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慰的作文
感谢那次安慰
福建省泉州 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李昌树
下课时,我站在走廊上,望着远处的风景,一动也不动。同学们却显得格外活泼,格外开朗。上课了,同学们又像小鸟似的奔进教室。而我则又稍望了远处的风景,有点失魂落魄,留恋了一会儿,才缓缓走进教室。一切来得那么令人伤心,老师握着一叠考卷走进教室——这是我最害怕看到的情景。同学们你玩我闹了一阵过后又静下来,个个十分期待,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期待可言——这一叠洁白的考卷隐藏着一个个多么令人伤感的分数!尽管我很落魄,但仍然带有一丁点希望——希望我听到的成绩是假的。“嘭嘭、嘭嘭……”我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晓珊91.5,昌树86.5。”老师念道。我陷入了绝望。我痛恨,这成绩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从成绩上,我又可以知道我与最高分的差距,5分?不只。6分,不只。我在检查时,明明挺好的,可为什么……这种成绩有六个字便可以说出原因——不认真、不细致。嘀嗒,眼泪已经落下,尽管我知道哭没用,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不停地抽噎着。我不明白,这声音不大,却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传来一阵阵议论声:“昌树哭了,昌树哭了。”这似乎是一个魔咒,我忍不住了,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直往下落。同学们用充满同情的眼神看着我,不光看到我低沉的脸,更可以看到我豆大的泪珠。老师也注意到我了,在评讲的时候,面向全班,说了一句话:“与其现在后悔,不如现在就努力奋斗。”这句话的意思我懂,不,是十分清楚。老师向全班说,实际是对我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她顾同学的面子,所以在教育同学时也不直接去对那个同学说。这句话使我的心情平静了一些。我抽泣到下课。就这样,在班级中,我一下成了爆炸性新闻人物。下课,我的四周围满了人,他们给予我的是不断的安慰,尽管内容意思千篇一律——都是叫我别哭,但我内心一点一点好了起来。这种感觉,仿佛一颗冰冷的心受千缕阳光所射,渐渐地,渐渐地暖起来。一会儿,我的心一下透亮起来,在班上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绝不能去辜负他们,既然那么多人来劝我,安慰我,我岂能再哭?我连忙擦干眼泪。这时,不用看也知道,我像只熊猫。从中,我又懂得一个道理:人在哪里摔倒,并不是就永远趴在那,我们应当爬起来,去面对,去努力,去争创更好的成绩,塑造更辉煌的人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2. 如何自我安慰
人生在世,命运就显得神秘莫测、有些不如意、烦恼,甚至不幸和痛苦很多。
因此,我们时常得到别人的安慰。反过来,安慰别人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那么如何安慰别人呢?这里有许多策略和方法以及讲究。
千万不能莽撞,不能显得没有一点修养。 如果你的朋友生病住院,你去医院探望.并说:“安心地休养一段时间吧?你不久就会康复的!从实际效果看这算不上安慰,除了医生,病人不会从任何人那里听到这话而感到宽心。
安慰一个死者的家属,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提及死者,让其家属忘记那些不可挽回的不幸,何必为表示你的怜惜而重又提起别人的悲痛呢?减轻他们痛苦的比较好的方法,便真诚恭听以及问问对方今后生活打算怎么办? 面对挫折,不同人的心理是不同的,不如意的人与如意的人相比较,会产生自怨气馁的复杂感觉,往往灰心、泄气,而伴随这件心理而来的,是人人都会寻找安慰自己的理由。于是.当她环顾四周时,发现有人比自己更加不如意,更会产生自得感,就能有效地排除人们的嫉妒,失望消极情绪,而代之以“知足”至振奋的情绪。
你的朋友失意之时,你不妨采用这种“比下有余”的方式,说说还有比你的朋友更失意的人,在冲淡他的失意感。当然.这决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让失意者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以图东山再起。
不悯之感,当人蒙受不平时,他的地位往往最软弱,而心灵往往最敏感,特别是那些平时自尊心很强的人需要别人给他安慰,却害怕别人给他怜悯。 如果你对你所要探望的病人一定要安娜几句的话,那么第一不耍装成你怜悯他的样于,没几个人受得起别人的怜悯的。
因为你越怜悯他,越使他觉得自己的病是一种痛苦,所以你要用相反的方法,你多幸运呀,但愿我也生一点小病,好让我也能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几天,听了这话,我想起每天繁忙的工作,不觉为自己生病能暂时摆脱一切而私自庆幸起来。 那一年上海流行“甲肝”,如果你去探望一个甲肝患者。
临走的时候,应该对病人说,“你的危险时期已经过去了,好了以后你将不会再害肝炎病了,你比我多了一重保障”我想这话一定会在病人的心里闪出光亮的。 不激之慰:安慰别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火上浇油,把人家刚平息的情绪又激发起来。
一个人失恋了,伤心不巳,希望能自拔,安慰者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应该帮助人家分析分析对方的缺点,让失恋者内心产生一些平衡。但有的安慰者却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故作高深地来一句:“我早就看出她不是个好东西,他这是存心骗你,当初说爱你的那些活都是假的,你不知道他这是在利用你呀”使失恋者伤心之余,又多了一份窝火和寒心。
一个人被上级批评,正确的安慰是对他表示同情与惋惜。可有的安慰者却不分是非曲直,推波助澜,如“经理一定是出于打击报复才批评你的”“一定是你办公室里某人把你卖了。”
如果这些话是为了迫令被安慰着的情绪说的,还算有情可原,可如果是故意这样,就只能说明是心术不正了。简单的安慰于事无补,也肯定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不劝之感:在日常生活里,需要安慰别人的机会很多,一个女孩受不了苦恼的折磨哭起来了,你不要立即去劝她不要哭,这是不能解除她的痛苦的。
让她好好地哭一会儿,使她的感情得到了渲泄的出路以后,你的几句勉励就胜过几百句劝她不要哭的活了。 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也是给别人安慰。
这算得了什么呢,何必为此苦恼呢?如果你仅仅说这两句话,而不能解释这为什么算不了什么,那么你还是不说为佳。因为他心里可能会说;“你懂得什么?你只会说风凉话,难道我是为了不值得的事情自寻烦恼吗” 所以,安慰的首要条件是同情,我明白你的痛苦,不过在人生的旅程中偶然的苦恼是难勉的,我们希望四季皆春,今天虽然下雨,明天阳光依然会降临大地:这样的活,不是更为得体吗? 但是最佳的安慰方法,还是在安慰中寓以鼓励,一位记者家里住房紧张,三代四人同居一室,房里只胳摆一张小书桌,一次他用朋友诉苦,说他干了几十年的笔墨生涯,至今家里都放不下一张宽大的书桌,这位朋友听了却安慰说了句比较简单的同情更为深挚的话。
他说“世界上伟大的杰作都是从小书桌上产生的,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巴尔扎克也曾豪迈地说:“我即使居住在火柴盒里,心灵也能主宰整个天空。”这不是阿Q 精神,也不是狂妄自大,而是理想的远大、不为居室小而烦恼,从事着理想的事业,目光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