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诺亚方舟历险记观后感作文五百字
这个我知道!
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一两句话就能描述完。当年的《冒天神2》,依靠史蒂夫卡雷尔的喜剧才能,影片时长才勉强撑到一个半小时。本片基于原本的圣经故事,表现手法更加严肃,所以我在看之前也很好奇这么简单的故事要怎么拍到两个半小时。
本片的故事以登上方舟为分界线,前半部分的诺亚是作为一个笃信上帝的义人来刻画的,并以该隐的后裔来作为对比;而后半部分,诺亚对上帝旨意的奉行则开始表现出偏执的一面来,于是原本的第一主角在后面这一部分其实是以近似大反派的姿态在活动着的。前半部分是一家人一致对外,后半部分则是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实际上也正是在外患已除(至少在除了含以外的人看来是这样)的情况下,诺亚性格当中的缺点才得以暴露出来。
上帝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当中。你把他想象成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当然就会觉得他在指引你做残杀婴儿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我们将要做的事情是我们打从心底抵触的,我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上帝要我们做的。愚蠢的选择与上帝无关,上帝存在于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那一瞬间闪耀的智慧的光芒中。
本片的主角诺亚是个极虔诚的上帝的信徒,更确切的说,他笃信的是世间万物都应该按照上帝最初规划的自然的状态去存在。所以他认为耽于奇技淫巧并肆意扭曲大自然的人类是不可饶恕的,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家人,只要是人类,都不配活下去。他的理想很崇高,觉得带着大无畏的精神与其他人类同归于尽,就能保证其他动物们在一个纯粹自然的新世界活下去。但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对于一个人类来说,最自然的状态就是爱自己的家人。当他呼喊着一些听起来了不起的口号并走上家人的对立面时,他自己其实是处在一种最不自然的状态下的。上帝又怎会乐见他在人间最忠实的信徒活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呢。所以通过他拯救各种动物的经历,其实最终获得拯救的还是他本人。
每个人都像是上帝抛向水面的一颗石子,石子打出的波纹由内而外扩散开去。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貌造出来的,所以要先珍惜自己,在此基础上爱自己身边的人,然后再关怀周围其他的人,等等。可能也有人是一上来就关注一些比较宏大的事情,似乎甚少掺杂个人感情。但我相信这些人其实内心深处想的仍然是如何通过实现自己这些宏伟的目标,使自己和家人所处的大的外部环境能有改善。这些人是聪明到了一定程度,能力强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他们的波纹可以扩散的足够远,在照顾好身边人的同时也能惠及很多陌生人。而如果说有人能完全漠视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专门关注那些跟他不相干的人,动不动就为了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的所谓伟大事业和崇高使命舍生忘死,那我觉得这种伟大是不稳定的,就像是反向从外往内挤的水波一样。如果这种不正常的水波多了,那整片水域早晚得炸开,接着也许就是大洪水了。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无私”的人,真正需要的是“有私”且“聪明”的人。“聪明”即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上帝始终未曾远离,所以能凭借智慧把原本只涉及一人一家的“小私”扩散成惠及无数人的“大私”。
希望能帮到你!
