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峄山碑的介绍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
2.童心向党 怎么写
童心向党
首先分析童心是什么 童心就是不夹杂,没有功利心,就是单纯,就是善良无私。可以自己选一个侧重点来写。比如侧重没有功利和分别心来写。童心向党。也就是要单纯的行事,要不怀功利心底来报销国家和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阐述了什么是童心以及童心向党。然后可以举证历史上的人物,有哪里人物是童心向党的。
然后我们想想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需要做一些什么事情,需要把自己的心安立在什么基础上。
具体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行事。
最后写一个憧憬。人人都能怀童心,向人民,童心向党,那么即是和谐大同社会了。
3.关于“董遇字季直”的文言文译文
一、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二、原文:出自 魏 鱼豢《魏略·董遇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董遇
董遇,字季直。汉末三国魏国人物。董季中(字季中,名不详)之弟,魏国著名儒宗。其人不见《三国志》记载,仅见于鱼豢《魏略》。
鱼豢在《儒宗·董遇传》中,介绍了董遇接受弟子的先决条件,即不论学习什么书,都“必当先读百遍”。他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二、作者介绍:鱼豢
鱼豢(生卒年待考),长鱼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鱼豢是曹魏末期至晋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撰写有著名的纪传体史书《魏略》。《魏略》为部八十余卷,每部皆有数十篇,约合八百余万字,是魏、晋时期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
万分可惜的是,鱼豢所撰的《魏略》,在唐朝后期的战乱之中绝大多数皆已亡佚,今天人们所见的两种辑本,其内容还不到原著的二十分之一。
三、作品介绍:《魏略》
《魏略》,为中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系魏朝郎中鱼豢私撰,《史通·古今正史》谓“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然据《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记有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废少帝曹芳及郭太后议立平帝事甚详,则知《魏略》记事非只止于明帝,而是止于元帝时。
4.带悬针竖的字10个
带悬针竖的字有:丰 、针 、计 、年、车 、羊、中 、什、申、甲 悬针为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
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悬针竖主要形容竖画长直挺拔,端直如针。
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某物或者某人站立很直。也有人引申为情况比较危险,岌岌可危,如临大敌,千钧一发,危如累卵。
一、丰拼音: fēng 释义:1.丰富:~满。~盛。
~收。~衣足食。
2.大:~碑。~功伟绩。
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采。
~姿。~韵。
二、针拼音: zhēn 释义: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绣花~。缝纫机~。
2.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
表上有时~、分~和秒~。3.针剂:防疫~。
打~。4.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银~。
毫~。5.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
6.姓。三、计拼音: jì 释义:1.计算:核~。
共~。不~其数。
数以万~。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
血压~。晴雨~。
3.主意;策略;计划:~策。巧~。
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
百年大~,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
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成败。
无暇~及。6.姓。
四、年拼音: nián 释义: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去~。
2.用于计算年数:三~五载。在广州住了两~。
3.每年的:~会。~鉴。
~产量。4.岁数:~纪。
~龄。忘~交。
益寿延~。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
幼~。少~。
青~。中~。
老~。五、车拼音: chē 释义: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
汽~。马~。
一辆~。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
滑~。水~。
3.指机器:开~。~间。
4.车削:~圆。~螺丝钉。
5.用水车取水:~水。6.转动(多指身体):~过身来。
7.姓。六、羊拼音: yáng 释义: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
黄~。羚~。
~羔。~毫。
~肠线。~肠小道。
2.姓。七、中拼音: zhōng 释义:1.方位词。
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央。华~。
居~。2.指中国:~文。
古今~外。3.方位词。
范围内;内部:家~。水~。
山~。心~。
队伍~。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指。
~锋。~年。
~秋。~途。
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农。~学。
~型。~等。
6.不偏不倚:~庸。适~。
八、什拼音: shí 、shén 释义:[ shí ]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
2.同“十”:~一(十分之一)。~百(十倍或百倍)。
3.各种的;杂样的:~锦。~物。
4.诗篇:篇~。佳~。
[ shén ]1.〔什么〕疑问代词。2.表示疑问:想~?。
干~?3.表示虚指或任指:他仿佛想说~。他~都不怕。
九、申拼音:shēn 释义:1.陈述;说明:~明。~请。
三令五~。2.地支的第九位。
3.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4.上海市的别称。
十、甲拼音: jiǎ 释义: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
2.第一;居第一位:~级。桂林山水~天下。
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壳。指~。
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
装~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扩展资料 丰汉字演变:丰相关组词:1.丰产[fēng chǎn] 农业上指比一般产量高:~田。
~经验。2.丰满[fēng mǎn] 充足:今年好收成,囤里的粮食都很~。
3.丰富[fēng fù] (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物产~。~多彩。
~的知识。4.丰碑[fēng bēi]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历史的~。
5.丰润[fēng rùn] (肌肤等)丰满滋润:两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