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氧管怎么用 要注意什么
知道鼻氧管怎么使用吗?使用鼻氧管时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来就为你一一介绍,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你能更加了解鼻氧管。
鼻氧管与供氧系统配备,供人体吸入氧气用。鼻氧管经环氧乙烷灭菌,供一次性使用。
鼻氧管由鼻塞、前部导管、后部导管、三通接头和喇叭接头组成。按鼻塞的形状可分为单鼻和双鼻两种型式。
按鼻塞大小分:单鼻和双鼻均有大、中、小三种规格。 鼻氧管的使用是将喇叭接头连接至供氧系统配备湿化瓶接口,鼻塞端套在病人头部并将鼻塞插入病人鼻孔,接着调节供氧湿化瓶输出的氧气量,病人即可均有吸入氧气。
使用鼻氧管要注意,鼻氧管是限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鼻氧管内包装破损,严禁使用;鼻氧管经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有效期两年,过期产品严禁使用;使用鼻氧管前建议先测试产品的畅通性;鼻氧管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 使用鼻氧管时,要按照说明书内容操作,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医生,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2.吸氧术的操作方法
① 先检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紧。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② 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③ 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鼻导管法: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打开流量表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将鼻导管用水沿润后,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3.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
4.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者,1 ~2 L/分钟,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分钟;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分钟。(一般成人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小儿1-2L/min。)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5. 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关闭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此法节省氧气,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病人感觉不适。
(二)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l~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分钟。
(三)面罩法:
1.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
2.放上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合,以橡皮带固定。
3.调节流量:一般3~4L/分钟,严重缺氧者7~8L/分钟。
4.本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四)鼻塞法:
适用于较长时间用氧者,无导管刺激粘膜缺点,患者舒适,使用方便。
1.试净鼻腔,将鼻塞塞入一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勿深塞入鼻腔。
2.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
3.吸氧的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吸氧导管,生理盐水,消毒镊子缸,小镊子,污物缸,无菌棉签,弯盘,绷带,胶布,氧气扳子,氧气表,湿化瓶,瓶内盛蒸馏水1/2,氧气筒,记录单 3、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氧气从气门流出(吹尘),随即迅速关好开关 4、将氧气表接于氧气筒的气门上用手初步旋紧,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 5、连接湿化瓶,湿化瓶内长管连接氧气筒 6、关闭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7、关闭流量表,待用 8、携物品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诊断,病人意识清楚,解释取得合作 9、选择合适鼻孔,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清洁鼻腔 10、连接鼻导管, 湿润鼻导管前端 11、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好流量[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12、量好长度(鼻尖到耳垂的2/3) 1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鼻腔,固定在面颊部 14、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先关流量表 15、再关总开关,然后再打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再关好流量表 16、清洁口鼻,恢复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7、整理用物,记录用氧起止时间。
4.求护理操作双鼻导管吸氧法口述部分
(一)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 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
① 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 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 口述吸氧适应症。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装表
① 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冲气门上灰尘后关上。
② 按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
③ 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④ 检查小开关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2、输氧
① 将装好的氧气与吸投送用物带至床旁,向病员说明目的以取得合作,使病员卧于舒适位置,备胶布两条(均为五厘米),用湿棉签擦净鼻孔。
② 量鼻导管长度(耳垂至鼻尖2/3),用一胶布做标记。
③ 连接鼻导管,打开小开关调节好流量,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并达到湿润的目的,然后沿下鼻道轻轻插入若无呛咳即固定(鼻翼、面颊部),记录开始用氧时间。
④ 密切观察缺氧改善状况。
⑤ 停氧时轻轻撕去胶布拔出鼻导管,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放出余气——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⑥ 整理单位,将用物归还原处。
(四) 终末质量标准
1、装表动作迅速,符合操作规程。
2、输氧操作熟练,关心体贴病员。
3、口述输氧注意事项。
4、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小儿1-2升/分,严重缺氧4-6升/分。
(五)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嘏损伤肺部组织。
3、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持续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刺激。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
5.输氧的输氧方法
(1)鼻导管输氧:简单易行,是较经济有效的常用给氧方法,咽喉为天然的储气囊,无增加死腔及漏气之弊。一般用细软的导尿管即可,应用前先检查管腔有无堵塞,并清洗患儿鼻孔。鼻导管放入鼻内约1cm即管口在鼻前庭,氧流量为0.5~1L/分,吸入氧浓度为30%左右。此法适用于中度缺氧的肺炎患儿。
(2)口罩雾化给氧:鼻导管给氧效果不好或患儿拒用鼻管时,可用口罩给氧,氧流量为1~3L/分,吸入氧浓度为50%~60%。近来此法常与雾化吸入相结合,雾化给氧不但可使吸入氧气得到湿化,同时还可通过雾化给药。由于口罩给氧时口鼻皆可吸氧,所以效果比相同流量的鼻导管给氧法为佳。
(3)氧气头罩:对婴幼儿或不合作的病儿,宜采用有机玻璃头罩,自颈部上方将头部罩入罩内。罩顶设有氧气通入插孔及多个气孔,可控制进入空气量以调节氧浓度。氧流量为4L/分,氧浓度为45%左右。为保持罩内适宜湿度和温度,应用时宜事先使氧通过加温湿化器。
(4)氧气帐:在需要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时使用。以透明塑料薄膜做成40~60cm见方的小帐,置于患儿上半身或头面部,不需完全密闭。以3~5L/分流量输入氧气,可维持帐内氧浓度在40%~50%左右,而无二氧化碳积蓄。由于呼出气水分在帐内积存,可增加帐内湿度。此法的缺点是不便于观察和护理,且夏日帐内闷热,不太适用。
(5)特殊给氧法:包括各种正压给氧。
6.如何应用鼻导管法吸氧
具体如下:(1) 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 打幵流量表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将鼻导管用水湿润后,自一 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3) 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
(4) 调节流量。长期缺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等病人用氧气流量为1〜2升/分,不超过2〜4升/分;如果是心脏病、肺水肿患 者,可用4〜6升/分。
一般成人氧流量2〜4升/分,严重缺氧者4〜6升/分,小 儿1〜2升/分。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5) 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然后关闭 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后再关小开关。 第2章急症自救互救基本操作技能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