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打巷战
由于城市街道纵横,建筑物林立,战斗车辆只能沿街道机动,重装备不易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要与对方进行逐巷逐楼的争夺。
因此,作战编组一定要适应城市巷战特点,能够保证其兵力兵器发挥最大效果,通常以小分队战斗为主,以轻步兵或机械化步兵为主。根据城市居民地的特点,营、连两级分队通常区分为攻击分队、支援分队、预备队,而排、班由于所担负的任务和兵力兵器有限,一般只编战斗分队和支援分队,不编预备队。
营级分队编组,应以机械化步兵为主,主要编成单位有3个机步连战斗队、1个坦克连战斗队、1个反装甲连、1个防空导弹排、1个高炮排、1个工兵连等。在编组时,要求步兵分队战斗能力适应独立战斗、攻攻战斗的要求,强调要编成最低一级的诸兵种合成战斗队形,营、连级分队通常都得到较多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分队的配属,甚至排和班也都要编有坦克和工兵。
采取这种编组方法,比较适应城市巷战的需要,发挥步战火力,摧毁防御之敌。2002年8月,美海军陆战队在阿尔·佐治亚演习结果表明,为了对付160名敌军,总共动用了980名陆战队员,后者足足是前者的6倍,但交战结果陆战队员"牺牲"了100多人。
因此,在巷战中,美军要求9~15名士兵对付敌1名士兵。 由于城市作战不便于战斗车辆机动,人员必须下车。
一辆M2型步战车载9人,有7人可下车作战,而每辆坦克只编有4人,就没有足够的人员下车作战。因此,通常采取主要战斗部队在一线展开数个街区并列进攻,后方以1个较小的预备队跟进的队形攻击前进。
攻击最终目标时,通常以所有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对目标内之敌实施包围攻击。 城市巷战也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指挥控制复杂,容易出现混乱。
城市楼房林立,建筑物密集,通信容易受阻,观察不便,指挥与控制比较困难。美军仅营级单位有电台170部,不仅受到建筑物的影响,还容易遭受对方炮火摧毁和干扰。
为此,美军在充分发挥其高技术通信手段优势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主要有:利用水塔架设天线或利用现有的民用天线建立中继站,或在直升机上开设机载中继站,利用现有有线通信设施,广泛采用移动通信和目视信号进行联络。
二是城区地形复杂,不便车辆机动。城市进攻作战,通常沿街道机动,而街道又多是对方层层拦截的重要设防方向,这就给车辆的机动带来不便。
三是高技术武器受限。人工地物、天然地物、军事设施与民用设施融为一体,可对美军一些重要武器产生不利影响。
如侦察器材虽然可对城市进行连续监视,但其透视力远远不能满足识别真假目标和发现隐蔽目标的要求。侦察无人机、直升机由于飞行高度低,易被击落。
夜视器材在受到浓烟影响时,其观测力下降。 反坦克导弹在楼群密集、树木较多、高压线密布的地区很难发挥作用。
四是分散作战,兵力不足。城市进攻战斗,主要是以小分队行动为主,各分队相对独立战斗,易被对方分散打击。
并且双方短兵相接,敌人又在暗处,伤亡很大。 。
2.如何写台儿庄战役
噫吁嚱!何其壮哉!运河之北,齐鲁之南。津浦在望,陇海相连。扼守彭城之门户,堪作兵家之重藩。其地曰台儿庄。当夫日寇入侵,亡我之心正盛;龙裔慷慨,报国之士当前。集华夏之英雄,扫倭奴之气焰。于是卫我乡园,乃有一战。与子同仇,歼敌过万。 可恨扶桑之敌,东海之水引来,未洗其恶;南山之竹伐尽,莫状其愆。虏阵围城,亦畏中华之浩气;贼星照眼,未及日月之大观。李将军指麾,多怀奇策;孙仿鲁固守,稳若太山。挽银汉之仙浪,洗胡尘于云间。
至于外围一战,喜纵马蹄,骑兵诱敌以深入;休谓螳臂,宝刀胜炮而凯旋。当夫利弹摧骨,惊枪入面。赤血奔流,黄云黯淡。怀壮志而赴死,聚士卒以争先。城墙陷而北门毁,官兵殒而东风寒。尔其巷战之始,表丹心我当敌忾,挥白刃谁肯息肩?健儿做国殇,杀气冲乎疆场;人民御外侮,兵威动于昊天。于是全线反击,自多良将;征衣振土,誓斩楼兰。提锐旅以张双翼,举大旗而扫诸顽。敌师遂败绩,矶谷率残部以突围,盔丢甲弃;将军遣豪杰而荡寇,地覆天翻。辎重如丘,千秋之罪状已志;遗尸遍野,万里之游魂难安。
台儿庄破敌之功,刑天多猛志;李宗仁得意之作,青史映宏篇。灭日军之神话,争国际之奥援。剩穿墙之弹痕,千载当铭记;怜满目之焦土,万众迎凯旋。《书》云:“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想我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岂有不胜之理哉?且夫扶桑之兵,视我仍如清末之师,不亦谬乎?
