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引进了西方的技术,是中国的改革者,甲午中日战争中,他苦心经营的淮军和北洋舰队首当其冲,随后在那场完全不对等的马关谈判中,他遇刺中弹后说:“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为尽量减少赔款,他苦力相争,后几近声泪哀求,其情其景,令人感慨,“戎马压境之际,忍心吞声之言,旁观犹为酸心,况鸿章亲历其景者。”
李鸿章,晚清名臣,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历史: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李鸿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