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裁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 手柄冲裁模设计与制造,共35页,11706字,附零件图、装配图。
摘要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因而只有培养模具人才才能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这次毕业设计我设计的是手柄冲裁模,利用的是级进模生产的。级进模,又称为多工位级进模、连续模、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的工作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工位,在每个工位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工作某部分的加工。被加工材料,事先加工成一定宽度的条料,采用某种送进方法,每次送进一个步距。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件。在一副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一般来说,无论冲压零件形状怎么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级进模冲成完成。
本设计重点是在分析冲裁变形过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冲裁工艺方案、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都是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用于级进模的材料,都是长条状的板材。材料较厚、生产批量较少时,可剪成条料;生产批量大时,应选择卷料。卷料可以自动送料,自动收料,可使用高速冲床自动冲压。级进模对材料的厚度和宽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宽度过大,条料不能进入模具的导料板或通行不畅;宽度过小则影响定位精度,还容易损坏侧刃、凸模等零件。
本次设计不仅让我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我做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级进模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的各种要点。
关键词:手柄 冲压模 排样
2.模具设计的工艺流程
原发布者:jdkhdy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样件制件数模编制冲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制作模型金加工研磨装配试模最终检查汽车冲压模具的分类按工序性质分:1、冲裁模:包括切口、落料、冲孔、切断、修边;模具制造工艺流程2、弯曲模:包括压弯、拉弯;3、拉深模:包括拉深、变薄拉深;4、成形模:包括翻边、成形、整形、压印。从工序的复合性质分: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吉利采用单工序模和复合模)冲压制造工艺流程冲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汽车上有60%~70%的零件是用冲压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冲压技术对汽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有重要的影响。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冲压制造工艺流程冲压工序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1、冲裁: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2、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3、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冲压制造工艺流程4、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胀形、校平和整形工序等)。几种汽车覆盖件的
3.冲裁模的设计要点
1. 冲裁模分类 按工序性质来分: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舌模,剖切模,整修模,精冲模等。
按工序的组合程度来分: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连续模或跳步模) 按有无导向方式来分:可为无导向的开试模和有导向的导板模,导柱模 按自动化程度来分:可分为手动模,半自动模,自动模。单工序冲裁模1. 落料模A:无导向落料模:无导向模具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缺点是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只能靠装模时的调整和冲床滑块的导向精度来保障,精度不高,装模调试也不方便,容易造成零件吭伤,模具寿命短,生产率底,使用不太安全,工件平面度不高。所以不适宜于薄料及塑性较大的材料的冲裁。
B:导板式落料模导板与凸模间是采用H7/h6的配合,所以能对凸模进行导向。同时也起到固定卸料板的作用。
优点是:精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安装调试容易,使用安全的优点。缺点是导板制造比较困难,凸模不能离开导板,需使用行程比较小的压力机。
C:导柱式落料模导柱式冲模的上下模利用导柱和导套来导向来保证其正确位置,所以凸凹模间隙均匀,制件质量比较高,模具寿命也比较长,导柱,导套都是圆柱形,加工比导板方便,安装维修也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制造成本比较高。
2. 冲孔模A:一般冲孔模压板与卸料板之间的空程应小于卸料板台孔深,这样可以保证冲压时卸料板压下的力量完全靠压杆传递,而保护凸模。B:侧面冲孔模该类模具最大的特点是依靠斜销把压力机滑块的垂直运动变为滑块的水平运动,从而完成侧面冲孔,斜销的工作角度为40-50度为宜,冲裁力大取小值,工作行程长,取大值。
