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头吟赏析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① 闻君有两意,②故来相决绝。③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④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⑤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⑦鱼尾何徒徒。⑧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⑨ 【注释】 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xiedie):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⑦竹竿:指钓竿。袅袅(niao):动摇貌。 ⑧簁簁(shai):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赏析】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① 闻君有两意,②故来相决绝。③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④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⑤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⑦鱼尾何徒徒。⑧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⑨ 【注释】 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xiedie):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⑦竹竿:指钓竿。袅袅(niao):动摇貌。 ⑧簁簁(shai):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赏析】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这首卓文君写《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据《宋书·乐志》,此篇是汉代“街陌谣讴”。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诗的开头两句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来象征女子爱情的纯真和品格的高洁。她容不得半点卑污,所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闻”之即“来”,“来”之即“绝”,语言紧凑利落,气势咄咄逼人,充分表现了她处事果断、大胆泼辣。她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体验真切见解深刻,也显示出她是一位有主见、有头脑的女性。 全诗时而今,时而昔,时而言已:“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时而言他:“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回环交错,层层递进。全诗的脉络似乱不乱,如断又续,既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心烦意乱、思虑万千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显示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
2.刘希夷《白头吟》赏析
代悲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1,更闻桑田变成海2。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直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3。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4。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5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1.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2.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这两句说,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4.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这两句说白头翁昔年曾出入权势之家,过豪华的生活。
5.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把它收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里,题作《白头吟》。因为是拟古乐府,所以一般又题作《代白头吟》或《代悲白头翁》。
诗的前半部分(十二句),写洛阳女儿见花落而感伤,抒发青春易逝之悲;后半(十四句)写白头翁由青春到年老的经历,倾吐人生短暂、富贵无常的感慨。诗中欢乐与悲哀交织,一昂一低,大起大落,构思极其独特,情思宛转,音韵和谐、流畅、优美。诗中告诫人们:青春和富贵都不是永恒的,谁都有衰老之时。诗中蕴含一个生命哲理:宇宙万物时刻在变化,人生短暂,红颜易逝,富贵难久,世事无常。
《大唐新语》云:(希夷)“尝为《白头吟》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头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此诗当时即广为传诵,摹仿者众。如《才调集》录贾曾《有所思》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爱颜色,坐见落花常叹息。
今岁花开君不待,明年花开复谁在?故人不共洛阳东,今来空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作者简介:刘希夷(651--680),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经文馆。高宗上元三年(676)又应制举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曾为盈川(今浙江省衢县附近)县令,卒于任上,年仅四十余。《杨盈川集》原三十卷,今存十卷,有诗三十余首,全是五言。成就主要在五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