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欣赏应该写些什么方面的内容
西文哲学是以逻辑为其基本核心的,因此,西方更讲究其合理性,只要是优秀的影片,无论导演讲了一个多么虚妄的故事,也总是能经得起推敲,而且,当你看完整个影片,然后再把整个影片串起来统一想一遍的话,你就会得出一套完整的理论,这便是导演诠释故事的逻辑,这时你会惊讶于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原本你感到奇怪的台词这时会象谜底一样,即合理又出乎意料,这便欣赏好的片子的乐趣了。
无论是讲述横跨百年的历史故事,还是讲述一个瞬间发生的微观情感故事,所能给导演的,就只有90分钟而已,而导演还要在这仅有的90分钟里把整个故事讲完整,因此,整个影片的每一个厂景都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每一件道具都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去琢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仔细地听每一句话,看每一件东西,对看到的、听到的要仔细想想,这样才能真正地品出电影的味道来,如果看完电影只是知道了电影的情节,那影片就是白看了,就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可以去浪费了,所以即使是看电影,也要这样去看。然我们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先不要去怀疑导演,先去努力地理解影片,而不是让影片按照我们固有的逻辑去发展,然后去评判。
好的电影不能只看一遍,因为这样会浪费了一次很好的学习的机会,也浪费了一部好片子。而能称得上好片子的电影也确实少可怜,纵观整个电影史,基本上是5年出现一部经典的片子,那么百年的电影史,屈指算来也只能找出几十部好片子,因此,对于好片子,一定要品,仔细去琢磨。
就象前面说的那样,每一部好的片子都有一些弦外之音,我们一定要看出这样的弦外之音。比如《大话西游》,它是国内不多的能把一个娱乐片拍得象文艺片的电影之一。但是,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把它归于无厘头之类的搞笑,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片子已经完全超出子无厘头片子的范畴,成为周星驰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影片,也开创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象后来的《天下无双》,还是无厘头,但是就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内涵来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来说,看这部片子要能看出几个境界来的,首先是动作片,然后是搞笑片,然后是喜剧,然后是爱情片,然后是悲剧。能把这部片子看成是悲剧的,那就是看到我认为的最高境界了。
说到境界和弦外之音,再举一个例子,《阿拉伯的劳伦斯》,最早听说这部片子的时候,好象是在王朔的文章里,里面提到他的一个朋友夸奖这部片子,说是看了这部片子,就知道如何做生意了,我当时不太明白,但是看了该片子之后,就完全明白了王朔朋友所说的做生意的意思,在通常的情况下,我想也就是能看出该影片是用史诗的手法讲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所以,看好的电影只有用心,才能品出真正的味道来,而好的导演也总能让你在回味中佩服他驾驭电影的能力
2.怎样写产品的卖点
1、产品“卖点”,无非是指商品具备了前所未有、别出心裁或与众不同的特色、特点。这些特点、特色,一方面是产品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是通过营销策划人的想像力、创造力来产生“无中生有”的。
2、不论它从何而来,只要能使之落实于营销的战略战术中,化为消费者能够接受、认同的利益和效用,就能达到产品畅销、建立品牌的目的。
3、卖点提炼的途径:
(1)途径一产品自身角度:与产品基本功能,消费者核心利益息息相关,影响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卖点。如空调的“变频”与“回流”、“直流”之争,微波炉的“光紫” 之战。
(2)途径二第一说辞角度:共性的产品特性你第一个说出来,而且能影响购买。一般性的,普遍性的的产品利益点,或者支持核心卖点的技术点。这种常规性的卖点由基本属于共性的东西,一般不受创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是若策划的好,操作得当,一样可达到效果乐百氏的“27层过滤”,农夫山泉的“有点甜”。
(3)途径三真正的唯一角度:差异化卖点——与众不同的,具有排它性,独占性的,它既可以是常规卖点,也可以是核心卖点甚至其它因素。如创**的“大视窗”热水器就是将常规卖点包装成差异化卖点,金龙鱼的“1:1:1”就是将核心卖点差异化,而高速扩张时的格兰仕则直接将价格当成最大的差异化卖点。
扩展资料
分析
交易对象的需求点
也就是说,卖点是限于交易对象的需求点来展开的,如果所谓的卖点不能解决交易对象的需求问题,那根本就不能纳入卖点的领域。当然,这里的需求是广义的,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有有形的需求,也同样有无形的需求。这点说明:卖点是用来解决需求的。
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点
卖点是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点这是这个定义的必要条件,而优于竞品是这个定义的充分条件。因为有些商品的卖点,可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优于竞品中的优于,是一种对比,显示其优势
1、如果在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的对比中体现不出优势,那我们的卖点也不能称之为卖点了。这里面的对比范畴同时是广义的,可能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上的优势,也可能是时间或者空间上的优势。
2、所以在商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卖点工作更需要研究目标受众的需求,需要将对比的工作做的更宽更深。这点说明,卖点并不局限于商品本身的优势。
3、竞争是指同样可以不同程度满足目标受众相同或者相似的需求的替代品。在商品品类日益丰富的今天,能满足同一需求的商品也在大量出现,因此,我们在选择竞品时,需要研究,注意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更受目标受众的偏好。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卖点
3.请问电影分析怎么写啊
怎样写影评,专业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
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电影史部分:《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史》 陆泓石 文化艺术出版社《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 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影史》 罗伯特"C"艾伦 中国电影出版社《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 江苏教育出版社《1945年来的意大利电影》 洛朗斯"斯基法诺 江苏教育出版社《香港电影新浪潮》 石琪 复旦大学出版社《日本电影》 四方田犬彦 三联书店(如果时间允许,可是浏览下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电影史的部分考的很杂,几个固定的考点大概有:中国电影史76年后的部分(包括香港、台湾的),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德国新电影四杰,前苏联早期电影等。