C:小孔冲孔模凸模工作部分采用活动保护套和扇形保护块保护,使凸模除进入材料部分外都受到不间断导向,从而提高凸模的钢度,防止了凸模弯曲和折断的可能。3. 切边模将带凸缘的拉深件的多余边缘切掉级进模在压力机滑块的每次行程中,在同一副模具的不同位置,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不同冲压工序的冲模叫级进模(也叫:跳步模或连续模)。
使用级进模生产可以减少模具和设备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易于实现自动化,其缺点是制造比单工序模复杂,成本也高。使用级进模就必须解决条料的准确定位问题。
1. 挡料销和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首次冲裁时要用始用挡料销首次挡料,之后用固定挡料销进行粗定位,导正销安装在凸模上进行最后的精确定位。当零件形状不适合用导正销定位时,可利用在调料废料上冲出工艺孔来导正,导正削的直径应大于2-5MM,避免折断。
当材料厚小于0.5MM和窄长形凸模就不宜用导正销定位,这时使用侧刃定距。2. 侧刃定距的级进模用侧刃代替挡料销来控制条料送进的步距。
侧刃断面的长度等于一个步距S,它具有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的优点。不足的是料耗和冲裁力增大。
料厚效薄时,可采用弹压卸料的形式,可保证制件的平整。3. 级进模排样图的设计 应尽可能考虑材料的合理利用 应考虑零件精度的要求 应考虑冲模制造的难易程度 应考虑模具强度及寿命 应考虑模具尺寸的大小 考虑零件成形规律的要求复合模结构分析在压力机滑块的每次行程中,在同一副模具的相同位置,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不同冲压工序的冲模叫复合模。
它结构上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即能充当凸模又充当凹模的工作零件---凸凹模。按其安装的位置,复合模又分为倒装/顺装式复合模。
1. 倒装式复合模凸凹模安装在下模部分时,叫做倒装式复合模。它采用钢性顶料装置,因此制件的平面度会比较底,冲裁时,不能将条料压住,因此制件的精度会相对降低,故只适用用于对之间精度和平面度要求相对较底时使用,但其结构相对正装简单,在实际中应用更为广泛。
2. 正装式复合模正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安装在上模部分,制件用弹性卸料装置从下模部分顶出,上模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因此制件的精度和平面度相对比较高,但模具的结构相对倒装复杂。复合模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平整。
但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凸凹模刃口形状与工件完全一致,如果制件的孔边距或孔间距过小,则凸凹模的强度差。
单工序模 级进模 复合模 无导向的 有导向的 制件精度 低 一般 可达IT13-IT18 可达IT9-IT8制件形状尺寸 尺寸大 中小型尺寸 复杂及小制件 受模具结构和强度的制约生产效率 低 较低 最高 一般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 低 比无导向的略高 冲裁较简单制件时比复合模底 冲制复杂制件时比连续模底操作的安全性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较安全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自动化的可能性 不能使用 最宜使用 一般不用。
4.冲压模具设计步骤是什么
㈠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和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操作方便及安全的要求,以及利用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可能,选定冲模类型及结构草图。
㈡选择工件定位方式
1.工件在模具中的定位主要考虑定位基准,上料方式,操作安全可靠等因素。
2.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可能与设计基准重合,如果不重合,就需要根据尺寸链计算,重新分配公差,把设计尺寸换算成工艺尺寸。不过,这样将会使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当零件是采用多工序分别在不同模具上冲压时,应尽量使各工序采用同一基准。
3.为使定位可靠,应选择精度高、冲压时不发生变形和移动的表面作为定位表面。
4.冲压件上能够用做定位的表面随零件的形状不同而不同,平板零件最好用相距较远的两孔定位,或者一个孔和外形定位;弯曲件可用孔或形体定位;拉深件可用外形、底面或切边后的凸缘定位。
㈢选择卸料方式
为了冲压后卡在凸模上、凸凹模上的制件或废料卸掉,将制件从凹模中推出来(凹模在上模)或顶出来(凹模在下模),以保证下次冲压正常进行,设计模具时,必须正确选择卸料方式和设计卸料装置。
在选用压料、卸料装置的形式时,应考虑操作方式,即板料送进和定位是手动操作还是自动化操作;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
压料、卸料装置根据冲压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决定。一般情况对于冲裁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可选择刚性卸料方式;对于冲裁料厚在1.5mm 以下,且要求冲裁件比较平整的制件,可选择弹性卸料方式;对于弯曲、拉深等成形零件的卸料方式选择及卸料装置的设计,应考虑既不损坏成形部位,又能满足卸料要求的卸料装置。卸料装置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程度。
㈣进行必要的模具设计计算
1.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确定模具受力中心的位置,防止模具因受偏心负荷作用影响模具精度和寿命。
2.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凸模)的外形尺寸,并确定标准模架以及卸料橡胶或弹簧的自由高度等。
3.确定凸、凹模的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4.校核压力机
⑴压力机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Hmax 5mm Hm Hmin 10mm
式中Hmax,
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冲裁模模具设工艺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