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例,
NH4Cl溶液,NH4^+ + H+ = Cl- + OH-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
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
Na2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
NaH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
NaOH溶液,Na+ + H+ = OH-
Na3PO4溶液,Na+ + H+ = 3PO4^3- + 2HPO4^2- + H2PO4^- + OH-
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
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NH4^+ + NH3.H2O = Cl-
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Na+ = 2(CO3^2- + HCO3^- + H2CO3)
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Na+ = CO3^2- + HCO3^- + H2CO3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例如:
NH4Cl溶液,
电荷守恒,NH4^+ + H+ = Cl- + OH-
物料守恒,NH4^+ + NH3.H2O = Cl-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H+ = OH- + 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
电荷守恒,Na+ + H+ = 2CO3^2- + HCO3^- + OH-
物料守恒,Na+ = 2(CO3^2- + HCO3^- + H2CO3)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Na+,得到,HCO3^- + 2H2CO3 + H+ = OH-,即是质子守恒
同样,可以得到其它的。
也可以这么说,质子守恒,即所有提供的质子都由来有去。
如,NH4Cl溶液,水电离出的,H+ = OH-,但是部分OH-被NH4^+结合成NH3.H2O,而且是1:1结合,而H+不变,所以得到,
H+ = 原来的总OH- = 剩余OH- + NH3.H2O
Na2CO3溶液,水电离出的,H+ = OH-,但是部分H+被CO3^2-结合成HCO3^-,而且是1:1结合,还有部分继续被HCO3^-结合成H2CO3,相当于被CO3^2-以1:2结合,而OH-不变,所以得到,
OH- = 原来总H+ = HCO3^- + 2H2CO3 + 剩余H+
若能清楚三个守恒,解题会更快,若质子守恒不能熟悉,只要掌握前两个也足够了。
2.【一般质子守恒该怎么写啊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便是:C(OH-)=C(H2CO3)-C(CO32-)+C(H+)。
3.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应该怎样写
方法1: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比如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电荷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相减得 c(H+)+c(H2CO3) = c(CO32-)+c(OH-)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方法2:由酸碱质子理论原始物种:HCO3-,H2O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c(H+)=c(CO32-)+c(OH-)-c(H2CO3) 即c(H+)+c(H2CO3) = c(CO32-)+c(OH-)。
4.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怎么写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酸碱质子理论,得到质子为碱,放出质子是酸)方法: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5.化学中的质子守恒方程式杂写
方法一:间接写。先写出物料守恒与电荷守恒,再将两个等式相减,整理,就得到质子守恒式。
以Na2CO3溶液为例,在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的两步水解,而存在HCO3(-)、H2CO3
电荷守恒,根据正电荷总浓度等于负电荷总浓度:
c(Na+) + c(H+) = 2c(CO32-) + c(HCO3-) + c(OH-) ①
物料守恒,根据Na(+)浓度与含C原子的离子的浓度的关系:
c(Na+) = 2[c(CO32-) + c(HCO3-) + c(H2CO3)] ②
用①式减②式,或②式减①式,并整理得到:
c(H+) + c(HCO3-) + 2c(H2CO3) = c(OH-) ③
③式就是质子守恒式。
方法二:直接写。根据质子守恒的意义。质子守恒,就是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以Na2CO3溶液为例,由于CO3(2-)的两步水解,而存在HCO3(-)、H2CO3,CO3(2-)的水解就是在夺取水自身电离的H(+),因此水自身电离的H(+)一部分存在于溶液中,另一部分被CO3(2-)夺走,储存于HCO3(-)和H2CO3中,因此根据水自身电离的H(+)与OH(-)本是相等的关系,可以写出质子守恒等式:
c(H+) + c(HCO3-) + 2c(H2CO3) = c(OH-)
6.化学中的质子守恒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啊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电子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方法二:由酸碱质子理论
原始物种:HCO3-,H2O
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C(H+)=C(CO32-)+C(OH-) -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又如NaH2PO4溶液
原始物种:H2PO4-,H2O
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
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
你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验证下.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加上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便是:C(OH-)=C(H2CO3)-C(CO32-)+C(H+)
7.高中化学中的质子守恒 物料守恒 电子守恒 给我一个详细的定义,使用
就是指左右原子个数守恒1。
水解方程式。 比如NaHCO3溶液中,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就是这样了: C(Na+)=C(HCO3-)+C(H2CO3)+C(CO3 2-)=0。
但是如果他给的是NaHCO3:C(Na+)=C(HCO3-)+ C(CO32-)+C(H2CO3) 这样比较好理解些;l,要守恒:C(H+)+C(Na+)=C(HCO3-)+2C(CO32-)+C(OH-) 物料守恒.1mol/,为什么是2倍的关系呢.电荷守恒 ,Na+与CO3 2-的个数比就是2:CO3 2- + H2O==HCO 3- + OH-。 2.2mol/,0: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一般是用以下两个式子相减得到的、这个式子就是质子守恒了,就会得出那样的结论:就是任何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同的.1mol/l 3.质子守恒,也就是NaHCO3的电荷守恒:完整的概念是。
比如说,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C(H+)+C(H2CO3)=C(CO32-)+c(OH-) 。 电荷守恒:1。
比如?你看原来的Na2CO3溶液。 其中HCO3-是由于CO3 2-的水解产生的;l的Na2CO3溶液,那就不用中括号前乘以2了,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Na2CO3溶液中,直接,你自己可以试试看相减的,C(Na+)+C(H+)==C(HCO3 2-)+C(OH-)+ 2C(CO3-), C(Na+)=2【C(HCO3-)+C(H2CO3)+C(CO3 2-)】=0.物料守恒。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化学中质子守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