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子的拼音怎么拼
铎duo二声
铎duó
============================
基本字义 1.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铃~。~舞。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本义:大铃) 2. 同本义 [big bell] 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说文》 徇以木铎。——《周礼·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击铎是也。——《淮南子·泛论》 3. 又如:铎语(祭祀神灵时,用铎声节歌舞以祭);铎头瘟(呆瘟神) 4. 挂在牛马颈下或屋檐下的小铃 [small bell] 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洛阳伽蓝记》 〈动〉 1. 刺;啄 [stick;peck] 你还把热舌头铎我!——《西游记》
2.我想问下刍字的读音啊
刍刍chú〈动〉(象形兼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
本义:割草)同本义 [mow]刍,刈草也。 象包束草之形。
——《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淫刍荛者。
——《左传·昭公十三年》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刍莝养马。
——《越绝书·外传本事》又如:刍牧(割草放牧)用草喂牲口 [feed]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又如:刍养(饲养)刍刍chú〈名〉喂牲畜的草 [fodder]食以刍叔。
——《庄子·列御寇》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民争负薪刍助之。
——《资治通鉴》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谷类植物的茎杆 [straw]割草的人 [mower]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
——《旧唐书》吃草的牲口 [animals that feed on grass]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
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刍刍chú〈形〉浅陋,鄙俗 [mea-ger]。
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
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
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刍豢chúhuàn[livestock (cattle,sheep,etc)]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史记·货殖列传》刍秣chúmò[fodder;hay] 喂牛马的草料刍秣之式。——《周礼·大宰》。
注:“养牛马禾谷也。”刍荛chúráo[grass or firewood collector]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诗·大雅·板》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刘开《问说》刍议chúyì[my meager opinion]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皇图不隔于刍议。
——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刍(刍)chú ㄔㄨˊ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 指割草打柴的人。
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
~议(同“刍言”)。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