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写绿的作文
绿久居闹市,过惯了紧张的生活,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整个人好像也成了灰色似的。
就像鱼儿需要水,我渴望拥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一个假日的傍晚时分,我信步来到新建的河堤上,一阵清新的晚风夹着淡淡的花香扑在脸上,柔柔的像缎子滑过肌肤。
这时,我惊诧于满目的绿了。漫步河堤,举目远眺,只见江边细草经过漫长冬日的沉睡苏醒了,一片嫩绿直挤入眼帘,在夕阳的余晖中尽情地随风摇曳。
拂面清凉,小草的味儿也令人酥软。那汪汪一碧的江水更令人赏心悦目。
我的心随着它的绿而摇荡。“春水碧于天”,那江水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春风拂过、渡船滑过,平静的江面便划出一道道、一圈圈涟漪,像一袭裙幅卷起的花边,在春日的照耀下,泛着点点绿光;长长的堤坝倒映在江面上,随着荡漾的碧水,一层层铺展开来……这“阳春二三月,草于水同色”的景致多么令人依恋。
走着走着,觉得疲累了,便坐在堤旁的石凳上小憩。可眼前满是奇异的绿:堤上也种上了绿油油的小草,婀娜的垂柳,雕刻着漂亮的石像,安上了别致淡雅的灯。
那野花、嫩草、杨柳在风仙子轻柔的抚摸下,揉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细长的胳膊。从湿润中透出丝丝绿意,真是“碧绿早春春草生,清风拂过绿晶莹”啊!春风轻柔,杨柳垂丝皆画,不知谁的纤纤素手,将这千条万条的柳丝染上了青翠、嫩黄?草地上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盘曲其间,几个老爷爷穿着袜子正饶有兴致的踩着;路旁的石凳上三三两两坐着前来散心的人们,聊天的、下棋的、看报的……不远处,老婆婆们也和着古典的旋律,音乐的节奏跳起了扇子舞来……这景象在夕阳中富有几分诗情画意,显出几分温馨、自然。
啊,绿色,她拥抱着明净的天空,催开了火红的春花,抚摸着潺潺的江水,聆听着生命的吟唱……我愿与她结下不解之缘,让她永远滋润着我的心扉!感受绿 (一) 漫步在清新的森林里,湿漉漉的空气扑面而来,清香清香的树叶也迎风飘入鼻中。放眼望去,一棵棵笔挺的树干,那样庄严,肃目地立在前方周围都是一片树干,像是被千军万马围困住了似的。
低头俯视,路上是一层厚厚的枯黄的落叶,脚踏上去,只听见沙沙做响,软软的,好似在棉花上跳舞。路两旁是杂乱无序的灌木丛,高高低低,没有层次感,但给人一种无拘无束之快感。
抬头仰视,密密斜斜的树叶,遮挡住了阳光,所以见不到阳光朗照,可是阳光照在遮挡的树叶上,底下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那样的有活力,阳光从树叶与树叶之间的小小缝隙射下来,有如丽江玉龙雪山上的那一米阳光,那么耀眼,那么幸福。森林里的绿是广袤无垠的,是宽广无边的,是青翠生命的象征,也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受,因为它是大自然的代言人。
人们进入森林,就是为了去感受大自然,感受原始,感受那么弥足珍贵的绿。 (二) 架车行驶在忙碌的城市里,车窗外,一排排装潢得雍容华贵的门面里,成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道路上,人们的步伐很快,有种健步如飞的感觉,大家踏着快节奏的节拍,往返于上班与回家,上班与回家之间,在这种快节奏的节拍下,应运而生了快餐,快报等。适宜这快节奏的产物,正吻合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劣者淘汰。
公路上,车辆飞驰,可仍然会有塞车发生,塞车后,车辆的喇叭叫个不停,颇有百家争鸣之势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 密密地挨着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渐渐地伸向远方。
整片大厦森林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绿花,在白色的高楼的衬托下,更显得苍劲,青翠,这一点绿就是街心花园。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人们放松、享受的乐土。
于是,城市中的绿,便成了人们娱乐的代名词,也就是享受生活、感悟生活的代名词。城市中的绿,是贵在稀少。
物以稀为贵嘛! (三) 徒步在茫茫的沙漠中,周围是一片的金黄,烈日当空,照得一切都发着耀眼的光芒。沙子一闪一闪的,好似在与太阳一比高下。
人被阳光照得脱了水,无力行走,牲畜也饥渴难耐。四下望去,没有树,没有草,更别提花儿了。
四下里除了沙子和高低不平的小沙丘就无其他了,绿洲是沙漠中行人的希望,也是沙漠中行人的生活源泉。在人们如饥似渴的时候,绿洲救了人的命,在人们被太阳晒干了的时候,绿洲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在人们无力行走的时候,绿洲给人以勇气,鼓励人们继续前行。
绿在沙漠之中,就是人们以及其他动物的生命,是给予生命的源泉。它也就代表着生命。
绿,它是生命的源泉。珍惜绿,感受绿吧!绿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一种清新、靓丽的心情! 绿色的跃动绿,它是大自然的本色;绿,它是我们心灵的颜色。
