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的拼音怎么打
拼 音 shěng xǐng
部 首 目
笔 画 9
五 行 金
五 笔 ITHF
基本释义
[ shěng ]
1.地方行政区域:~份。~会。
2.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
3.简易,减免:~略。~称。~写。
4.中国古官署名:中书~(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
5.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 xǐng ]
1.检查: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
2.知觉,觉悟:~悟。发人深~。
3.看望父母、尊亲:~亲。~视。
2.省得读音
有两个音 在这里应该念pī ------------------------------------------------------------ 邳 拼音:péi pī 部首:阝,部外笔画:5,总笔画:7 ; 繁体部首:邑,部外笔画:5,总笔画:12 五笔86:GIGB 五笔98:DHGB 仓颉:MMNL 笔顺编号:1324152 四角号码:17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B3 基本字义 -------------------------------------------------------------------------------- ● 邳 pīㄆㄧˉ ◎ 姓。
----------------------------------------------------------- ◎ 邳 Pī 〈名〉 (1) 古国名 [Pi state] 邳, 奚仲之后,汤左相 仲虺所封,国在 鲁薛县。——《说文》 商有?汾?盖 仲虺之裔为乱者,国灭, 武王复封其后于 邳,为 薛侯。
——《左传·昭公元年》 (2) 古州名 [Pi prefecture]。北周置。
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 (3) 姓 词性变化 -------------------------------------------------------------------------------- ◎ 邳 Pī 〈形〉 通“丕”。 大 [big;great] 棂栏邳张。
——何晏《景福殿赋》 -------------------------------------------------------- 邳州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一、城市概况 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民国元年始称邳县,1992年10月撤县设邳州市。 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位于江苏省确定的徐连都市圈的中心,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全市幅员面积2088平方公里,辖24个镇,人口161万,是江苏省人口第二大县(市)。邳州历史悠久,境内大墩子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是江苏文明最早的起源,寨山摩崖石刻、梁王城遗址、九女墩、关帝庙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
历史上,邳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都在邳州发生过。邳州是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烈士牺牲地;邳州是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宋绮云,也就红岩小说中的小萝卜头的故乡。
3.了的拼音怎么拼
了拼 音 le liǎo
基本释义
[ le ]
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
2.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
[ liǎo ]
1.明白,知道:明~。一目~然。
2.完结,结束:完~。~结。
3.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
4.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4.卢道章拼音怎样写
卢道章
lú dào zhāng
卢的解释
[lú ]
1.饭器。
2.黑色:“~弓一,~矢百”。
3.古同“垆”,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
4.姓。
道的解释
[dào ]
1.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士。~姑。~行(háng)(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0.线条:铅笔~儿。
11.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14.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章的解释
[zhāng ]
1.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2.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3.修理:杂乱无~。
4.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5.戳记:图~。盖~。
6.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7.奏本:奏~。本~。
8.古同“彰”,彰明。
9.姓。
5.“啊啊啊啊啊啊”的拼音怎么拼
汉语拼音一共有63个,声母有23个,韵母有24个,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
一、汉语拼音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声母、韵母组成。
“大(da)”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声母:发音较轻快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3个 韵母:发音时较响亮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4个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16个 单韵母: 发音声音又响又长 a o e i u ü 6个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9个 前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如:an en in un ün 5个 后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 ang eng ing ong 4个 前鼻音与后鼻音有很大的差别了:前鼻音的尾音是n,后鼻音的尾音是ng 前鼻音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
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 从鼻腔透出,音结束舌尖是抵住上齿背的。[en发音 恩] 后鼻音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是舌根音, 要抬起舌根。
[eng发音 亨] 平舌音:z c s 有 3个 [拼音中以“z、c、s”开头的] 翘舌音:zh ch sh r 有 4个 [ 拼音中以“zh、ch、sh、r ”开头的 ] 三拼音节: 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g iong 9个 零声母音节: a ai an ang ao e ê ei en eng er o on 13个 [er为特殊韵母有时候归类于复韵母,有时候单独列为特殊韵母] 二、怎样读拼音 拼音有声母和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声母发音较轻快。
韵母又分单韵母和复韵母,只包含一 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汉字音节的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3个部分组成。
韵头,又称介音;韵腹,称元音;韵尾则 有元音和辅音尾两种。如:[如 lie ] l是声母,ie是复韵母。
i是韵头;e是韵腹 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 是 复韵母。韵母 uan 中,u 是韵头,a 是韵腹,n 是韵尾。
拼音的发音:单韵母 a(啊) 嘴巴张大,舌位最低,舌身后部微微隆起。o(喔)嘴巴圆圆,舌身略向后缩,舌身后部稍微隆起。
e(鹅)嘴巴扁扁,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i (衣)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u (乌)嘴巴尖尖,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像个鸟窝呜呜呜 ü (鱼)发音与i基本相同,舌尖抵住下齿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声母 b (玻)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声带颤动。p (坡)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但是气流较b强,声带颤动。
m(摸)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f(佛)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d (的)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t (特)发音部位与方法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 (呢)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l (勒)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 (哥)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k (颗)发音部位与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 (喝)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j (机)舌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 从 狭缝里挤出来,声带颤动。
q (七)发音部位、方法跟 j 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x (西)舌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z (资)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 中挤出,声带颤动。c (次)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 (思)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zh (知)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 狭缝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ch (吃)发音部位、方法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sh (师)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r (日)发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但是发音时舌的两侧要卷起。y 和i的音相似,只是y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i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
w 和u的音相似,只是w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u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复韵母 ai 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
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 的 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 过程 。
ei 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ao 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 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ou 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
6.回来的汉语拼音怎么写
拼音:huí lái
声母:h、l
韵母:ui、ai
声调bai:阳平、阳平
意思:
1、归来。
引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du“ 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
翻译:王冕正从母亲坟上回来。
2、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
引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地回家走了一回,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
翻译:舅太太年前忙乎地回家一趟办完了事,就回到这面来。
3、一会儿,过一zhi会儿。
引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二回:“我妈妈先叫我来请安,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儿,妈妈回来就来。”
翻译:妈妈叫我先过dao来请安,陪老太太说说会儿,她一会儿就过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归来 [ guī lái ] 回来。
引证:许地山《再会》:“回靠窗棂坐着那位老人家是一位航海者,刚从海外归来的。答”
例句:旅游归来,老师让大蒙写一篇游记。
反义词:
离别 [ lí bié ] 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引证:巴金《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我这时候突然觉得离别并不是可悲的事情了。”
例句:我们就要离别母校,升入中学了。
7.黄梅五祖寺的拼音怎么写
黄梅五祖寺的拼音:huáng méi wǔ zǔ sì
五祖寺,禅宗祖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永徽五年(654)创建,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宋英宗曾为该寺匾额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则为之题写"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寺额"东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