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各有千秋。
虞卿:名信,卿是他的官职,舜帝后代,卿姓的得姓始祖,赵国中牟人,战国时期名士。虞卿善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魏都大梁,于是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15篇。
蔺相如: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