不必说“草色入帘青”的优雅,不必说“绿树村边合”的美妙,不必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不必说“绿杨荫里白沙堤”的宏阔,单说江南春之绿就足以让我们陶醉。每当我们徜徉在嫩绿的初柳下,每当我们流连于苍翠的树影下,每当我们……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绿给心灵的震动?朝阳斜斜地照射着,留下长长的亭亭的倩影。
那古老的墙壁上似乎有什么在跃动。它到底是什么?是并不鲜艳的绿苔。
人们可能会疑惑:这有什么美的?不错,绿苔的绿淡淡的,若隐若现,却给古老的江。
2. 学习《绿》的写作写法,写一篇山水作文
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
六月间,我第四次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
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倾、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胜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炯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秋意,也没有雪。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的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空气中,弥漫了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西湖的“绿”。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一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着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的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的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四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他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3. 绿的行书怎么写
行书的书写要点: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 以欤侧代替平整;
3. 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 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 以圆转代替方折;
6.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4. 朱自清《绿》的仿写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 用关于绿的词写一段话
绿,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一种色彩,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绿的不同,它会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层次很多,比如淡绿,翠绿,碧绿,浅绿,油绿,深绿,墨绿,鹅黄率,鹦鹉绿等等。
比起从前,我看绿的兴致减少了许多。绿色本并不少,只是想看父母口中那一望无际的绿色是比登天还难。
就算到乡下,绿,也不再是一眼望不到边了。每当我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消失时,心中总有万分惆怅。
偶尔,写累了,往后山了望,去总能发现“新大陆”——山林退去绿衣后所换上的白衣。那些白色,在绿色中,总让我觉得刺眼。
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我家乡的那座白岩山,或许并不是今天的面目。那儿可能还是一片茂密的深林,鸟儿会在林间鸣叫,花儿盛开在林中的每一个角落,说不定那儿的空气都会是绿的。
可如今,一阵阵爆破声从山林中传来,让我感到一阵阵莫大的悲哀。大地,是位绣娘,我所深爱的绿,便是她的杰作。
她绣出的绿,曾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财富,这是我们都亲身经历过的。大城市,难得见绿,所以,那儿的空气是混浊的;山林里,满眼是绿,所以,空气是清新的。
绿色植物,为我们无私奉献着,难道我们不该为它们做点什么吗?让我们共同去呵护它吧。
6. 用绿字写一段话
三月的春风渐渐的来到马路上,把大树吹绿了,把大树吹大了;把小花吹艳了;把小草吹得更翠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起到马路上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享受着三月春风带来的温暖。
春天终于到了,春风再次吹绿了树芽;春雨再次敲醒了花儿;春天的阳光又重新温暖着大地。小草穿上绿衣服,谢过春姑娘,就开始了它全新的生活,开始了它一生的启程。
哗啦啦,哗啦啦,雨越下越大啦!雨点打在玻璃窗上,仿佛无数快乐的音符在跳动;雨点打在屋顶上,奏起了一阵阵优美的旋律;雨点打在草地上,小草变得更绿了;雨点打在花朵上,花朵变得更加鲜艳了!