2.作文《诺亚方舟漂流记》观后感
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一两句话就能描述完。
当年的《冒牌天神2》,依靠史蒂夫卡雷尔的喜剧才能,影片时长才勉强撑到一个半小时。本片基于原本的圣经故事,表现手法更加严肃,所以我在看之前也很好奇这么简单的故事要怎么拍到两个半小时。
本片的故事以登上方舟为分界线,前半部分的诺亚是作为一个笃信上帝的义人来刻画的,并以该隐的后裔来作为对比;而后半部分,诺亚对上帝旨意的奉行则开始表现出偏执的一面来,于是原本的第一主角在后面这一部分其实是以近似大反派的姿态在活动着的。前半部分是一家人一致对外,后半部分则是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
实际上也正是在外患已除(至少在除了含以外的人看来是这样)的情况下,诺亚性格当中的缺点才得以暴露出来。 上帝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当中。
你把他想象成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当然就会觉得他在指引你做残杀婴儿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我们将要做的事情是我们打从心底抵触的,我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上帝要我们做的。
愚蠢的选择与上帝无关,上帝存在于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那一瞬间闪耀的智慧的光芒中。 本片的主角诺亚是个极虔诚的上帝的信徒,更确切的说,他笃信的是世间万物都应该按照上帝最初规划的自然的状态去存在。
所以他认为耽于奇技淫巧并肆意扭曲大自然的人类是不可饶恕的,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家人,只要是人类,都不配活下去。他的理想很崇高,觉得带着大无畏的精神与其他人类同归于尽,就能保证其他动物们在一个纯粹自然的新世界活下去。
但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对于一个人类来说,最自然的状态就是爱自己的家人。当他呼喊着一些听起来了不起的口号并走上家人的对立面时,他自己其实是处在一种最不自然的状态下的。
上帝又怎会乐见他在人间最忠实的信徒活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呢。所以通过他拯救各种动物的经历,其实最终获得拯救的还是他本人。
每个人都像是上帝抛向水面的一颗石子,石子打出的波纹由内而外扩散开去。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貌造出来的,所以要先珍惜自己,在此基础上爱自己身边的人,然后再关怀周围其他的人,等等。
可能也有人是一上来就关注一些比较宏大的事情,似乎甚少掺杂个人感情。但我相信这些人其实内心深处想的仍然是如何通过实现自己这些宏伟的目标,使自己和家人所处的大的外部环境能有改善。
这些人是聪明到了一定程度,能力强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他们的波纹可以扩散的足够远,在照顾好身边人的同时也能惠及很多陌生人。而如果说有人能完全漠视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专门关注那些跟他不相干的人,动不动就为了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的所谓伟大事业和崇高使命舍生忘死,那我觉得这种伟大是不稳定的,就像是反向从外往内挤的水波一样。
如果这种不正常的水波多了,那整片水域早晚得炸开,接着也许就是大洪水了。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无私”的人,真正需要的是“有私”且“聪明”的人。
“聪明”即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上帝始终未曾远离,所以能凭借智慧把原本只涉及一人一家的“小私”扩散成惠及无数人的“大私”。
3.谁有看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后的感想啊
《圣经》中的《创世纪》有一段传说:自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后,他们来到了地面,一代又一代人布满大地,但罪恶也充斥人间。
上帝愤怒了,要把所造之人和兽、飞鸟和昆虫都从地上消灭掉。惟一例外的就是一个名叫诺亚的心地善良的人。
在毁灭世界的大洪水来到之前,诺亚照上帝的吩咐用木头造成了方舟。方舟长360米,宽23米,高13.6米,分上下3层,有15000吨级那么大,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诺亚方舟”。
正是它使得诺亚一家人逃过了全球性大洪水。大洪水的故事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传说,不仅在《旧约全书》中有清楚的记载,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古代亚述首都尼尼微的文库里挖掘出来的泥板文书上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的记载。
今天,相信诺亚方舟传说的人多数是教徒。最新一期的美国《洞察》杂志披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美国政府就相信这个传说!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到老布什总统当政期间长达50年时间里,美国政府,特别是白宫最高层始终坚信这个传说,不惜调派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精锐特工、国防情报局三代间谍卫星和一批批的“科考人员”潜入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希望能揭开山顶冰雪掩盖的秘密!1 50多年来,美国地面特工和太空间谍死 盯土耳其亚拉腊山50多年来,不管主人怎么换,世界如何变,美国白宫对土耳其东部亚拉腊山之巅秘密的兴趣丝毫不减。
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吸引白宫眼球的既没有什么军事秘密,也没有其他战略目标,而是神话传说中的“诺亚方舟”!这段持续了50多年的故事得从1949年6月17日说起。当天,美国空军的一架侦察机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从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上空飞过。
侦察机上的照像机无意中拍到了亚拉腊山西坡海拔15500英尺高度一个奇怪的物体。美军飞行员们兴奋得惊叫起来,因为亚拉腊山“诺亚方舟”的传说对他们来说如雷贯耳,所以拍到的船状奇怪物体很自然让他们联想到了“诺亚方舟”。
