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诉状 被告: 怎么写
【民事诉状 被告: 怎么写】
被告的民事诉状即:答辩状(如果不是反诉的话,反诉的诉状写法如同原告起诉状)
所谓答辩状,顾名思义,就是答复和辩驳的书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后,在15日内,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答辩。答辩状的内容,必须针对起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抓住关键进行答复和辩驳。篇幅不必长,但必须抓住重点,中心突出。特别是要抓住起诉状中那些与事实不符、证据不足、缺少法律依据等内容,进行系统辩驳。在辩驳中,申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提出证据,阐明法律依据,以便法院审理时,借以判别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符合事实,是否有法律依据,从而作出裁判。
2. 如何写被告答辩状
答辩状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的诉讼文书。答辩状目前尚无固定格式,实践运用中答辩状通常由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三个部分组成。
(一)首部首先写明“民事答辩状”或“民事被上诉答辩状”的标题。其次写明答辩人的基本情况。被告或被诉人是公民的应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和住址等基本情况。有代理人的应另起一行写明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及其他基本情况。如是法定代理人,还应写明一答辩人的关系。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该单位的名称、所在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 务。首部还应写明起诉人和上诉人是谁,案由是什么,但上诉案件和一审案件答辩状的事由写法不同。上诉案件答辩状的答辩人是被上诉人,因而在写明答辩人、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后,应写:“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 *年*月*日*字第*号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现提出答辩如下……”等字 样,下面即转入答辩理由的叙述。而一审案件的答辩人是被告,答辩事由的具体写法一般是,“因**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即进入答辩理由的阐述。
(二)答辩理由 这部分内容是答辨状的主体部分,应有针对性地紧紧围绕原告在诉状中提到的 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加以辩驳,提出与之相反 的事实、证据、理由、法律依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和理由的正确。原告和上诉人在诉状中没有涉及到的或与诉讼请求无关的内容不必写上。
(三)尾部和附项这一部分首先应明呈送的法院,右下方写明答辩人***,并注明年、月、日, 最后附项应注明提供给法院的书证、物证的名称、件数。
3. 被告代理词怎么写
原发布者:ly2031520
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XXXX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XXX委托,指派我担任其与XXX提供劳务者受害一案的诉讼代理人参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6加今天的法庭审理,经过庭审,现就本案发表如下代理词:一、我方就原被告为雇佣法律关系无异议。二、就本案事实,我方有异议,原告所称事情经过完全不符合事实。1、原告事故发生时,被告并不在场。2、被告车辆并未故障或损坏,而是一直处于工作运动状态。3、被告所顾司机一直在车辆上工作,并没有过停止车辆让原告检查的行为。4、原告并未与被告司机有过对话,而是一直在工作。5、就原告如何遭受损害,被告及其雇佣司机完全不知道原告是什么时间、被什么致害。三、本案被告已尽到安全告知义务,原告对其损害有严重过错,应减轻被告责任。本案被告在雇佣原告时明确告知过原告关于其所从事工作的安全知识,原告也明示表述知晓;对于原告是如何受伤的,被告及其雇佣司机并不清楚,在被告雇佣司机驾驶车辆正常工作时,原告未经允许,私自攀爬工作车辆,致使其遭受侵害的行为,原告应负有重大过失,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6条之规定,可以减轻被告责任。四、本案所产生费用适用标准我方有异议。1、医疗费167957.5元(含第一、第二次医疗费)我方予以认可无异议。2、误工费210天37170元,我方有异议,自原告损害发生之日2017年9月22日至定残日前一日2018年4月17日,其实际天数应为208天,而非原告所称210天;原告XXX住址为XX市XXXX号,其误工费标准应按XX标准,即其计算
4. 我是被告 开庭内容怎么写
没有开庭内容,应该是答辩状。答辩状是被告、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
其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只要能够对起诉方的起诉提出质疑,并且表达自己的合理辩解即可。
例:
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
①标题。标题写明"刑事(或民事)答辩状","刑事(或民事)被上诉答辩状"。前者为第一审案件答辩状,后者为上诉案件答辩状。
②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栏目,直接列写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写答辩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着另起一行列写代理人,并标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并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和住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还要写明他与答辩人的关系。如委托律师代理,只写明其姓名和职务。
被告人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法人)的,先列写答辩人及其单位全称和所在地。另起一行列写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职务。再另起一行,列写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职务。