到了坝上草原,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近处,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着青草,几匹骏马在大草原是飞奔而过;远处青山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绿了,草原不但动物多,山多而且景色也非常美丽。
7. 以“绿”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啊
绿,必须永恒! 环境意识是21世纪人应有的现代意识,为了在新世纪里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相信,唯一的地球在大家的保护下,一定会永存于宇宙。为了让我们的环境增添生命的色彩,加油吧! 绿色大自然教会我一个真理:绿,必须永恒! 站在绿色的大自然里放眼望去,晶莹的蓝天和深沉的黄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绿。
绿色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生命之色。 看!群林披翠,万山青葱,那一片片绿带给我们的尽是欣欣向荣的美感。
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板,每一片沙滩,每一撮幽林的气息,每一种引人自省、鸣叫着的昆虫都是神圣的。树液在芳香地穿越树林,也渗透了恒古以来绿色的回忆。
绿色啊!你怎能抛弃湛蓝的天空、温馨的大地?你怎能不要新鲜的空气、晶莹的流水呢?当我们醉心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辉煌成果,高踞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宰者和统制者地位的同时,生态危机“狼狈狰狞的幽灵”已经向我们袭来。 眼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仅仅计算人类生活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界水体所造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已经达到了1428.9亿元,占环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值的76.2%。1995年,全国工业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业损失750亿元,占了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半以上。
酸雨也是一个“大杀手”,据估算,1995年,我国因为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0亿。现在,水资源在不断减少。
据估算,平均每个大家庭每月用水量最少在19~22立方米之间,多的话在70~73之间。如此庞大的用水量造成了每年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如此下去,地球将变成一个干枯的星球。
还有,现在家庭乱排放废水也是一个令人重视的问题,每一户家庭乱排放1立方米废水就有可能造成100立方米的水污染,这样,我们的可用水就大大减少了。 在湖边,在河旁,有些人不经意地把手上的废弃物随手一扔,丢进了河里。
这些人也许不知道,由于他们这样为求一时方便而做出的举动造成了多少立方米的水污染,使多少人因为没水喝而渴死。也许他们是无心的,要是知错能改是值得原谅的,可是,他们却一犯在犯,这种人,是不可原谅的。
我要郑重地提醒大家一句:“为了我们地球的生命之水,请大家不要在往河里乱扔废气物了,水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大家继续这样浪费和破坏水资源,那么,这将成为一个大家不可弥补的严重错误!” 大气污染也对我国经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995年,全国因为大气TSP和SO2污染影响导致人体健康损失估算达171亿元。
我们向四处望望,天还有一小块是蓝的么?河流还有几条是清澈的呢?失去绿色,意味着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在提醒我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向大自然无休止的贪婪的索取,绝不是能真正摆脱贫穷与困境的良策,如果我们执迷不悟的话,有朝一日,我们必将为自己的愚蠢加倍付出。
假如有人用带着血丝的喉咙喊出慑人心魄的呼号,但他的呼号仍转化不了大家的意志,那么地球的毁灭将会变成必然,到那时,人类也将灭亡。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对人类的召唤!每增加一次污染,便使这种召唤更加迅速。”
这一切的一切,绿色大自然在呼唤我们:生命要永恒,绿,更必须永恒!如果人们继续肆无忌惮的破坏地球,浪费地球的资源,那么人类将加快走向地球毁灭的脚步,到那时,悔悟已经晚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重温去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让人们在发展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在任意毁林开荒。
我将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孕育华夏文明摇篮的黄河已经断流,如果我们在失去长江,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子孙后代?我要把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朋友们的容颜移植到每个人的大脑中,告别人类自己作为动物天敌的身份,给野生动物多留出一块栖息之地。我还要告诉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已灭绝的24亿个物种中,60%是本世纪灭绝的。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当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灭绝的时候,人类还能独自前行多久?我要把恩格斯的警告植入每个人的脑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就让我们以史为鉴,多一点环境忧患知识,让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寿终正寝,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发展。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信息,他引导着企业界去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要求,它鼓励政治家去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时尚,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也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教育,他昭示人类向往绿色,热爱自然。
生命要永恒,绿必须永恒! 人类要永恒,绿必须永恒!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但也是他的破坏者,最后又是受害者。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不能在让环境继续污染下去了。
环境意识是21世纪人应有的现代意识,为了在新世纪里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爱护这个。
8. 用关于绿的词写一段话
绿,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一种色彩,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绿的不同,它会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层次很多,比如淡绿,翠绿,碧绿,浅绿,油绿,深绿,墨绿,鹅黄率,鹦鹉绿等等。
比起从前,我看绿的兴致减少了许多。绿色本并不少,只是想看父母口中那一望无际的绿色是比登天还难。就算到乡下,绿,也不再是一眼望不到边了。每当我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消失时,心中总有万分惆怅。
偶尔,写累了,往后山了望,去总能发现“新大陆”——山林退去绿衣后所换上的白衣。那些白色,在绿色中,总让我觉得刺眼。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我家乡的那座白岩山,或许并不是今天的面目。那儿可能还是一片茂密的深林,鸟儿会在林间鸣叫,花儿盛开在林中的每一个角落,说不定那儿的空气都会是绿的。
可如今,一阵阵爆破声从山林中传来,让我感到一阵阵莫大的悲哀。
大地,是位绣娘,我所深爱的绿,便是她的杰作。她绣出的绿,曾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财富,这是我们都亲身经历过的。大城市,难得见绿,所以,那儿的空气是混浊的;山林里,满眼是绿,所以,空气是清新的。绿色植物,为我们无私奉献着,难道我们不该为它们做点什么吗?让我们共同去呵护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