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议笔记怎么写
一、会议记录格式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例文一: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记录人
出席与列席会议人员
缺席人员
会议主持人 审阅 签字
主要议题
发言记录:
例文二:
**公司办公会议记录
时间:一九**年*月*日*时
地点:公司办公楼五楼大会议室
出席人:*** *** *** *** *** ……
缺席人:*** *** *** ……
主持人:公司总经理
记录人:办公室主任刘**
主持人发言:(略)
与会者发言:*** ………………………………………………………………
*** ………………………………………………………………
散会
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本会议记录共*页)
二、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三、会议记录的重点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2.开会会议记录怎么写
一份完整的会议记录,除了会议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会议名称、地点、起止时间、主持人、记录人、参会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会议讨论议题等要素。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
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
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3.公司开会怎么做笔记
关于做笔记的方法,我是在不断尝试和各种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比如,有时我会用到“科内尔笔记法”,但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
科内尔笔记法起源于美国科内尔大学,这个方法是把笔记本的一页纸分为三个版块,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地听课,复习。
将一页纸分为笔记记录、关键词、概要三栏,上课时仅需在“笔记记录”一栏书写。
复习时,将重点部分与疑问写在“关键词”一栏里,最好再整理上课内容,记在“概要”一栏里。这一做笔记的方法不仅能在上课时派上用场,在复习时也助益良多。
关于科内尔笔记法的详细介绍,在田村仁人《让头脑变聪明的合格笔记法》等书中有专门叙述,可供大家参考。
这里要介绍的是我本人根据自身需要改进的科内尔笔记法。同样是分为三个部分,但是在开会时会同时用到这三个部分。
之所以要分为三个部分,是为了方便日后查阅及实时抓住会议要点。
三栏内容如下:
① 会议记录
② 疑问事项、关键词、点子
③ 会议要点
中间的大面积空白处用来记录会议内容。具体记录方式,采用条列式也行,文章式亦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就行。
左右两边的小栏用来记录会议中有疑问的事项。对于会议结束后有必要查询的关键词或会议中不懂的事项,当场记录在这两栏里。会议中想到的点子也可以记录在这里。
然后,要换页的时候,把该页的要点整理在笔记本下方的栏里。日后翻阅时,只要看看下面这一栏,就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同时也能训练自己在会议中归纳重点的能力。
当我还是个新人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把自己不懂的事项都列在笔记本两侧的栏里,还曾经因为不懂的事情太多而感到沮丧呢。
列在两侧栏里的内容,我建议做个检查表,方便日后查阅。查完后就在检查表里做个记号,表示你查过了。如果因为要查的内容太多,有忘记的可能,就立刻写在记事笔记本上,这样就能保证有空时可以马上查阅。
商店里也有出售适合科内尔笔记法的笔记本,不过只要用尺子画两条线,普通的笔记本也能变成科内尔笔记本,自己做就行了,无须特意去买。
摘自《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作者:(日)美崎荣一郎,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4.开会怎样记笔记和内容方法技巧
关于做笔记的方法,我是在不断尝试和各种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比如,有时我会用到“科内尔笔记法”,但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科内尔笔记法起源于美国科内尔大学,这个方法是把笔记本的一页纸分为三个版块,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地听课,复习。
将一页纸分为笔记记录、关键词、概要三栏,上课时仅需在“笔记记录”一栏书写。复习时,将重点部分与疑问写在“关键词”一栏里,最好再整理上课内容,记在“概要”一栏里。
这一做笔记的方法不仅能在上课时派上用场,在复习时也助益良多。关于科内尔笔记法的详细介绍,在田村仁人《让头脑变聪明的合格笔记法》等书中有专门叙述,可供大家参考。
这里要介绍的是我本人根据自身需要改进的科内尔笔记法。同样是分为三个部分,但是在开会时会同时用到这三个部分。
之所以要分为三个部分,是为了方便日后查阅及实时抓住会议要点。三栏内容如下:① 会议记录② 疑问事项、关键词、点子③ 会议要点中间的大面积空白处用来记录会议内容。
具体记录方式,采用条列式也行,文章式亦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就行。左右两边的小栏用来记录会议中有疑问的事项。
对于会议结束后有必要查询的关键词或会议中不懂的事项,当场记录在这两栏里。会议中想到的点子也可以记录在这里。
然后,要换页的时候,把该页的要点整理在笔记本下方的栏里。日后翻阅时,只要看看下面这一栏,就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同时也能训练自己在会议中归纳重点的能力。
当我还是个新人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把自己不懂的事项都列在笔记本两侧的栏里,还曾经因为不懂的事情太多而感到沮丧呢。列在两侧栏里的内容,我建议做个检查表,方便日后查阅。
查完后就在检查表里做个记号,表示你查过了。如果因为要查的内容太多,有忘记的可能,就立刻写在记事笔记本上,这样就能保证有空时可以马上查阅。