考察方式不一,有时只需写出导演和片名,有时会让你根据几个已知条件猜出是哪部片子。建议在掌握电影史的基础上多看市面上新出的老片(关注盗版市场),出卷子的人经常会从其中找一部片子作为考察目标的。
电影史及理论的简要版我会在后面帖出来,做巩固记忆用)剧本创作部分:《导演功课》 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导演电影》 艾里克"舍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难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故事》 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通向电影圣殿》 王迪 中国电影出版社《写关于电影剧本的几个夏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最好在考试前自行创作过90分钟的电影剧本,按分场的写法,考试时心里才会有底)电影理论国外部分:《电影艺术》 大卫"波得维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蒂 中国电影出版社卡努杜 《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是一种艺术林赛 《活动画面的艺术》将“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雨果"明斯特贝格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第一次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路易"德吕克 《上镜头性》指出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爱森斯坦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①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②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③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因汉姆 《电影。
4.电影影评怎么写
写影评是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一开始肯定摸不着头绪的。下面开始啦~~
首先,选择一部影片,如果要想写好做好先从一些经典的电影开始,不要选择类型电影,像港台的一些武打片之类的,不太好写。
其次,观影,看电影是很重要的,不需要非得看懂,但至少对这部电影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就是重点,但切记不要写成观后感。
然后,下笔,这是最重要的,具体怎么写呢,不要出现“我想”、“我认为”这样的字眼,如果出现自己的观点尽量客观地说出来,比如说“影片表现出来的。。。。体现出。。。”等,呵呵,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影评大家。
最后,就是按评论角度分别练习,中心思想、人物、情节、道具、叙事风格、视听语言,切记不可面面俱到,那样写不深刻,到自己可以一下子写6000字左右时再进行综合练习。
嘻嘻,祝你成功!影评很容易也很能练笔,加油!
5.影评怎么写
头文字D》影评 《头文字D》是由周杰伦、陈冠希、余文乐等好多明星出演的一部电影,很受大家的欢迎。
记得那时我满怀欣喜地到西湖电影院,看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影片《头文字D》。 从电影中我才明白,原来这部影片名称的含义是飘移第一。
《头文字D》让我觉得:这部赛车题材的电影一定要在一个很大的电影院看很大的银幕才过瘾,这样才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有人说周杰伦、陈冠希、余文乐等众多巨星领衔主演的阵容是此片最大的卖点。
就是这些大明星使电影更受欢迎的原因,喜欢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原因:如果你是个赛车迷或《头文字D》迷,那就一定要看这部电影;如果你喜欢周杰伦,那也要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是各紧随潮流脉动的人,那就更加要看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如果能让你在看到偶像的表演时感到开心、刺激的话,这部电影的娱乐功能就达到了。
可是我却不是很赞同他们的看法,因为我觉得我从这部电影中懂得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那就是周杰伦所演的角色藤原拓海的那种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在影片当中,他最开始帮他爸爸送豆腐回来全部都碎光,后来他爸爸让他在车中放一杯水让拓海不要把水晃出来,他每次不断注意着水杯,和让车开的平稳,而且从来没有想放弃过,到最后他成功了,他可以很快的走完全路程并且保证豆腐毫无破损;还有一次是当拓海知道自己的车子耐力是比不过专业车手的车子,但他还是不怕失败地和人家比赛,结果自己车子的发动器坏了。可是他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不会再与这些专业车手比赛”。
但是实际上它是回去吧车子修好,把里面的零件更新,过一段时间再和人家比赛。 我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一个人要不怕失败,坚持不懈。
我也明白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那句老话。
6.电影评论或者音乐评论怎么写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主创人员。如大牌导演,名牌演员。他们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等。
2. 题材。对于商业片而言,确定什么样的拍摄题材,是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的结果。以什么样的题材进入市场,满足哪些观众的那方面需求,会有什么预期效果,会收回多少成本等。
3. 内容。一般是:一个编织精巧的故事,加几分深沉细腻的情感,再加一些对世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 精良的制作。大片一般都很注重视听享受,可以挑选几段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断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影像效果、音乐、音响、特技等。
5. 得力的广告宣传。
6. 影片的片名、包装等其他有特色的商业卖点。
7. 影片的不足或欠缺。如果不确定的话,这部分可以不写,或者只谈谈自己对影片的认识感悟,或者一些有建设性的构思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