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赞美扬州的文章
我出生在扬州,所以童年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
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遗址,明清私家园林。
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景,把扬州装扮得更加美丽。我家附近有一处名瘦西湖之地,那里风景优美,是可以散步的地方。
瘦西湖在江苏省扬州西北部,因湖面瘦长,故称“瘦西湖”。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
两岸有小金山,徐园,白塔等景点。清乾隆、康熙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
当地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之说。瘦西湖附近,也有两处著名的景点,那就是个园与何园。
个园园主花大力财力修建此园,其最负盛名的乃是四季假山。其令我最喜欢的是冬山,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
何园园主何芷舟刀在光绪年间修建此园。园内布局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
家乡还有许多民间小吃,特色工艺,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就像那蜜蜂与花朵,小草与土壤似的。
那种感情使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名师点评:“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读者对扬州的深刻印象。
扬州的重点写的是瘦西湖和个园何园。“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点出了瘦西湖的特点在于一个“瘦”;个园“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令人心旷神怡;何园“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短短一句,激起后世多少人对这个城市绵绵不绝的向 往。扬州的存在,对于骨子里浪漫的中国文人,更多是一种对意气风发的怀念,即使没去 过,仅仅从前人的诗句里,便不乏对她的动人想象。
哪怕到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历史上 的通都大邑,但“扬州”二字,却依旧包含着不尽风流,永不失其“繁华似锦地”的精神 感染力。这一切,我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运河。
中国的城市,多因水而兴,扬州就是 这样的一个典型。在大运河未开凿以前,扬州在历史上的出镜率是很有限的。
大家盖棺论 定的暴君隋炀帝,想想还是有功绩的,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有诗云“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至少在我看,那些贤明圣主,很少有象他这样,兴修了一个工程——不管 他的动机如何——能够遗惠至今的。
被东西走向的大河横切的中国,于是有了南北的沟通 ,由此也造就了扬州第一个大红大紫的兴盛时期——唐代。 今天,扬州的东北方有个茱萸湾公园,西边紧挨着京杭运河。
说是公园,到了那儿才发 现,冷冷清清,无甚游人。通向公园深处的寂静路上,两旁满眼是枝蔓丛生的灌木、树林 ,河边风很大,快半人高的蒿草被吹得颤颤巍巍,透着荒凉。
几乎难以想象,在隋唐时期 ,运河由北向南进入扬州的第一个码头便是这里——茱萸湾。看着寂静的河面,一个人, 有点儿“独立小桥风满袖”的意味。
于是在那儿,我又一次听了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 ,音乐声起,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两个城市:长安和扬州。不同以往的是,站在茱萸湾, 我终于身临其境—— 这里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往南直通长江、出海口,往北可入黄淮、关中,放眼全国, 再无这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连接点。
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随之而来的少 不了有各色店家、梨园子弟、墨客骚人……而街市坊间,绣户珠帘,每华灯初上,觥酬交 错吟咏唱和,其一时之盛,不让京师,天下人号为“扬一益二”(天府之国四川都没这里 富足)。就连寻道访仙的李白,听说哥们孟浩然要去广陵,也带着几许神往,留诗“烟花 三月下扬州”。
我不得不叹息自己想象力的平乏。对于扬州当年的盛境,我始终不能刻画周全,就象去 完成一幅画,隐隐约约觉得有个大致,但一落笔,出来的总是一鳞半爪的局部。
可能时间 的跨度太大,我的想象要向源头洄游,其所能凭籍的,也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比如 某些方言。 “麻胡子”就不说了,还有其它的例子。
比如从小就学会的一句,叫“波斯献宝”,地道 的扬州话。唐朝的扬州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不少外国人从海道来此,其中波斯商 人、僧侣,辗转来扬州一带居住的不下数百人,大多做珠宝生意。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 波斯献宝”一语,喻指洋洋得意地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炫耀。另外一句扬州话“吾儿碌 山”,意思是指一个人不正经、不检点、吊儿郎当。
