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怎么写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相关的一些定理、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结果,然后根据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成功或失败,或者得出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某种现象或结果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应用写作给出的定义如下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撰写实验报告是科技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实验报告与科技论文一样都以文字形式阐明了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二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仍有所差别。科技论文一般是把成功的实验结果作为论证科学观点的根据。实验报告则客观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着重告知一项科学事实,不夹带实验者的主观看法。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并使得数据分析得以推广。数据分析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2. 有关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我用一个实验的数据来做基础提问.实验是
1.测量的震动周期除以50是1个震动周期的时间,那么比如用第一个数据30.016来除以50,得出1个震动的周期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按有效数字乘除法运算法则,结果应保留五位有效数字(与小数位数无关,加减法才看小数位数),50是准确值(除非你数错了,那属于过失,测量不应该出现.某一次测量如果出现过失,你得到的结果一定明显偏离平均值,而从你的结果来看不存在这种过失).2.在一组直接测量的数据中(比如一组0.3,0.2,0.1,0.1),他们的平均值=(0.3+0.2+0.1+0.1)/4=0.175 这时应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一位,如果是中间结果应当暂时保留两位.从有效数字运算法则看,求和后是一位有效数字,平均值仍应取一位.如果问题改成0.6,0.3,0.2,0.2,这个情况要复杂一点,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应该保留两位,但实际上只能保留一位(指最终结果,不是中间运算结果),从4次测量看,十分位有时是6,有时是3,有时是2,说明这一位就靠不住(但还是有点谱的),那么它的下一位自然差不多完全没谱,没谱的数字写进去自然就是错误的.到底有谱还是没谱,直观地看有时会发生错误,严格来讲应该计算平均值的不确定度,如果算出的结果是零点几,则平均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算出的假定是零点零几,则平均值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用贝塞尔公式求出的A类不确定度应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比如我上面实验求出周期的A类不确定度Uat=8.46168*10^-5 应该怎么取舍?暂时保留两位,合成不确定度也暂时保留两位,直到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才只保留一位(但打头的数字是1时,通常保留两位).注意:不确定度就是对误差的(合理)估计,估计出来的东西当然是靠不住的,并且每一位都是靠不住的,因此只能保留一位.4.算出的合成不确定度又应该怎么取舍,比如上面Ubt=△仪=0.001,U合成=√Uat^2+Ubt^2=0.001003574怎么取舍?暂时两位(除非这个直接测量量就是我们要的实验最终结果,这种情况下取一位).见上条5.什么是宁大勿小原则,怎么用?这道实验的数据分析在哪用到宁大勿小原则?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假定算出是0.23,则应修约成0.3(而不是0.2),有效数字的一般修约规则在不确定度的修约中不适用.对误差的估计首先要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还要避免估计不足,一旦估计不足,就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纰漏(甚至出危险),估计的略大一点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例如卫星运行时可能与某颗流星相撞,计算二者轨道时,都有一定的不确定度,如果我们把误差估计的略大,这种情况下计算表明可能碰上,于是我们可以提前预防(即便实际上并不一定相撞,我们也不会损失太多),而估计不足时,就可能判定不会相撞,而实际上却撞到了,这就造成重大损失.6.相对不确定度 Ur=U合成/r平均值*100% 中“U合成”是用取舍以后的值还是用原值来计算“Ur”?这里就顺便问下在计算r的平均值时,分别用到的m、T、d的平均值是取舍前的原值还是取舍后的平均值?用原值是最保险的做法,用计算器算也基本不会增大工作量,没有必要先修约,即便先修约也一定要暂时多保留一位.通常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如果中间结果不暂时多保留一位,将可能造成差别.。
3. 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
原发布者:weeeekyamap
数据分析报告格式分析报告的输出是是你整个分析过程的成果,是评定一个产品、一个运营事件的定性结论,很可能是产品决策的参考依据,既然这么重要那当然要写好它了。我认为一份好的分析报告,有以下一些要点: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框架,跟盖房子一样,好的分析肯定是有基础有层次,有基础坚实,并且层次明了才能让阅读者一目了然,架构清晰、主次分明才能让别人容易读懂,这样才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第二,每个分析都有结论,而且结论一定要明确,如果没有明确的结论那分析就不叫分析了,也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因为你本来就是要去寻找或者印证一个结论才会去做分析的,所以千万不要忘本舍果;第三,分析结论不要太多要精,如果可以的话一个分析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就好了,很多时候分析就是发现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分析能发现一个重大问题,就达到目的了,不要事事求多,宁要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精简的结论也容易让阅者接受,减少重要阅者(通常是事务繁多的领导,没有太多时间看那么多)的阅读心理门槛,如果别人看到问题太多,结论太繁,不读下去,一百个结论也等于0;第四、分析结论一定要基于紧密严禁的数据分析推导过程,不要有猜测性的结论,太主观的东西会没有说服力,如果一个结论连你自己都没有肯定的把握就不要拿出来误导别人了;第五,好的分析要有很强的可读性,这里是指易读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写东西你总会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来写,你自己觉得很明白,
4. 实验结果怎么写
要有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可用如下方式
1. 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