大人好! 陈大人、林大夫、王将军:蔺大人好! 陈大人:蔺大人,您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大王及赵国的利益,不畏秦王,令我钦佩不已。
王将军:蔺大人,您居然能言辞犀利地与秦王针锋相对,保持了大王与赵国的尊严。令秦王不敢小视我赵国,实在堪为吾辈之楷模,百官之典范。
林大夫:不错,蔺大人,此次“渑池之会”,您立下大功,风头盖过了廉颇将军,大王此次大宴群臣,只怕是专门为大人您庆功的吧! 蔺相如: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王将军:林老弟,改日到我府上喝酒去…… (正说着廉颇走上殿来,众人与廉颇施礼) 蔺相如:(拱手)廉将军…… 廉颇:(头一转)哼! (旁白):蔺相如满脸错愕,转而沉思。
赵王侍从:大王上殿。 赵惠文王:诸位爱卿请入席。
文武官员:谢大王! 赵惠文王:上酒,此次“渑池之会”,扬我国威,请众爱卿与本王同饮此杯,祝我赵国国运昌隆! 文武官员:谢大王! 赵惠文王:诸位爱卿,本王此次宴请诸位,主要是因为众卿家为国尽职尽责,忠心耿耿,在渑池之会上与秦国对抗,丝毫不示弱,尤其是蔺大夫,在会上不卑不亢,扬我国威。今日,本王要重重犒赏蔺卿家。
蔺相如:(起身)大王,万万不可。为国尽忠,扬我国威,乃是赵国子民的分内之事,臣之所作所为何足挂齿。
若论功劳,廉将军的功劳最大。 赵惠文王:此话怎讲? 蔺相如:渑池之会上,臣之所以能不辱国威,是因为廉将军不辞劳苦,率大军驻守在秦赵边境,日夜戒备,才使秦王十分忌惮,不敢对大王施威。
赵惠文王:廉将军护驾有功,本王另有赏赐,蔺爱卿就不必推辞了。好!本王宣布:上大夫蔺相如维护国威,立下大功,拜为上卿,赐玉壁一对;大将军廉颇,护驾有功,晋升为神威无敌护国大将军,赐铠甲一副;其余文武百官,月俸(起身)各加三百石。
户部拨款,犒赏三军。 众臣:(起身齐回)谢主隆恩! 赵惠文王:今日大家当开怀畅饮,不必拘礼。
本王先走一步,请蔺卿家代寡人陪宴。 蔺相如:是! 赵王侍从:起驾! 廉颇:诸位畅饮,我廉某身体不适,恕不奉陪。
蔺相如:(追出)廉将军,请留步! 廉颇:哼,小人得志!(拂袖而去) (旁白):廉颇弗然不悦地离开了王宫,蔺相如呆立在原地。望着廉颇远去的身影,蔺相如若有所思。
面对廉颇的不友善,他似乎预感到了,赵国将面临一次来自朝廷内部的危机。 第二幕 第一场 (旁白):请看在廉将军府上发生的事。
门客乙:听说蔺相如已被大王拜为上卿了。 门客甲:对啊,而我们廉将军的官职还在他之下呀,这真是……哎!(摇头) (廉将军气冲冲地上场) 门客乙:不错,廉将军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那蔺相如凭一张嘴皮子就平步青云,哎…… 廉颇:(大声说)想我廉某人,自十三岁从军起,大小征战百余场,纵横疆场,身上伤疤八十余处,凭借一刀一枪奋斗到现在。
而他蔺相如,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宦官门下的食客,仗着能说会道,凭一张嘴皮子就平步青云,有什么真本领?我最看不惯那种人了! 门客甲:下次见到蔺相如,我们一定找他当面理论! (镜头切换) (旁白):而此时在蔺相如府中,蔺大人却是忧心忡忡。 门客丙:蔺大人,大王此次拜您为上卿,官职居于廉将军之上,那是无比荣耀之事啊,您似乎一点也不高兴? 蔺相如:拜为上卿那是大王对我的器重,但倘若此事令廉将军产生误会,导致我二人无法齐心协力,这对我、对赵国,可都是得不偿失啊! 门客丙:所以蔺大人才拒绝大王的赏赐。
蔺相如:不错,我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不希望赵国因我与廉将军的不合而闹内讧。请你嘱咐众家人,凡在街上遇到廉将军府中之人,都应礼让三分,切莫发生冲突。
第二场 (旁白):某日,大街上,廉颇的门客遇到了蔺相如的门客。 门客甲:嘿,那不是蔺大人家的门客吗? 门客乙:是那小子。
门客丙:(笑着走来)两位仁兄,别来无恙乎? 门客甲:(酸溜溜的)托廉将军的福,我们跟着他老人家出生入死,浴血沙场,什么也没得到,倒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门客乙:(嘲讽的口气)哪像你们蔺相爷,耍着那三寸不烂之舌,又是加官,又是进爵。
这真是会干的不如会说的啊! 门客甲:(打着哈哈)。
3.剧本怎么写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4.剧本怎么写
试疯云(校园小品) 人物:小艾,小伍,小玲,老师 场景:教室 内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出去。 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进来):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小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 小艾:我一大早就来了,咋没看见你呢? 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
要想把我从这赶跑(小艾:——咋地?)劝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 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误吗?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们不吵了。
小玲:你们最不可原谅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最后一声得,还是发扬风格。
哥们,考试照着我点! 小伍:啊?今天考试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吓的噢? 小伍:睡觉睡的吧? 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 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 小伍、小玲:快说啊! 小艾:照书抄——(拿起书) 小玲:去死! 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这也叫绝招? 哎,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我给你们出道幽默智力题儿。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说,考试答卷分几步? 小艾、小伍凑过去:几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写上。
(两人点头) 第二步:把题目看一遍!(两人点头) 第三步:——把卷纸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题啊? 小玲:我再给你们出一道题儿;说,今天考试了,谁没来? 小艾:今天考试谁能不来?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周,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来了!来了跟没来还不一个结果! 小玲:答,老师呗!还没来呢! 老师走进来。 三人吓一跳:来啦?怎么说不来就来了呢?哎呀!(吵闹) 老师:叫什么?癞蛤蟆进来了哦? 三人笑。
老师:严肃点!这考试呢!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这年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数!分分分,你们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们的法宝! 小艾:抄抄抄,咱们的绝招! 老师:快发卷纸!考试了也不早点来,这都几点了!考试都开始了半小时才来!干什么去了啊? 发卷。 老师:考试时间共两小时!不超过一小时不许交卷!想答卷的同学请拿起笔,不想答卷的同学请原地休息。
想上厕所的同学——请约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师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猫当三陪——要求无理! 小玲:就是!难道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没完? 老师:肃静!你们要比树还静!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比盐海重! 三人开抄。 老师:(指小艾)这位同学请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没抄啊! 老师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学,别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师: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见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师没收小艾的卷纸,小艾刚想站起来走。
老师:坐下!不到一小时不许出去! 老师走到小伍旁边,小伍把卷纸拿到桌里去抄。 老师:行了行了,别装了! 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拿书作弊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刚才怎么抄来的?这样?这样? 小伍:再低点再低点! 老师:(没收了小伍的卷纸)你也坐着反省一下,为什么拿书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书啊!谁让我没像她(小玲)一样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着小伍。 老师:这就对了,下回记得打小草!我就喜欢这种用功的孩子。
老师:到点了!交卷。 收好卷纸。
老师:好。记得下午来考高数!(下) 小艾:啊!下午还考高数? 小玲:啊!!下午考高数!(拿起小草)刚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数?!那是什么树?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师走进来(老师均由一人换装扮演即可)。
