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极管怎样使用及作用
放大作用
三个脚分别对应所换的电路中,一般在换电器电路元件时,电路板上标明了E、C、B极的,所以这不难 原理一般是作放大作用 你说我的搜的,昨天我才修好自己家的彩电电源部分,只不过是用的电源模块,代换电源原来的电源开关管,修复成功
以前维修工维修时,用的质量差的电源模块,后面我换的:华美,牌电源模块,总算修复成功
应用如下: 1.用在放大电路,作电压或电流放大。 2.用在振荡电路中,调制、解调或自激振荡。 3.用在开关电路中,作闸流、限流或开关管。
关键是你用在什么地方或者叫什么电路中
水龙头你肯定知道了 那水龙头有三个点 进水 阀门 出水 我们可以分别看成是BJT的 e b c极 然后你在理解关于BJT的任何性质都很简单 比如BJT的饱和 你知道阀门大到最大了无论你怎么做出水就那么多了也就是说水管里的流量不可能再增大了 在比如BJT的截至 你把阀门关的越小流出的水肯定越小了 当你把阀门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就不流了 简单吧 在国外经典电子电工教材上看基极 e发射极 c集电极 饱和是三极管开通状态没有放大作用 简单说一下: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顾名思义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并且不同型号各有不同的用途。三极管大都是塑料封装或金属封装,常见三极管的外观如图,大的很大,小的很小。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有两种: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型。实际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电子制作中常用的三极管有90**系列,包括低频小功率硅管9013(NPN)、9012(PNP),低噪声管9014(NPN),高频小功率管9018(NPN)等。它们的型号一般都标在塑壳上,而样子都一样,都是TO-92标准封装。在老式的电子产品中还能见到3DG6(低频小功率硅管)、3AX31(低频小功率锗管)等,它们的型号也都印在金属的外壳上。我国生产的晶体管有一套命名规则,电子爱好者最好还是了解一下: 第一部分的3表示为三极管。第二部分表示器件的材料和结构,A: PNP型锗材料 B: NPN型锗材料 C: PNP型硅材料 D: NPN型硅材料 第三部分表示功能,U:光电管 K:开关管 X:低频小功率管 G:高频小功率管 D:低频大功率管 A:高频大功率管。另外,3DJ型为场效应管,BT打头的表示半导体特殊元件。 三极管最基本的作用是放大作用,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罢了。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β。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三极管还可以作电子开关,配合其它元件还可以构成振荡器。 回答完毕,现在我所补充的是,一般学习电器,理论只是一部分,要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提高维修水平。
2.水平管的使用方法
由于水平固定管焊缝是环形,在焊接过程中需经过仰焊、立焊、平焊等几个位置,因此焊条角度变化较大,操作比较困难。
(1) 小直径管的焊接:小直径管一般壁厚较小,只需焊接一道即可填满焊道。焊接通常分为左右两个半圈进行。
前半圈的起焊位置选在图2-2的4点,经“9”点焊至S点收弧。 后半圈由“6”点起焊,经“3”点焊到“12”点收弧。
整条环缝在仰焊和平焊位置各有一个接头,同时每半圈焊缝都存在仰、立、平三种位置的焊接。但是焊接过程又不适宜随时调节焊接电流,因此不同位置的焊接,全靠改变焊条与焊件的夹角、电弧燃烧和熄灭时间的长短、每分钟灭弧的次数等操作来调节焊接线能量,以保证焊缝质量。
大直径管的焊接:大直径管一般壁厚较大,通常需要焊接多层才能填满坡口。和小管一样,大管的第一层焊道,即单面焊双面成型焊道,也可分为前后两个半圈进行焊接。
每个半圈的焊接过程中,接头技术和焊条角度等都与小管焊接时相同,只是前半圈起焊位置需距“6”点稍远些,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熔孔均匀,仰焊位和平焊位每分钟电弧燃灭次数约35次,立焊位的焊接节奏稍快,约为40次。 第二层和以后各层可采用锯齿形运条法连弧焊接,焊条角度变化与第一层焊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