烈烈征师,皆成历史;茫茫血雨,已化云烟。于今烽火之色无寻,和平之意正酣。远承千百年之丕业,自当求稳;新造亿万人之福祉,慎勿控弦。观盛世之神州,重兴百业;看和谐之世界,最需多元。社稷腾华,续精诚于炎黄之绩;人民颂美,载歌舞于尧舜之前。
3.喋血孤城观后感 怎么写
星期五下午,我看了一部真实而又震憾人心的电影——《喋血孤城》。
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看完《喋血孤城》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军民为了民族,为了祖国那种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
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五十七师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了生死对决。从德山失手坚守阵地的100将士坚持到最后一个与日军同归于尽。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我军拼死守城,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军的敢死队也倒在了常德城下,最后日军不得不使用最卑鄙的毒气来攻打城门阵地,导致我军守城将士无力还击,惨烈牺牲。在弹尽、援绝、城已破的绝望情势下,“虎贲”将士为守卫常德这痤孤城,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喋血孤城》以无比震撼的战争场面完整地再现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从阵地战、攻城战到近距离巷战,日本军队甚至还使用了惨绝的毒气。中国军队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以命相博, “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句电影台词深深地震撼着我,我想向这些英雄们致敬,我相信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记住一段历史。我相信在伟大的八年抗战中,和“虎贲”军一样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有千千万万为国尽忠,今天活着的所有中国人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但是,让我最为真实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流泪了,为战死的英雄,为勇敢的军人,为不屈的常德,我的心久久、久久不能平静。《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该是一种信仰、信念。
而今,烈士纪念碑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4.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巷战的一些感人故事,找一些比较特殊的&(越
绞肉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巷战,那就是“残酷”。
很多国家一直视巷战为畏途,是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巷战没有最终胜利者,交战双方都必然付出高昂代价。回顾一下二战历史上的巷战,可见这种战斗模式的惨烈。
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之一是二战关键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巷战。在这场战役中,苏德两军为争夺这座城市的每一座建筑物而殊死搏斗,这种血淋淋的对抗持续了两个月。
1942年哈尔可夫战役之后,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国要在南线战场取得突破,续写战争神话,而苏联人要捍卫这座以他们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
双方都站到了悬崖,谁也没有后退的余地。 在经过前期的外围战之后,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击。
两军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开展了巷战。苏联投入了62集团军和64集团军,德国投入了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
这是一场真正的巷战,连62集团军的司令部都设在城南废墟中的一座地堡里面,最近的战斗发生在离司令部200米的地方。双方为了每一米的土地而奋力相攻。
巷战在10月达到了高潮。每一幢楼房、每一座桥梁、每一个车站,甚 至每一堵断壁都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
双方为了一座火车站来回争夺了13次,每一次的进攻后紧接着就是防反击。 双方争夺的焦点是马马耶夫高地,因为该高地是全城地势最高处。
该高地仅仅在9月15日至29日这半个月内就四度易手。9月15日德军占领高地,16日苏军夺回高地,27日德军再度得手,但是到了29日又失守。
每次的争夺都伴随着大量的伤亡,仅在28日一天,德军就在这里丢下了500具尸体。 比较起来,苏军对于巷战更有经验。
他们编组成强击群,每个强击群分为三个部分:先是10到20人的突击队,负责在敌人的战线上撕开裂口;然后是20到30 人的巩固队,负责清扫战场内的残敌;最后是30到50人的预备队,他们负责补充突击队和巩固队,并且建立己方工事,防备敌人反击。 战争中时而闪现出带有黑色幽默的插曲。
