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的草书怎么写
知的草书如下图 会意。
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
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扩展资料知,zhī,从矢从口。
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动】 (会意。
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
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知,识也。
——《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无他。”──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参考资料 草书_百度百科 中国书法史_百度百科。
2.草书基础知识
今草的点画 古人曾这样概括草书“匆匆不暇草书”。
今人对这句话也有多种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书写草书,有人则认为是匆匆忙忙是写不了草书的。
我以为,对于掌握草书特有书写规律而言,是要认真仔细钻研,而不可匆匆不暇的。而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成竹在胸时,在书写的时候总的节奏应该是匆匆不暇的,这样才便于体现草书特有的飞动气势,尤其是狂草。
古人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草书的点画特点,加深理解点画的处理内涵,是大有好处的。狂草的点画犹如天马行空,又如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则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其神韵无穷。
宋代姜夔《读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
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
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 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草书的点画和引带游丝的关系。
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孙过庭关于草书的点画也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书谱》。) 在草书中,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在转角时圆笔较多,钩画笔变化较多,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
点画相连也可以处理为坚画和横画。 现将孙过庭《书谱》中的一些字作为例字加以讲解。
孙过庭草书直接取法王羲之,而且是墨迹本,便于我们体会了解点、画和笔法动用及其变化。 1.点 ①一笔点:今、分、云、互、谢、惊 互字的点为横写的点,谢字的点为竖写的点,其余均为斜写的点。
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由于草书的书写特点之一是点画相连,省略了不少笔画,也就出现了以点代画的情况。
例如今字的亠、谢字的言、惊字的灬,都被写成一点,十分简练。 ②两笔点:易、小、英、不、谏、著 易的两撇被写成两竖点,显得十分生动,两点之间相互揖让,第一点起笔出锋,收笔藏锋;第二点起收都出锋,互有变化。
小、英的两个点虽然中间有竖画隔断,但都相互顾盼,笔断意连。著字的下面本是日字,但在这里用两个竖点来处理,恰与上面的草头两点相呼应,既省了笔画,又协调统一。
谏字的两点一个是竖点,一个是斜长点,既有所变化,又突出了气势,形成均衡之势。 ③三笔点:所、峰、体、端、挫、态、心 草书的笔画相连也体现在点的运用上。
比如三点水连成一条竖画,尾端向右上挑。也可以写成不向上挑的竖面。
孙过庭的写法比较认真,三点都交代出来了。 体、峰的三点写法相同,都是第一点单独写,后两点相连,但都相互呼应。
所、峰、挫、态的三点写法都相近。引带关系清楚。
但心字的写法比较开放,第一点露锋点成圆笔后,再转锋向右下过渡,稍稍停顿后再向右上挑,然后转锋,顿笔后向左边出锋收笔,整个过程既清楚,节奏又鲜明,形态也很好。 2.横 草书的横画都不是很平的横,而且也不宜过长。
写法往往根据字的结构而定。灵活变化,不拘一格。
①亦、态、息、点 前面讲过,草书的特点是点画相连,而且以点代画、以画代点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以上四个字都是以画代点的字。
亦字的下半均用一横画听取代,点的下面四点也是如此、态和息都是以横画代替心字的三点,但写法都不相同,态的横画起笔重按,而收笔较轻,形状像三角,息字的横画厚重,起收都回锋重按,形状梯形,其凝重的笔触与上面灵动的笔画形成对比。 ②一、古、工、丁、士、七、是 一字如一条扁豆,两边露尖,全身饱满,毫不板滞。
而古字起笔一顿,十分有力,再向右侧行笔时有个小弧度,最后则轻按收笔,这一笔与下面的口相协调,照应得体。 工字横画多有变化,上面一横较规范,下面则与上面的竖笔相连,形成一条弯曲的弧度,强调了对立变化。
士字和七字的横画部是露锋起笔,但士的横画显得稳重,在它起笔后立即加重按笔,最后形成一个三角形,与下边的一横形成鲜明对照。 而七字的起笔则充满动感,起笔轻按并向右下画出一个孤;线,然后再向上行笔,最后重按收笔,这很大的起伏既充满活力,又与下一笔竖弯相呼应 是字的横画写法与上面几个字的横都不同,它起笔重按并露锋,行笔很有力,收笔也回锋重转,整个横画像个平放着的S,但又和上下笔画相呼应,笔断意连,因此十分自然。
3.竖 ①顷、纠、诮、往、也 草书中以竖笔代替其他笔画的情况也很常见,以上五个字都是这种情况。 > 6.挑 抗、胜、孰、据、挥 草书的挑笔也写法不一,有的连带,有的不连。
如抗、孰、挥上下都与其他笔画相连接。而胜字则成为向右上的挑点,据字的挑势较明显,也很饱满。
7.钩 ①横钩 穷、学、赏、百、气: 穷、学、赏都是宝盖写法,也都上下连带。而气和百的横钩笔画都相同。
②竖钩 乎、用、图、伪、时: 以上都是右竖钩。乎、用、图均为方笔钩,外角尖锐、有力,有的角度较小,有的角度较大。
伪字为圆笔钩,时字的钩外圆内方,刚柔相济。 ③戈钩 识、威、或、哉、成: 戈钩的处理形状也多种多样。
识字的钩是较清楚、规范的。威字的钩则变为重重的捺笔,而或字的钩很像碑刻中的棱角分明的捺。
3.如何写好草书
