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肯”字,见《康熙字典》【未集下】【肉字部】肯 ·总笔画:10 ·部外笔画:4
因为“肯”字下半部分的“月”,本来是古代的肉字,严格来写,并非真正的月字。应该把月字中间的“二”改写为两点才对。其原意是背上的肉。所以归入《肉部》,肉字本身就是六划,加上“止”四划,总共十划。
可是现代编的字典,把肯字硬性编入月部,所以只算四划,总共就只有八划了。这牵涉到部首的改编,其更深的原因又涉及到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台港地区等坚持用繁体字的人群,没有这类的烦恼。
2.田字格基本笔画怎么写
田字格各个部位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使用田字格写生字时,要弄清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起笔和落笔(收笔)的具体位置,才能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1)点:起笔在中点左上靠近横虚线,落笔在横虚线靠近中点处。
(2)竖钩:在上半格竖虚线中间起笔,沿着竖中线行笔,到下半格竖虚线中间,再向左上角方向写出钩。
(3)竖: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到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落笔。
(4)竖撇: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过横虚线后向左下角撇出去,在左下格中间落笔。
(5)小横:顶着竖,从中点处起笔,压着横虚线写短短的横。
(6)横折:在竖的起笔处起笔穿过竖虚线写横,竖虚线左右两边相等,右边折肩处稍高于起笔处。折笔略向里收到横虚线停笔。
(7)横:左上格中间靠下一点起笔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中间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8)横:左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右靠上,贴着横虚线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左靠上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3.我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是字笔画顺序,写法如下:
汉字:是
读音:shì
部首:日
笔画数:9
笔画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基本释义: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13.姓。
4.8种基本笔画名称
汉字的8种基本笔画名称是: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拓展资料:
笔画
笔画(bǐ huà)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