有时一幢楼的半边被德军占领,而他们不知道另外半边还有苏军士兵。半夜的时候,炸药会偷偷地从隔壁扔进来。
德军占领了“红十月”军工厂的一半,而在另 外一半,苏军装甲车的生产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装甲车一走下生产线,立刻对德军开火。
因为双方在废墟里面上下穿梭,所以这场战役也被称为“老鼠战”。由于地面上太不安全,炊事员甚至把厨房设在地下排水管里面,即使这样,还是会被炸 伤。
水冷式机枪的套筒里面的水会因为过热而沸腾,而从反坦克火箭筒到步枪的所有单兵武器都派上了用场,有的时候两军狭路相逢,只好用枪刺甚至拳头展开白刃战。炸弹的供应跟不上,德国飞机投掷一切能造成破坏的东西,据苏军士兵回忆:“敌机不仅投炸弹,还扔下金属块、犁、拖拉机轮子、耙子、空铁桶等。
这些东西发出的刺耳的尖叫声和嘈杂声,从空中呼啸而下,落在我们战士的头上。” 狙击手在苏德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潜伏在各个隐蔽的角落,务求一击得手。
黑暗中的一个烟头,可能就会夺走一条生命。他们往往打伤第一个露面的敌军士兵,以伤员为诱饵继续射杀前来救 援的战友。
在战场上,对付敌方沮击手的最好办法是派出己方的祖击手对其猎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苏军准尉扎依采夫和德军最著名的‘狙击手之王’科宁斯之间的狙击之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42年秋,苏军沮击手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大显神威,扎依采夫在10天之中就击毙42名德军官兵。为了对付扎依采夫,德军调来了柏林狙击兵学校的校长科宁斯上校。
科宁斯果然身手不凡,他从柏林飞抵前线不久,便打死了两名苏军狙击手。这天早晨,秋天的阳光穿过城市废墟,从德国人背后照射在苏军的阵地上。
扎依采夫决定在下午采取行动。因为在阳光直射的上午,瞄准镜的反光会把位置暴露给德国人。
午后,苏联祖击手的步枪已处于背光位置,而科宁斯隐蔽处则是暴露在阳光之下。扎依采夫让战友库利科夫藏在自己的隐蔽点,并小心翼冀地用枪管把头盔稍稍向上举起。
而扎依采夫则来到另一个隐蔽点,枪口死死地瞄准了科宁斯的藏身之处。 科宁斯果然中了扎依采夫的圈套,他朝那顶头盔开了一枪,库利科夫顺势将身子一挺,大叫一声倒了下去。
科宁斯以为扎依采夫真的已经中弹,于是从隐蔽处探 出半个脑袋,想看个究竟。就在这一刹那,扎依采夫扣动了扳机,子弹正中科宁斯的前额。
扎依采夫以自己的智惹和果敢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已经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即Enemy at the Gates(兵临城下)2001年。
很好看。 随着时间进入11月,德军的进攻慢慢显露出颓势;而苏军由于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员和装备补充,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苏军于11月19日发起了大反攻,防御性的巷战至此结束;而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仅德军方面就损失了70万人。 苏军之所以能在消耗战中逐步取得主动,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苏军有丰富的巷战经验,在巷战中经验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二是苏军对地形熟悉,构筑了足够坚固的工事;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苏军有必胜的信念和血战到底的决心。
5.远字在田字格中应该怎么写
一、远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是:
二、基本释义
[ yuǎn ]
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4、深奥:言近旨远。
5、姓。
[ yuàn ]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三、组词有远方、远近、远大、远古、久远、跳远、永远、长远、高远、远眺、疏远、遥远、远征、远行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远,辽也。从辵,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远,辽远。字形采用“辵”作边旁,“袁”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远方:指远处。
艾青 《吹号者》诗:“我们呼吸着泥土与草混合着的香味,却也呼吸着来自远方的烟火的气息。”
2、远近:远方和近处。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文炬传警告急的光景。”
3、远大:长远而广阔,不限于。
茅盾 《喜剧》:“我佩服你毕竟是高明,见识远大!”
4、久远:长久;长远。
刘白羽《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这是多么久远以前一个作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呀。”
5、永远:一直,从来。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他自己虽然教英文,而永远不在平常谈话的时候夹上 英国 字,他也永远不穿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