返回基地后,他们的上司仔细地研究了他们拍的胶卷,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谨慎地将那个奇怪的船状物体称之为“亚拉腊山的非正常物体”。非常奇怪的是,这份看似普通的书面报告很快被美国政府列为“绝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任何外人都不得查看这份书面报告!1993年,华盛顿赫赫有名的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学者波查尔·泰勒偶然间撞上了这份刚刚解密的文件,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
这位同时兼任理查蒙德法学院教授的学者向政府提出了疑问。面对泰勒教授有理有据的逼问,美国政府被迫根据解密法向他提供了更多的解密政府文件。
令泰勒震惊的是,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白宫对亚拉腊山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除了1949年美国空军拍的胶卷外。
1956年,美国白宫下令中情局急调当时尚属绝密,只用于对苏侦察的U-2高空侦察机对亚拉腊山特定区域反复拍摄。1973年,中情局更是奉白宫之命调用当时最先进的KH-9遥感间谍卫星对亚拉腊山进行探测。
1976年、1990年、1992年,中情局不惜动用最先进的KH-11间谍卫星对亚拉腊山进行不间断的侦察,拍下了大量高清晰度的照片。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秘密档案显示,由于土耳其政府几十年来断然拒绝美国人接近亚拉腊山,所以白宫甚至指示中情局派出最精干的特工潜往当地,试图抵近对那里进行侦察。
没有人解释白宫为何对亚拉腊山如此感兴趣,但反常的是,历届美国政府都把对亚拉腊山的侦察照片列为国家最高机密,不允许任何外人接近它们。2 布什父子两代总统都对“诺亚方舟”的传 说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1992年,当《洞察》杂志得知白宫对亚拉腊山感兴趣,立即通过各种手段迫使美国政府解密了数千张间谍卫星照片以及相关文件。
然而,这些照片和文件的解密非但没有消除外界对亚拉腊山的疑问,反而引起了更多的不解之谜,因为中情局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出为何将有关亚拉腊山照片列为国家机密的理由。引人关注的是,1995年解密的一份白宫备忘录显示,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劳格尔的助手约翰·哈弗德曾经透露说,老布什当总统的时候,他曾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盖茨秘密会过面。
国家安全顾问拿出一张有关亚拉腊山的老照片,让参加秘密会面的人一一看过后说:“总统非常关心这张照片里拍的是什么。我们的哈弗德认为,它有可能是或者有可能不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东西。”
这份备忘录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极大兴趣。媒体寄希望于克林顿,认为他上台后一定会将其公诸于众,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情局放话说:“这玩意可能在解密范围内,也可能不属于解密范围。”
总之,克林顿上台后,这份备忘录不知所终。还有秘密档案显示,1990年至1992年期间,老布什对亚拉腊山“诺亚方舟”非常感兴趣,曾经要求中情局局长伍尔西派特工潜入土耳其进行实地考察。
伍尔西在对这一计划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后断言,这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好实际操作。这让老布什大为不快。
强令伍尔西用6个月的时间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老布什还下令国家侦察办公室调用最绝密的KH-11军事间谍卫星对亚拉腊山进行拍摄侦察。
更有消息说,在这次伊拉克战争期间,对伊作战的。
4.用一句话写诺亚方舟
有人说:“满世界都在下雨。
家,是一把撑了一代又一代的伞,伞下是一片晴空,是生命的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这个典故,来自《圣经》故事:诺亚在上帝耶和华的授意下,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造了一只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有上中下三层舱的方舟。诺亚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各一公一母,搬入方舟7天后,一连下了40个日日夜夜的滂沱大雨,汹“诺亚方舟”这个典故,来自《圣经》故事:诺亚在上帝耶和华的授意下,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造了一只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有上中下三层舱的方舟。
诺亚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各一公一母,搬入方舟7天后,一连下了40个日日夜夜的滂沱大雨,汹涌的洪水把世界上最高的山涌的洪水把世界上最高的山都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被溺毙,惟有诺亚的方舟载着他的家小和动物尚漂浮在浩淼的水面上……很多天后,诺亚把一只鸽子放了出去,傍晚时分鸽子噙着一个橄榄枝飞回来了,这意味着大地某个地方露出了土地。7天后,又把鸽子放出去,这回鸽子没有飞回来,因为大地干了,洪水退了…… “诺亚方舟”可用来比喻灾患普降时生命的保护物,或者摆脱厄运的凭借。
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 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
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
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
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
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
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
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诺亚方舟的读后感怎么写(诺亚方舟历险记观后感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