这个词的来源更戏剧化:据传安碌山 作乱之前,颇骗得唐玄宗赏识,常出入宫禁,后来便与杨玉环有了一腿,某日二人在浴池 嬉戏, 》昊帝进来,情急之下,杨贵妃大呼:“吾儿碌山!帮我递上ΧΧ东西”,安录 山借机匍匐而前,非但把场面掩饰了,就此还捞了个干儿子当。呵呵。
儿时学会的这些话 ,长大了慢慢竟发现能剥出一些关于历史的内核,这真是很有意思。我常忍不住去想,在 唐代的大都会扬州,一些社会现象与宫廷绯闻,真真假假的,它们怎么就慢慢地从街谈巷 议变成了固定的词汇;而且当它们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一点一点湮没于风尘,它们却代代相 传,充满了生命。
2.赞美扬州的句子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过扬州 韦庄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宿扬州 李绅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忆扬州 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江都竹枝词 起予邗沟春水碧如油, 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 犹留明月满扬州。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 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 载花载酒木栏桡。无题 韩日华翠馆银台密似云, 落花流水日纷纷。
而今廿四桥边月, 依旧清光是二分。扬州画舫曲 魏源二分烟水一分人, 廿四桥头四季春。
蒲苇有声疑雨至, 谁知湖雾是游尘?红桥一首 顾嗣同 竹西歌吹视平芜, 廿四桥边有月无。 堤上青青数株柳, 半分犹得似西湖。
浣纱溪 丁炜 邗水无情日夜流, 隋家宫阙几经秋,繁华犹说古扬州。 三千殿脚翠蛾愁, 廿四桥头银管咽, 输他文选尚名楼.。
红桥 宋荤 最是扬州胜,红桥带绿杨。 著名带廿四,佳话自渔洋。
去住笙歌接,空蒙烟水长。 几回凭吊处,诗意寄斜阳。
广陵竹枝词 郝璧周遭二十四桥是, 十六院中人已非, 隋帝不来殿脚冷, 曲池我亦醉忘归。望江南 惺庵居士扬州好,入画小金山。
亭榭高低风月胜, 柳桃错杂水波环。 此地即仙寰。
扬州好, 高跨五亭桥。 面面清波涵月镜, 头头空洞过云桡。
夜听玉人萧。
3.怎么写赞美热爱扬州作文400字,我急啊
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梦回乡里,那洁白的琼花美的令人心醉。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幽深小巷的尽头……
精灵的紫燕在空中画出道道呢喃的虚线,漫步在青砖青瓦的巷中,听着周围那熟悉的属于我们扬州人的母语,真是倍感幸福。历史的车轮生生不息,我站在车轮上回望,心中百感交集,但那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如歌如诗般惬意的生活。
清晨,微微睁开惺忪的双眼,美美的伸个懒腰,听着窗外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伴着晨露去公园走走。“大爷,又去锻炼啊?”“是啊,你早啊!”“你早!”和谐的早晨由此开始。
作为一个地道的扬州人早上是不喜欢自己做早餐的,今儿谁起的早都会拿着碗去巷口的早点摊买油条包子等各类早点,一路哼着扬剧,乐呵呵的走回家,分享那美味的早餐。
孩子们最爱的还是巷口的臭豆腐,记忆里那是家的味道,那次回家再次路过那个温馨的小摊,那人那物,那味一切都没变。迫不及待地要婆婆给我一份,只见那嫩白的豆腐嬉笑着跳入油中,在油中翻滚,打转,慢慢地沉下去又慢慢地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婆婆娴熟地捞了上来,小方块的豆腐外酥里嫩,金黄黄的,再用小刷儿刷上酱,别提有多美味,有时好心的婆婆还会多给几块,好幸福啊!
傍晚的扬州有时也会下起淅沥的小雨,霓虹映衬雨幕给了这个小城又多了一份朦胧。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轻轻地坐在窗边听雨,过路人有时还会停下那匆忙的步履在小巷边的院落里避雨,谈一谈家常理短。听着雨点敲在磷磷千瓣屋瓦上的声音,清清的细流顺着瓦沿慢慢的流下,也许只有在扬州这个小城里才会有这样的雨声吧,着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幸福吧。
啊!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幸福特别多。
我 爱 扬 州!
4.描写扬州,或者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江都竹枝词 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 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 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 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 载花载酒木栏桡。
无题 韩日华
翠馆银台密似云, 落花流水日纷纷。而今廿四桥边月, 依旧清光是二分。
扬州画舫曲 魏源
二分烟水一分人, 廿四桥头四季春。 蒲苇有声疑雨至, 谁知湖雾是游尘?
