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血写三个四字词语
血战到底、
冷血动物、
呕心沥血、
一针见血、
血债累累、
血流成河、
茹毛饮血、
歃血为盟、
兵不血刃、
杜鹃啼血、
碧血丹心、
热血沸腾、
浴血奋战、
狗血喷头、
心血来潮、
血气方刚、
椎心泣血、
血雨腥风、
血光之灾、
血流漂杵、
血盆大口、
狗血淋头、
血海深仇、
血肉模糊、
刀光血影、
有血有肉、
龙血玄黄、
血口喷人、
含血喷人、
血流如注
2.「血」的三种读音怎么用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弛。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ùe(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弛,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当然,特例也有。那就是几个口语词,如“吐(tù )血、放血、咯(kǎ)血、晕(yùn)血、换血、便血、出血(方言)、血糊糊、血淋淋”和成语“一针见血”中的“血”要读成xiě。笔者发现词典上含有“血”字的成语中,只有“一针见血”的“血”注为“xiě”,其余都注音为xuè。究其原因,大概是“一针见血”这个成语来源于群众口语的缘故吧。记住了特例,其余场合的“血”字,只要掌握了它的用法,也就掌握了它的读音。[1]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血的三个字词语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