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黑板报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天津市和平区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的经验,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6月22日至23日,中央文明办在本市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亲切会见了与会同志。张立昌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与会同志来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取得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津召开,对我们的工作是一次鞭策和促进。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再接再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创造新做法、新经验,努力掀起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把我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会上,市委副书记刘胜玉代表市委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和思路。他说,我市“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各级党委、政府把培养教育未成年人作为重要历史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形成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各项工作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本市和平区介绍了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的经验,广东省中山市、江苏省扬州市、上海市长宁区、青岛市市南区、哈尔滨市南岗区、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街道等作了大会发言。会议认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得到了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翟卫华出席交流会。市领导同志王文华、肖怀远和何荣林等分别参加会见和出席交流会
2.您对未成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您有什么好的想法
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乃至领导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青少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养成的三个主要途径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都可以,但画错了将后悔莫及。家庭教育主要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必须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形成整体联动的格局。
家庭教育主要通过亲子之情的感化激励,家庭生活的渗透熏陶及家长的言传身教而起作用。家庭的思想道德氛围、父母的精神境界和自身的思想道德面貌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对孩子产生多方面深刻的影响。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所以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首先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较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未成年人的个性、人格、文化品味和价值观念,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只有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个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育人育德的作用才能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由它特殊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所决定。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父母生下子女后,就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把他们与子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种感情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和父母对子女一以贯之的抚养、教育基础上的,所以子女天然地对父母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和深厚的情感,这就使得父母的教育更易于被孩子接受和认同,这是较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条件。父母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长处,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父母最了解,因而可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家庭教育的这种针对性也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孩子是一棵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目标,家长要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并且给予正确指导,从而促使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要把握住未成年人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把握住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教育。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善恶,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把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结合起来,启发孩子思考,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能够学会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善、恶。
人的道德品质,从广义上讲,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形成,并通过教育和修养不断提高。所以作为父母,应从小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对孩子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从小抓起,使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就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最后,请各位记住教育专家的一句忠告:如果你要让孩子像自己一样优秀,你就做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要让孩子比自己优秀,你就做一个优秀的演员。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未来他们能否接好班,能否把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进行下去,可以说关系重大。
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民族精神培养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所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精神的竞争,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在未成…。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亲师合作。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亲密合作。
老师教育孩子讲孝道,父母亲教育孩子尊师。
古人说教育的定义是:上所施,下所效。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终身的榜样。所谓的教不严师之惰,这里的师----指的就是父母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这个课堂不是教孩子知识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养子使作善也,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会感恩、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未成年人的道德,关键在于父母的行为。父母亲要担当起:长善救失的责任。
父母亲的日常行为都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比如孝、悌、仁爱、礼貌、信用、廉耻。那么孩子的道德从小就是正派的,长大后,在社会上自然不会受到不良习气的污染。
与其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方案,如果追究起来还是要父母亲把自己教育好,做个有文化的父母亲。
文化是什么?文化不是我们的数理化学得超强。
试问一个大学生得到博士硕士的学位,却不会孝顺父母亲,这个人有文化吗?最多是有知识罢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未成年思想道德怎么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黑板报应该写些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