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售票员阿姨把钱塞到他手里时,他激动万分,竟然一时语塞的塞拼音
读sāi
◎ 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
◎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1. (会意兼形声。从土,塞( 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 同本义 [stop up;block up]
塞,隔也。——《说文》
四塞世告至。——《礼记·名堂位》。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塞向墐户。——《诗·豳风》
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塞耳(堵住耳朵);塞绝(堵塞断绝);塞噎(阻塞,哽噎);塞话(使人生气的话);塞狗洞(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塞除(堵塞并消除);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塞井焚舍(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4. 填塞;充满 [stuff;cram;squeeze in]
志气塞乎天地。——《孔子·闲居》注:“满也。”
五味芬芳,以塞其口。——《荀子·富国》。注:“犹充也。”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红女白婆,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箱子不太满,再塞点东西;这房子里居然塞了八辆车
6. 遏止,禁止 [suppress;prohibit;ban;forbid]
善治者塞民以法。——《商君书·画策》
7. 又如:塞默(犹沉默,不作声);塞嘿(塞默)
8. 使满足[satisfy]。如:塞望(满足别人期望);塞职(称职);塞白(充数)
9. 补救;抵偿[compensate]
将欲何施,以塞此名。——《汉书·于定国传》
10. 又如:塞咎(抵补罪过)
11. 答,回报[answer;repay]。如:塞别(酬别);塞诘(回答问题)
12. 安插,给某人安排一个岗位 [manage to arrange a position for sb.]。如:他在办公室里又塞了一个人进来当探子
13. 行贿 [practise bribe]。如:再塞他点钱,事情就能办成了
14. 搪塞;应付 [evade;stall]
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15. 又如:塞白(拼凑文字搪塞或应付考试)
2.语字的拼音怎么写
一、拼音:yǔ yù
二、释义:
1. yǔ:用于"语文""语言""汉语""默默不语"。
2. yù:告诉,如"不以语人"。
三、组词:
1.语病 yǔ bìng 2.语词 yǔ cí 3. 语调 yǔ diào 4.语法 yǔ fǎ 5.语锋 yǔ fēng 6.语感 yǔgǎn
7.语画 yǔ huà 8.语汇 yǔ huì 9.语境 yǔ jìng 10.语句 yǔ jù 11.语录 yǔ lù 12.语气 yǔ qì
13.语声yǔ shēng 14.语失yǔ shī 145.语素yǔ sù 16.语态yǔ tài 17.语文yǔ wén
18.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
3.哇噻
哇
音译词,“我”为本字,闽南语发音为wa,第一人称代词。并不是表示惊叹。
塞(噻)
塞,音sei或sai,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有时音译为“噻(sai)”。并不是表示惊讶。
噻,语气助词,没实际意义,相当与"了"、"啦"、"吧"、"呀"等:
1、表示诘问语句的加强:有种的你打我噻?(有种你打我啊?)
2、一般语气助词,例如表示希望:你有空嘛到我屋尖耍哈儿噻。(你有空的话到我家来玩吧)
哇噻,粗话,闽南口头语。最早来源于台湾,经过媒体、网络的宣传,后演变为表示惊讶、羡慕。
4.“天对地,雨对风”的拼音怎么写
天对地,
tiān duì dì
雨对风。
yǔ duì fēng
出处:
《笠翁对韵》 清·李渔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5.塞的两个读音怎么组词
一、塞的多音字组词有:
1、塞sāi:旋塞、活塞、耳塞、塞虏、荒塞等。
2、塞sè:闭塞、塞责、栓塞、梗塞、壅塞等。
3、塞sài:塞外、关塞、塞下、秦塞、塞马等。
二、基本释义
[ sāi ]
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
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
[ sè ]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 sài ]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塞,隔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塞,筑在边区的隔障。字形采用“土”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黾塞
[miǎn sāi]
战国 时的要塞。故址在 河南 信阳 西。其地有大小石门,凿山通道,地势险厄。
2、塞规
[sāi guī]
一种量具,做成圆柱形状,用来检查孔的直径。
3、语塞
[yǔ sè]
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悲愤之下,一时语塞。
4、栓塞
[shuān sè]
医学上指从体外侵入血管内的物质或从血管、心脏内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到较小的血管后,由于不能通过而将血管堵塞:血管栓塞。
5、要塞
[yào sài]
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通常配置专门守备部队、较强的火器和充足的储备物资。塞(s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