小艾:语文老师! 老师:小艾,你怎么写作文的!(卷纸给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师:你读读。 小艾:《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瓜子脸…… 老师: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写爪)你这是瓜子脸的瓜吗?你写来的是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爪子脸! 小艾:老师,爪子脸也是脸,就不能凑合看吗? 老师:你接着读。
小艾:我的老师长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师:停!你写那么多真漂亮干吗?就这么一直写到了结尾! 小艾:老师,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吗? 老师:那你就只写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吗?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师:哼哼,告诉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补一句:真漂亮啊! 老师: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译,触槐而死你怎么译的? 小艾:找棵老槐树上吊了! 老师:为什么是老槐树?你看你解释词语,解释逝世,你竟然写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写死去的! 老师:(一脸无奈)你,你又挂了! 小艾。
5.话剧剧本怎么写
话剧剧本怎么写?
首先,和其他的剧本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然后在心中一定要明白,其实话剧作品就是用描写舞台上的动作及演员的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个作品,所以,写作的东西一定要围绕着舞台的活动为主,以对话为主。
然后话剧作品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幕为单位,一种是按照场为单位。这两种划分就看你的作品是以篇幅还是以段落了,如果是篇幅大的,那就是幕,如果是小段落的,那就是场。
最后有一点极为重要,写戏剧其实就是写矛盾冲突,需要把矛盾冲突表现的非常大!这样你的作品才有吸引力。
6.剧本怎么写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
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
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
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 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
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
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 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
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
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ane 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
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
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
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 Dunaway饰) 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
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动作(。
7.好剧本的故事大纲该怎么写
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
1.说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
2.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copy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说明事件的结果。结果是读者最关心的要点之一。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根据阅读经验,有很多小说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5.小说就是通过一个故事传达某种情感。感情就那么几种类型,而故事是千变万化的。有经验的编辑自然能从故事中看出它传递给读者的感情。当然zhidao,如果你真的有新鲜而深刻的体悟,在这里写上几句能成为警句的话,也非常好。但这是锦上添花的「花」;编辑要看的,仍然是「锦」。
8.课本剧剧本怎么写
草船借箭课本剧
时间:三国时期
地点:蜀国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sù)、曹操,军士
旁白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我们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想了想并坚定地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点点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皱皱眉)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故作严肃地说)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卸(xiè)。
诸葛亮:(知道周瑜的意思)都督dū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故意试探)十天能造好吗?
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提高语调)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惊奇不已)那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坚定严肃)只要三天。
周瑜:(有些生气)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斩钉截铁)甘受惩罚!
旁白[听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高兴极了。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旁白[说完,喝了几杯洒,诸葛亮就走了。诸葛亮走后,一直藏在后面听的鲁肃过来了。]
鲁肃: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冷笑道)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特意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yán,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备齐全。到时候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接着转向鲁肃)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连忙迎上前。]
诸葛亮:三天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请求]
鲁肃[不屑]: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诸葛亮[恳求]: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旁白:[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旁白:[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神秘]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里。鲁肃[疑惑]:你叫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不解]:哪里去取?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如果曹兵出来怎么 办?诸葛亮[笑了笑]: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旁白:[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60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1万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旁白:[接着叫20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水顺风,已经驶出20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20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20条船总共有10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