商店里也有出售适合科内尔笔记法的笔记本,不过只要用尺子画两条线,普通的笔记本也能变成科内尔笔记本,自己做就行了,无须特意去买。摘自《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作者:(日)美崎荣一郎,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5.怎么写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的写法会议记录,是开会当场把会议的情况如发言人姓名、会上的报告内容、讨论的问题、与会者的发言、通过的决议等如实地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会议记录有“记”与“录”之分。“记”又有详记与略记之别。
略记是记会议大要,会议上的重要或主要言论。详记则要求记录的项目必须完备,记录的言论必须详细完整。
若需要留下包括上述内容的会议记录则要靠“录”。“录”有笔录、音录和影像录几种,对会议记录而言,音录、像录通常只是手段,最终还要将录下的内容还原成文字。
笔录也常常要借助音录、像录,以之作为记录内容最大限度地再现会议情境的保证。会议记录者的功能会议记录者主要有4种功能。
◆会议记录者特别重要。会议记录在会议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主持人,他也是导致一个会议成败的关键。
◆会议记录者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记录和维持议程所设计的程序。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会议的事后跟踪这个部分。
会议记录者在会议的过程中主要负责记录、维持会议的议程所设计的程序,可以起到“和事佬”的作用。◆会议记录者还有协助主持人做好会议总结与归纳的功能。
比较落后的工作方法是指派秘书或普通的文员去做会议记录,现在则流行指派那些有潜力做主持人的员工去做这项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公司培养后备人才(这里专指那些将来可以去做主持人的人才)。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主张要由不同的员工轮流担任会议记录者,而不是由固定的部门秘书来专职担任,因为这一做法有助于锻炼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观察预防功能。
会议记录者的观察预防功能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大功能。简单来说,会议记录者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会议中是否存在一些误区,同时可以从旁对主持人做出提醒。
例如,可以清楚地观察在会议中哪些人发言过长,哪些人尚未发言,并对这些情况做好相关纪录,以此来提醒主持人。会议记录者应该具备的才能:许多传统的观点认为会议记录者是会议中最“简单”的角色,其实这种观点已然落后了许多。
会议记录者在现代会议中是仅次于会议主持人的一个重要角色。因为,一名好的会议记录者可以增进议事效率,而一名不好的会议记录者不仅徒增误会,还浪费时间;一名称职的会议记录者不仅能仔细倾听发言,而且能准确陈述听到的内容,同时记录好几项发言而不失误。
所以,一名会议记录者需要同时具有多项才能:◆反应快。对于大家提到的问题,能够迅速反应。
◆写字快。做会议记录,写字速度当然有一定要求。
◆知识面广。在做会议记录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专业术语,没有相对广的知识面,对这些专业术语,你可能既听不懂,也不会写。
这属于一个会议记录者的硬件能力。◆记忆力特别强。
会议记录者要能记住发言者所说事情的前因后果,遇到一个很复杂又冗长的问题时,更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否则,很可能记到最后已经不知发言者所云了。◆组织能力强。
◆倾听能力强。◆总结能力强。
会议记录的要求:会议记录就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报告、发言、决议等内容记录下来,帮助我们今后了解情况。会议记录是进一步研究工作,总结经验的重要材料。
因此会议记录要求:1、真实、准确:要如实地记录别人的发言,不论是详细记录,还是概要记录,都必须忠实原意,不得添加记录者的观点、主张,不得断章取义,尤其是会议决定之类的东西,更不能有丝毫出入。真实准确的要求具体包括:不添加,不遗漏,依实而记;清楚,首先是书写要清楚,其次,记录要有条理。
突出重点。2、要点不漏:记录的详细与简略,要根据情况决定。
一般地说,决议、建议、问题和发言人的观点、论据材料等要记得具体、详细。一般情况的说明,可抓住要点,略记大概意思。
3、始终如一:始终如一是记录者应有的态度。这是指记录人从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都要认真负责地记到底。
4、注意格式:格式并不复杂,一般有会议名称。会议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出席人数、主持人、缺席人、记录人。
会议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主要部分,包括发言、报告、传达人、建议、决议等。凡是发言都要把发言人的名字写在前。
一定要先发言记录于前,后发言记录于后。记录发言时要掌握发言的质量,重点要详细,重复的可略记,但如果是决议、建议、问题或发言人的新观点要记具体详细。
会议记录应包括的内容及写作格式会议结束后重新整理所记录的内容,尽可能维持在一页的长度。会议记录应有组织地整理如下:标题,会议目标,主席名字,缺席及出席人名单应列在会议记录起头处。
使用列点或简短的一段文字,名数与会者重点工作分派情形及完成日期记录无误。通过此决议的评估标准(如有必要)。
会议记录者应与主席共同修正会议记录者错误的部分。将此份会议记录发送给与会者。
会议记录的详细内容包括那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会议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会议的名称、开会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列席人、主持人、记录人。
这些内容要在宣布开会前写好。至于出席人的姓名,会议人数不多,可一一写上。
会议人数多,可以只写他们的职务,如各校正副校长、教导主任;也可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