红桥一首 顾嗣同
竹西歌吹视平芜, 廿四桥边有月无。 堤上青青数株柳, 半分犹得似西湖。
浣纱溪 丁炜
邗水无情日夜流, 隋家宫阙几经秋,繁华犹说古扬州。 三千殿脚翠蛾愁, 廿四桥头银管咽, 输他文选尚名楼.。
红桥 宋荤
最是扬州胜,红桥带绿杨。 著名带廿四,佳话自渔洋。 去住笙歌接,空蒙烟水长。 几回凭吊处,诗意寄斜阳。
广陵竹枝词 郝璧
周遭二十四桥是, 十六院中人已非, 隋帝不来殿脚冷, 曲池我亦醉忘归。
望江南 惺庵居士
扬州好,入画小金山。 亭榭高低风月胜, 柳桃错杂水波环。 此地即仙寰。 扬州好, 高跨五亭桥。 面面清波涵月镜, 头头空洞过云桡。 夜听玉人萧。
5.怎么写赞美热爱扬州作文400字,我急啊
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梦回乡里,那洁白的琼花美的令人心醉。
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幽深小巷的尽头…… 精灵的紫燕在空中画出道道呢喃的虚线,漫步在青砖青瓦的巷中,听着周围那熟悉的属于我们扬州人的母语,真是倍感幸福。历史的车轮生生不息,我站在车轮上回望,心中百感交集,但那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如歌如诗般惬意的生活。
清晨,微微睁开惺忪的双眼,美美的伸个懒腰,听着窗外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伴着晨露去公园走走。“大爷,又去锻炼啊?”“是啊,你早啊!”“你早!”和谐的早晨由此开始。
作为一个地道的扬州人早上是不喜欢自己做早餐的,今儿谁起的早都会拿着碗去巷口的早点摊买油条包子等各类早点,一路哼着扬剧,乐呵呵的走回家,分享那美味的早餐。孩子们结队的在巷中嬉戏,踢踢毽子,打打玻璃球……可孩子们最爱的还是巷口的臭豆腐,记忆里那是家的味道,那次回家再次路过那个温馨的小摊,那人那物,那味一切都没变。
迫不及待地要婆婆给我一份,只见那嫩白的豆腐嬉笑着跳入油中,在油中翻滚,打转,慢慢地沉下去又慢慢地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婆婆娴熟地捞了上来,小方块的豆腐外酥里嫩,金黄黄的,再用小刷儿刷上酱,别提有多美味,有时好心的婆婆还会多给几块,好幸福啊! 傍晚的扬州有时也会下起淅沥的小雨,霓虹映衬雨幕给了这个小城又多了一份朦胧。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轻轻地坐在窗边听雨,过路人有时还会停下那匆忙的步履在小巷边的院落里避雨,谈一谈家常理短。
听着雨点敲在磷磷千瓣屋瓦上的声音,清清的细流顺着瓦沿慢慢的流下,也许只有在扬州这个小城里才会有这样的雨声吧,着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幸福吧。 大珠小珠落玉盘,扬州的明珠太多,那种深深的文化遍部扬州的角角落落,正是美不胜收。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幸福特别多。 幸福扬州。
6.描写“扬州”或者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2、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韦庄《过扬州》
3、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5、二分明月一声箫, 半属扬州廿四桥。——刘涛《扬州竹枝词 》
6、翠馆银台密似云, 落花流水日纷纷。——韩日华《无题》
7、二分烟水一分人, 廿四桥头四季春。 —— 魏源《扬州画舫曲》
8、竹西歌吹视平芜, 廿四桥边有月无。——顾嗣同《红桥一首 》
9、邗水无情日夜流, 隋家宫阙几经秋,繁华犹说古扬州。——丁炜《浣纱溪 》
10、最是扬州胜,红桥带绿杨。——宋荤《红桥 》
11、周遭二十四桥是, 十六院中人已非, 隋帝不来殿脚冷, 曲池我亦醉忘归。——郝璧《广陵竹枝词 》
12、扬州好,入画小金山。——惺庵居士《望江南 》
1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5、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杜甫《解闷十二首》
7.描写扬州的佳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风流薄幸名。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南徐树 扬州诗十二首 红桥 茅茨水榭气萧萧,烟锁藤萝梦锁桥。
人影衣香知去远,临流犹问小红箫。 廿四桥 廿四由来属杜郎,风荷摇曳说幺娘。
澹星初月画难足,逗雨忽来三两行。 五亭桥月 香屑飘廊点点金,流霜空里到衣襟。
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平山堂 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
三老文章三泰斗,堂前客到敢平乎? 注:三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茱萸湾 帆痕鹭影过潺潺,阵雁鸣空去不还。
望断天涯头渐白,茱萸花又满前湾。
个园 人个千千写本难,秋冬春夏尽堆栏。世间多少真君子?拭目先生仔细看。
注:两淮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 徐园 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
冶春诗手今安在?侬自扶烟问画桡。 祝:园内原有冶春诗社。
长堤 云影荷裳动晓星,落红拂柳在泠泠。子规信比画船急,关注元元是此声! 注:子规:布谷鸟、催秧鸟。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叠成江北峦,清波半勺五湖看。头陀毕竟尘根净,总把世情别样弹。
注:石涛叠石为山,蓄水为池,有人称之为画之孤本。 玉钩拢翠 江行荠绕色苍苍,钩挂空明冈被霜。
头白宫人孰凭吊,可曾地下拜君王? 注:隋炀帝葬宫人处。 观芍亭 到眼名花朵朵奇,净红叶覆净红枝。
灵根来自月深处,可有些些红豆思? 文峰塔 翠绕珠围鹤也恹,荷衣滴露晓星寒。天公深恐扬州俗,留取一峰当笔看。
注:清人有句“青山也觉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