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访稿怎么写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2.如何写讲课稿
说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说课的基本模式已由创立初期的单纯说课式变成现在的“说课一听课一评课”式。但是对什么是说课,说课说什么,说课应注意什么等有些教师甚至教学校长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笔者仅就上面的问题淡点认识和看法。
一、说课是什么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讲稿)的形式,向同行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以教材中的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为课题,在正式上课之前,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为指导,来探讨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教学要素、方法、手段)的最佳排列与组合,并合理地规划教学程序,使它们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形成一种优化的结构形式。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为了说好课,授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和学法,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要钻研教学大纲、全面熟悉教材,细致了解学生,认真撰写说课提纲与讲稿。通过现场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对钻研课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统一认识,以研促教,以评促改。由此可知,说课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说课对当今教师来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
二、说课说什么
说课要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上,说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其目的是把握教材,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说出:(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前后联系。(2)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3)本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及确定它的依据。
(二)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是说本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具体要求说出:(1)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2)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即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3)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说学法,主要是怎样说出学习指导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措施让学生爱学、会学、会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会学、会用知识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要求说出:(1)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什么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何种职业技能和学科研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主要是说怎样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其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体要求说出:(1)怎样安排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要求?(2)本节课师生教与学双边协调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依据,以及怎样在教学各环节中安排好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在时间分配上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3)本节课板书的设计及设计意图,课内外作业练习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三、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一新授课一举例一巩固一置疑一小结一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一揭题展示一反馈矫正一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3.采访稿怎么写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4.采访稿怎么写
人物采访稿范文
今天 50 岁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作为一个新闻人物,本人慕名采访了他。他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人感到异常随意和亲切。
1969 年3月, 17岁##参军入伍,只过了四年半的部队生活,就因表现出色被组织调到外交部,在外交部这个名气大而条件艰苦的部门默默奉献,曾驻过阿尔及利亚、尼泊尔、瑞典等许多国家,这一奉献就是 18 年,直到 1991 年 9 月调到祖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在新的岗位上,他从##区委一个平凡的办公室科员做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从从容容一路走来,身后,成绩斐然,好评如潮。 所有这一切,他说,都是因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决然从军,实现留在部队的梦想
1952 年 8 月,##出生在湖南省隆回县一个叫龙源塘的小山村,幼年时家境贫困,父母节衣缩
食供##读完了初中,但随之而来的**打破了他去大学深造的梦想, 16 岁的##回家当起了农民。
##本来以为自己以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祖辈种田的老路了,没想到人生还是出现了转机。 1969 年 3 月,部队到##的家乡去招兵。当时村里人对子女当兵并不积极,一是村里原来当兵的当了几年兵又都回来种了地,没见有什么出息;二是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怕孩子当了兵就碰上打仗。部队招兵的首长和地方武装部的干部向适龄青年及其家长反复宣传。##当时的条件并不符合,个头小而且年龄也不够。但##有一个条件很优越,那就是他是村里适龄青年中唯一的一个初中生。##就自己跑到部队首长那儿,鼓起勇气说:“首长,我想当兵,年龄就差一点不够,你能不能让我去啊?”部队首长看##直接找自己,很是欣赏他的勇气,又看他聪明伶俐,也是这次招兵中文化最高的,就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 17 岁的##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光荣地入伍,奔赴海南岛。
当时,##入伍后还说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是觉得到部队又多了一条出路,既然到部队,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做个最好的兵,争取以自己的成绩留在部队。
在新兵连,##的个头最小,穿连队最小的 4 号衣还嫌大。但##人小志不小,不管队列训练、技术训练,都是样样抢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麻烦,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都揽过来自己干。新兵训练结束时,年龄小、个子小的##已经给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分配新兵下连队时,##被分到了最重要的特务连警卫排。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了一夜,心想这下要到领导身边工作了,做梦都梦见自己腰里别个驳壳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别提多神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