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早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教训,积极汉化,促进民族融合与和解,拉拢士大夫,所以才能享国日久。清初推行以科举、祭孔、祭朱为内容的宁静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改革,满清政权因此得以接续中华帝国的道统合法性资源,以“文化认同”来抵消“民族不认同”,并以更为完善公正、纪律森严的科举制度,扩大了执政基础,最终突破了“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宿命。
胡人,指的是非我中华文化下的其他民族。主要指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一些地区被当时人所称的蛮夷。
自古胡虏无百年之运是指:胡人占领中原,如果胡人不汉化,那他们统治不了一百年就会被赶回去。如果胡人汉化,那么胡人就变成了汉人,这里汉人不是指现在的汉族,而是接受中华文化的人,那也就不能算胡人。全盘汉化的胡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整个民族会慢慢消失,彻底融入汉人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古人曾言:胡人无百年国运为何清朝延续了近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