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位管理:水温偏底时,水位可浅一些,以提高水温,促进水丝蚓生长,温偏高时,也可将水加深10厘米左右,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在整个培育期,最好保持培育池水处于微流状态,并防止水质污染,从而为水丝蚓的生长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
2.饵料的添加:由于其生长、繁殖较快,消耗的饵料也多。水丝蚓的食物既有青糠、麸皮、玉米粉组成的精料,又有畜禽粪肥经发酵形成的粗料。通常从水丝蚓种放养开始到养成,每隔10到15天,每0.067公顷补投以发酵的粪肥为主、精料为辅的混合料2000公斤左右;
3.敌害清除:水丝蚓养殖期间,培养基质表面经常会生长一层青泥苔,对水丝蚓的生长极为不利,加之又不能用硫酸铜灭杀,故只能坚持定期用工具刮除。同时,还要防止青蛙以及肉食鱼类进入吞食。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水丝蚓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引发死亡,夏秋季培育池上还要加盖遮阳物,防止太阳直接照射,保持适宜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