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完祖冲之的故事的体会500字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但是,祖冲之童年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的。读完这个故事,我被祖冲之的好奇和坚持所感动,更为他那孜孜不倦研究科学的精神所感动。
小时候的祖冲之可不太聪明,总是记不住圣贤书的道理,还被别人嘲笑为“小笨蛋”。虽然祖冲之不爱读圣贤书,却特别喜欢亲近大自然,他爱上了天文学,爸爸、爷爷也跟他一起研究天文知识。祖冲之长大后推算出了“大明历”,编写了一本《缀术》,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
正是因为祖冲之那强烈的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的。祖冲之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据相差不到一秒!可想而知,祖冲之这个测定的过程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也历经了多少的失败和挫折。可见祖冲之永不放弃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再通过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那我们一定会在科学领域继续发扬光大的!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祖冲之、爱迪生以及其他的科学家都一样,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同样道理,我们在学习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失败了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
2.科学家的故事中祖冲之读后感400字
读祖冲之故事体会450字
这几天,我在看一些对我数学有帮助的故事,你们猜猜是什么故事呢?这么吸引我,想想。哈哈,猜不出吧,那个故事叫《数学家——祖冲之》你们应该都听过这个数学家吧。你们猜,我喜不喜欢看,想知道就看我下面的文章吧!
起初,我觉得很闷很闷。看了就想打哈欠,但是我看到他是如何艰辛地去研究密率,我的泪珠就不禁掉了下来。看到他这么辛苦,我就开始对他的故事产生兴趣了。
看完了祖冲之的故事后我有这样的体会,一、我们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不达到自己的目标决不放弃;例如:遇到很难很难的数学题,我们做的腻了,就会想放弃,这时我们就要学习祖冲之的这种精神了,我们再把他这种精神发挥到我们的学习上,我相信我们的学习成绩会突飞猛进,更上一层楼。二、还要学习他那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要半途而废,这样只会让我们失去学习的信心。要持之以恒,不能是三分钟热度。只要持之以恒,没什么事不成!三、要学习祖冲之,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两边倒,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老是靠别人来决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才会成功,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
这就是属于我的体会,我体会到只有三个词,就是:不放弃,持之以恒,有自己的立场。或许这些也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3.读完祖冲之的故事的体会500字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但是,祖冲之童年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的。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祖冲之的好奇和坚持所感动,更为他那孜孜不倦研究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小时候的祖冲之可不太聪明,总是记不住圣贤书的道理,还被别人嘲笑为“小笨蛋”。
虽然祖冲之不爱读圣贤书,却特别喜欢亲近大自然,他爱上了天文学,爸爸、爷爷也跟他一起研究天文知识。祖冲之长大后推算出了“大明历”,编写了一本《缀术》,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
正是因为祖冲之那强烈的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的。祖冲之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据相差不到一秒!可想而知,祖冲之这个测定的过程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也历经了多少的失败和挫折。
可见祖冲之永不放弃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再通过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那我们一定会在科学领域继续发扬光大的!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祖冲之、爱迪生以及其他的科学家都一样,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同样道理,我们在学习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失败了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
4.初读短文祖冲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
5岁时,父亲教他学“论语”,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气得父亲又打又骂。
可是他喜欢数学和天文。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话似乎不对。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
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3的圆周长。
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5.初读短文祖冲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5岁时,父亲教他学“论语”,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气得父亲又打又骂。可是他喜欢数学和天文。
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话似乎不对。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
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
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3的圆周长。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
样的。
6.我想到祖冲之(作文)40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
7.关于祖冲之的作文600字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均早已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