草书比行书又进一步简化,称“一笔书”。它有楷书的骨架,但已经“删繁换复笔速带”字的结构,和形态都有着极大的变化。为了运笔简洁方便,加快书写速度,它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类,把楷书多笔画结构,简化成最简便的少笔画结构。如“言”旁,楷书七笔才能完成,草书简化为一笔写完。又如“帰”字,楷书为18笔,草书三笔即可,如此等等。因此,字的形体和结构都因草化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把多笔画的符号变成少笔画的符号。
第二类,把楷书重复的同类笔画损省,如“丽”“辛”字。
第三类,虽然没有把楷书笔画减少,但通过笔画之间的连带变形,以便于笔锋运行。如“戒”字的草写。
通过以上三类的变化,书写起来就方便简捷,快速流畅。孙过庭的《书谱》说:“草类流而畅”。它给草书的笔法带来了特点,改变了楷书的逆入平出,顿笔回峰等笔法,采用抡笔入笔,曳笔出笔;或带上一笔的笔势连下一笔画,或以附钩连带它画的笔势,或和牵丝实连,或是笔意不断。草书运笔不能完全采用速笔管带,一味的圆转回环,而是要点画和回环相结合,点画的抡笔,曳笔出锋和使转相结合。即孙过庭所说:“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才能达到既有骨法哟哟圆转流畅。所以,凡是点画的起笔,收笔之处,大多都是抡笔入锋,曳笔出锋,出现转折棱角;凡是和点画连带圆转环曲之处,用笔大都中锋藏锋,笔画圆转流畅,使草书具有刚柔结合的美。
草书笔锋运行的方向,要根据笔画的去向随时转换,使笔锋和笔画去向一致,始终保持同一方向,环转时才能做到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才能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草书随笔画减少,写法简便,但书写要求规范得法,不能随意杜撰。有许多字差别极微妙,如一不留心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写成别的字。如“会”和“念”,“近”与“息”,“所”和“取”等等。
草书的同一字,可能有多种写法,如“顿”“墨”等字,在学习时都应掌握。这样,在一幅作品中碰到几个相同的字时写法就有变化,减少雷同。
4.草书怎么写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一,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
二,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
三,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现今,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5.怎样写草书
本书由具有多年书法教学经验的何大齐先生精心撰写而成。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草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的笔法、间架结构、章法以及草书的款式和符号等内容。
这是一本学习草书难得的入门教材。
草书临本的选择文房四宝草书的书写技法
草书款式示范作品草书符号草书作品《十七帖》碑选
本书讲解草书的技法是以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为范本,从笔法、结构、章法和草法四个方面来讲授。其中笔法和结构的分析完全以《十七帖》为范本,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例字加以分析。草法部分因所涉及的草书符号数量较大,《十七帖》字数有限,不能满足需要,由作者按标准草符来书写,利于认读和记忆。章法部分是根据草书章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款式,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讲解。力求理论结合实践,有利于学员学习掌握。
何大齐,特级教师,1940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原任北京教育学校石景山分院美术教研员。为北京市美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擅长中国人物画与书法创作,在人物画教学和书法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著作: 《何大齐荧屏速写选集》(1996年,中国人民出版社)、《唐诗一百首隶书习学帖》(1997年,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1997年,知识出版社)、《优秀教师思想与教学艺术丛书》(1999年,知识出版社)、《北京民俗风情画》(2001。
6.如何写草书
你现在的基础富写草书还为时尚早,以你现在的基本功要应付草书这么高难度的书体对你来说是比较吃力的,你现在应该在此基础上去临摩一些行书的字帖,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王羲之传本墨迹》都很不错,你还可以临一些别人的行书,如果真的想写一些草书的话,我给你推荐几本《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我已学习书法十几年了,现在还在教学,我对于草书也只是起步阶段,你现在的状态不错可能对于你现在临的字帖还可以,要是往更进一步的发展就要下大功夫和时间,天赋会给你在你以后的练习中有一定帮助,祝你早日成功写出好的草书。
7.怎样写草书呢
写草书的方法:选好帖,练笔法学习草书首先要练习草书的基础写 法,认识草书,并学会怎样下笔,怎样运 笔。
初人门者,取法乎上,最好从王羲之 的各帖和孙过庭《书谱》人手,要反复练 习,打好基础。然后,悬肘练习张旭《古诗四帖》, 以增加控制笔墨、书写复杂线条的能力。
悬肘练习怀素《自叙帖》,以练习中锋行 笔的力度、速度和质感。明源流,记标准有的草书直接来源于篆书,如“方”, 篆书,,草书是分;有的直承隶法,因为 今草书出于章草,章草出于隶书。
草书有 很多标准部件和标准字,要记牢。于右任 先生学草心得值得借鉴,他自述说:“余 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两三年间,可 以执笔。
”要能分辨细节的差别草书中有很多不同的字写法几近相 同,要注意其细微的差别。可以准备一部 《草诀百韵歌》,常写常背常记。
草书四忌写草书有一些问题需要避免。1。
草书忌交,就是线条尽量不要十 字交叉,如“车”。2。
忌触,连笔的牵丝末笔不要触到 字体,如“奉”。 3。
忌眼多,就是字中不能出现很多 圆圈,如“理”。4。
忌平行,一个字当中不能有很多 平行线,如“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知识草书怎么写(知的草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