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公司常常说“规模保费”和“标准保费”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标准保费是指将报告期内不同类别的新业务按对寿险公司利润或价值的贡献度大小设置一定系数进行折算后加总形成的保费收入。标准保费是由不同类别的业务折算后具有的相同价值标准,它能比保费收入更客观地反映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或寿险行业的发展状况。
规模保费是指保险公司在对自己的业务收入,不分保险产品的种类和保险单的各类,所有保险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之和进行统计的形成保费总量。
扩展资料:
标准保费的提出,是因为销售的各种保险产品产生的保险合同,其内含价值是不同的,比如,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公司眼里,是一份效益很高的保单,而银行分红保险产品,因为既要返还客户本金,还要分红利,在等同的销售金额的情况下,分红保险的保单内含价值远远比不上意外伤害保险保单。
再比如,一种是期交保费和趸交保费的区别,因为期交保是多年交费的合同,投保人必须在接下来的年度中交费,这份合同就含有保费收入的价值,而趸交则只交一年,其保单内含价值比不上期交保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保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模保费
2.企业规模怎么填写
根据“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将企业类型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档次,如实填写。
企业规模表示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一般分为大企、中企、小企三级。因企业技术水平和资金、劳动力密集度不同,有3种划分标准:①企业产品生产能力;②固定资产价值;③劳动力人数。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亦不相同。
大型企业产量大、技术高、生产集中,是工业生产的骨干企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中小型企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便于实现生产专业化,且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强,生产易接近原料地和市场,生产经营灵活。
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大小的划分,随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划分标准也相应变化。工业布局中对企业规模的研究,应考虑不同行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现有企业状况(规模结构、生产状况、经济效益、分布等);资源、劳动力、资金等条件和市场需求。
拓展资料:
本次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未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全部企业和单位,具体仅对以下5个类别规定了划型标准:第一类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三个行业门类;第二类为建筑业;第三类为批发和零售业;第四类为交通运输、邮政业(不包含仓储业);第五类为住宿和餐饮业。这5个类别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7个行业门类,673个行业小类,占全部行业小类的74%左右。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尚有13个行业门类没有确定企业划型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有些行业缺乏基础统计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测算和分析而暂不划型;二是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业,其产品、运作方式和监管体系与一般行业差异较大,需另行研究制定;三是包括“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6个其它行业门类以及仓储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划型标准将在国家有关普查完成之后,再根据实际统计情况另行研究制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企业规模
3.原保险保费和规模保费收入
(/baoxian/)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是一个保险购买决策平台,提供意外险、健康险、医疗险、人寿险、重疾险评测、攻略、百科、问答知识,帮助用户科学购买合适的保险。学保险知识,选择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
问:原保险保费和规模保费收入
答:原保费收入主要是与再保险保费收入进行区分的
国家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保
接受保险分出的公司收取的保费就是再保费收入
而由公司自己做的业务得到保费收入就是原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则是包括所有保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