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cel中的条件函数怎么用
在Excel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各种不同的运算和汇总,今天介绍与条件相关的3个函数,分别是“COUNTIF”、“SUMIF”和“IF”函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字符“IF”。
1、COUNTIF函数(计数求和)
COUNT函数,顾名思义是用来计数的,统计所选择区域的数值型单元格个数。COUNTIF是COUNT函数的引伸与拓展,在计数时加上先前条件,只有符合计数的条件才进行统计计算。比如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56530,从员工信息表中,计算出有多少人的年龄大于35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分类计数汇总的例子。这里有一张销售流水记录表,每名销售人员累计做了多少“销售订单个数”呢?
COUNTIF正常工作需要两个参数——条件区域(本例为左侧表中“销售人员”一列)和计数条件(本例为右侧表中的人员姓名)。要计算第一位销售人员的“订单数”,很简单,输入函数公式 “=COUNTIF($C$2:$C$16,E2)”即可。
2、SUMIF函数(条件求和)
SUM函数的作用是对数据求和,而SUMIF对它进行了引伸和拓展,比如计算“金额”在1元以上的数据总和、按照人员或产品分类计算数据总和等等。它有3个参数,分别是条件区域、判断条件、实际的求和区域(如果它与“条件区域”是一个区域,就可省略)。
在上例中,计算每位“销售人员”的订单总金额,就要使用SUMIF函数来协助了。如果要计算每个人的销售订单总金额,把左侧表的“销售人员”一列当作“条件区域”,把右侧表的每个名单当作求和“条件”,把左侧表的每笔“订单金额”当作“实际求和区域”,在G2单元格中输入数据计算公式 “=SUMIF($C$2:$C$16,E2,$B$2:$B$16)”,第1名销售人员的“订单总额”就瞬间产生了。
小提示:
在本例的COUNTIF函数和SUMIF函数中,由于“销售人员”区域与“订单总额”区域都是固定的,所以在函数中引用这两列地址时,要使用“绝对地址”,也就是在地址前添加“$”符号。
3、IF函数
逻辑高手IF函数是一个条件函数,它可以通过设置的条件进行逻辑判断。
如果在刚才的数据汇总表中再添加一列“销售奖金”数据,“销售奖金”发放的方法是:如果某个人的订单总额大于¥1500,000,那么“奖金”数用总额*5%,否则“奖金”就用总额*3%。所以,第1位销售人员“销售奖金”的计算公式应为“=IF(G2>1500000,G2*0.05,G2*0.03)”,如图3所示。
结合刚才的知识,推测一下这个公式中3个参数的涵义吧。“G2>1500000”是IF函数的判断条件,“G2*0.05”是条件成立的操作,“G2*0.03”是条件不成立的操作。
2.COUNTIF函数怎么用
这个公式的作用,是统计在某个范围内,满足既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书写方式:=countif(范围,条件) 如:=countif(A1:A10,1) 即在A1:A10的范围内,单元格内容是1个数.还可以设置条件,如 :=countif(A1:A10,">=5") 统计大于等于5的单元格个数,如果是字符或条件,必须加"" ,单独数字不用加.当条件为字符时,还可以使用通配符,如=countif(A1:A10,"刘?"),统计A1:A10当中,姓刘的,并且刘后面有两个字的单元格,=countif(A1:A10,"刘*"),第一个字是刘的单元格,=countif(A1:A10,"*刘*"),单元格只要包含刘,就统计在内.。
3.excel if条件函数如何使用
IF函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如果满足这个条件(Logical_test )则返回(Value_if_true )的值,否则返回(Value_if_false )的值。
1、先认识函数语法:“=IF(要求的条件,满足条件的返回值,不满足条件的返回值)”。
2、第2层套嵌应在上述第2个逗号之后加IF(),第3层套嵌应在第2层套嵌括弧里的第2个逗号后添加IF()。.最多可套嵌7层,最后的IF()括弧里必须是上述第1项内3个参数。
3、也可以这么叙述:“=IF()”函数,必须满足语法规定的三个参数,若有内部套嵌,其套嵌的“IF()”即为第三个参数;最多可套嵌7层。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上述第2项的“第2层套嵌应在上述第2个逗号之后加IF()”的意思。如:
=IF(A1
函数:“=IF(A,B,C)”,意思是“如果A,那么B,否则C。”
如“=IF(A1有时候,情况不是这么简单,比如及格的成绩中又要分为“及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这时就可以在C中重复应用函数IF,正如你举的例子。实际上,“=IF(A,B,C)”中的A、B、C三处都可以再用函数IF。
4.if函数多条件怎么用
=IF(AND(A1=B1,A1>C1),"好","坏")ADN是指满足条件1并且满足条件2,则返回 好,否则返回 坏。
2.=IF(OR(A1=B1,A1>C1),"好","坏")OR则是指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则返回 好,否则返回 坏。 3.=if(条件1,if(条件2,"xxx","yyy"),"zzz") 公式写法:=if(判断对错,对时显示结果,错时显示结果),如:=if(a1>1,1,0); 后两个结果分别可以换成if()公式。
如: =if(a1>1,if(a1>10,3,1),0) =if(a1>1,1,if(a1>0,0,-5)) 计算机计算时,是从最外层if开始计算的,就是先判断最左边,第一个if(),所以如果判断较多时,可以只用大于号>,或小于号。
5.if函数 多条件怎样用
IF函数的逻辑式是: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其中,Logical_test 表示计算结果为 TRUE 或 FALSE 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在多条件情况时,可以多层次套用IF函数,即 IF(条件1,条件1为真的结果,(IF(条件2,条件2为真的结果),。条件n为真的结果,条件n为假的结果))) 注意左括号的数量要和右括号的数量一致,否则无法计算。
针对考评成绩这一具体情形,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IF($B2>=90,"优秀",IF($B2>=75,"良",IF($B2>=60,"合格","补考"))) 如下图: 向下填充公式,可以看到公式计算结果与你要求的区间一致。 扩展资料:“嵌套”是指在一个公式中连接多个函数的做法。
虽然 Excel 允许嵌套最多 64 个不同的 IF 函数,但不建议这样做。原因: 多个 IF 语句要求大量思维正确生成,并确保其逻辑可以正确计算通过一直到结尾的每个条件。
多个 IF 语句会变得非常难以维护,特别是当您回来一段时间后并尝试查明哪些您或糟糕其他人,已尝试执行。如果发现 IF 语句似乎在无穷无尽地不断增加,可使用单个 IFS 函数使其变得更简洁。
参考资料:Office官方支持_IF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