对方当事人的情况不用单独列写,可在下面的答辩理由说明起诉人和上诉人是谁,起诉或上诉的案由是什么。
③写明答辩事由。第一审案件答辩状和上诉案件答辩状其事由的写法不同。现分别说明如下:第一审案件答辩人是被告人,答辩事由的具体行文为:"因**(案由)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上诉案件答辩状的答辩人是被上诉人,答辩状具体行文为:"上诉人***(姓名)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事判决(或裁定),提起上诉,现提出答辩如下:"
答辩理由 答辩的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并可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是正确的,而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尾部和附项写明以下内容:
①呈送的机关。写为"此致""***人民法院"。
②右下方写明。答辩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年月日。
③附项。注明证物、书证的名称和件数。
5. 民事诉讼中的被告陈述怎么写
民事诉讼被告人表达的种类:
不是所有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的表达都是民事诉讼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的陈述。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会向人民法院表达各种各样的与案件有关的理解或者建议。从这些表达的实质内容来分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是当事人的请求。比如说:起诉状中的起诉请求,要求被告某某立即还本付息,这就是一个诉讼请求。这样的请求能不能归入到民事诉讼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的陈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是当事人对案件或者与案件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属观点性的表达。比如说:被告对原告所作陈述或者举证表示反对,或者肯定或否定主张为正确或者是认为对方的主张为错误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往往是当事人的一种立场的表达,类似于申明,也并非民事诉讼证据上的当事人的陈述。
3、是当事人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人民法院表述的案件事实。比如说:涉案纠纷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交易、交易之后如何发生纠纷的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记忆深刻且对本案纠纷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事件等。这样的一些对于案件事实的描述,在内容上就与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形态之一的当事人的陈述就有契合之处了。
当事人表达的方式,从当事人意思表达的方式来看,至少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
1、是当事人通过书面方式向法官表达自己的意思。譬如: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以及诉讼代理人提交的书面代理词等。这表达方式比较正式,一般是经过了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深思熟虑。
2、是当事人通过口头方式向法官表达自己的意思。譬如:在法庭当场进行陈述等。从是否能够固定为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角度,这种陈述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
3、当事人在正式的场合所作的陈述。比如说在证据交换、质证以及正式开庭过程中所作陈述。一般而言,这样的陈述对方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也会在场,相关的内容将会被记录在案,如通过法庭录音录像,或者书记员所作笔录,这也是属于一种非常正规的表达方式。
4、当事人在非正式的案件审理场合所作的陈述。比如说当事人到人民法院去立案的过程中,与立案窗口的法官所作的表述,或者在案件庭审后很多当事人仍会想与法官喋喋不休多聊几句案情等。由于这种非正式审理场合下表达一般不会通过书面或者视频、音频的方式予以记录,故一般不会发生诉讼后果。
扩展资料: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原告的陈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对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承认。
2、原告提出的法律方面的理由以及反驳对方的法律理由,从而确定审理的基本方向。
3、原告就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辩驳。
4、原告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1)负举证责任的原告就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2)不负担举证责任的对他方主张事实的态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民事诉讼中被告有权申请追加被告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 民事诉状 被告: 怎么写
【民事诉状 被告: 怎么写】被告的民事诉状即:答辩状(如果不是反诉的话,反诉的诉状写法如同原告起诉状)所谓答辩状,顾名思义,就是答复和辩驳的书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后,在15日内,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答辩。答辩状的内容,必须针对起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抓住关键进行答复和辩驳。
篇幅不必长,但必须抓住重点,中心突出。特别是要抓住起诉状中那些与事实不符、证据不足、缺少法律依据等内容,进行系统辩驳。
在辩驳中,申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提出证据,阐明法律依据,以便法院审理时,借以判别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符合事实,是否有法律依据,从而作出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