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实验原理或实验设计思路怎么写
答:一. 设计型实验的设计原则科学性:设计的方案应有科学的依据及正确的方式(1)方案中所依据的原理应遵循物理规律,且要求选用的规律简明、正确。
(2)方案中所安排的步骤应有合力的顺序,其操作实验规则要求。(3)方案中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应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
1.安全性:按设计方案实施时,应安全可靠,不会对器材造成损坏。(1)选用器材时,应考虑器材性能及参量(如:仪表量程、电器的额定值、测力计的弹性限度等)的要求。
2.精确性:实验误差应控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1)在安装器材时或使用仪器之前,应按实验要求对器材、仪表精心调整。
如:欧姆表用前要进行调零。(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直尺、仪表)及合适的量值范围,使之与被测量数值相匹配。
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选用合适的档位,使测量时电表指针指在中央刻度值附近。(3)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往往多次重复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结果,以选取有效信息、数据。
(4)设计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如:求取算术平均值、用坐标纸作图像等。
3.简便性、直观性,设计实验应便于操作、读数、进行数据处理,便于实验者直观、明显的观察。二. 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解决设计型实验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实验原理,它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
它决定应当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安排实验步骤等项目。实验原理的确定:一是根据问题的要求,二是根据问题的条件。
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定(或给足)实验器材,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构思相关的物理情景;2.确定实验原理;3.确定测量的物理量;4.安排实验方案。有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构想出不同的物理情景,导出物理量的不同表达形式,以这些表达式作为实验设计的依据,会有不同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案。
如果问题已给足实验器材,则只能按所给器材构造物理情景。相对而言,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三. 设计型实验的思想方法1.模拟法在进行物理研究时,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试验。此时,我们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使之与自然现象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从而在模拟的情形下进行实验,“变无法为有法”。
如:(1)直接对静电场的等势线进行测量很困难,我们可利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方便的进行研究。(2)雨过天空出现彩虹现象。
虽然无法直接研究,但是我们可以用棱镜对光的色散来模拟彩虹,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转换法将一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另一易测量的物理量,成为转化法。
如:(1)在测量金属率的实验中,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但可用直尺、螺旋测微器分别直接测出金属丝长度、直径,并将金属丝接入电路,直接用电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和电流,在运用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间接测出金属电阻率。(2)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时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但利用运动学规律: ⊿s=aT2,将对加速度a的测量转化为对位移S和时间T的测量。
3.放大法将难于测量的微小量通过一定的规律放大后再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为放大法。如:在“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中,用量筒无法直接测量一滴油的体积,但可以利用滴管向量筒滴200—300滴油的体积,把此测量结果除以油滴滴数,即得每滴油的体积。
(2)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直接测量单摆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误差必然很大。但是,我们用秒表测量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即可得单摆振动周期,大大减小误差。
4.比较法在物理实验中,常通过一些物理现象或物理量的比较,从而达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目的,这种研究方法为比较法。比较法最明显的优点是:尽量少进行直接测量,多运用比较的方法,以此减少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准确而带来的误差。
如:(1)天平是将被测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通过比较进行测量的仪器。(2)在进行光谱分析时,将某种未知物质的明线光谱或吸收光谱与元素的特征光谱进行比较、观察,异中求同,即可鉴别物质或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也是运用比较法的典型做法。
5.代替法用一个标准的已知量代替被测量,并调整此标准量,使整个测量系统恢复到替代前的状态,则被测量等于标准量。
2. 基本研究思路怎么写
原发布者:tjh924
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明确位于应用性研究,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应用性研究策略;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过程。初步制定的研究计划方法和实施步骤如下: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集中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2.初步调查,探索阶段()(1)在白水县所有中学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的采集(调查的学校:田家炳实验中学,城关一中,城关二中,新华中学等。)(2)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完成调查报告阶段性论文。3.初步实践阶段()(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如何构建物理课堂的兴奋点的策略进行实践与评价。(2)运用不断完善,成熟的研究成果指导各物理教师积极营造课堂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形成实验论文。4.完善实践阶段()(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推广,进一步提高各物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2)完成阶段性论文。5.结题总结阶段()(1)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3. 物理实验原理或实验设计思路怎么写
答:一. 设计型实验的设计原则科学性:设计的方案应有科学的依据及正确的方式(1)方案中所依据的原理应遵循物理规律,且要求选用的规律简明、正确。
(2)方案中所安排的步骤应有合力的顺序,其操作实验规则要求。(3)方案中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应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
1.安全性:按设计方案实施时,应安全可靠,不会对器材造成损坏。(1)选用器材时,应考虑器材性能及参量(如:仪表量程、电器的额定值、测力计的弹性限度等)的要求。
2.精确性:实验误差应控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1)在安装器材时或使用仪器之前,应按实验要求对器材、仪表精心调整。
如:欧姆表用前要进行调零。(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直尺、仪表)及合适的量值范围,使之与被测量数值相匹配。
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选用合适的档位,使测量时电表指针指在中央刻度值附近。(3)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往往多次重复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结果,以选取有效信息、数据。
(4)设计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如:求取算术平均值、用坐标纸作图像等。
3.简便性、直观性,设计实验应便于操作、读数、进行数据处理,便于实验者直观、明显的观察。二. 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解决设计型实验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实验原理,它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
它决定应当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安排实验步骤等项目。实验原理的确定:一是根据问题的要求,二是根据问题的条件。
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定(或给足)实验器材,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构思相关的物理情景;2.确定实验原理;3.确定测量的物理量;4.安排实验方案。有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构想出不同的物理情景,导出物理量的不同表达形式,以这些表达式作为实验设计的依据,会有不同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案。
如果问题已给足实验器材,则只能按所给器材构造物理情景。相对而言,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三. 设计型实验的思想方法1.模拟法在进行物理研究时,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试验。此时,我们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使之与自然现象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从而在模拟的情形下进行实验,“变无法为有法”。
如:(1)直接对静电场的等势线进行测量很困难,我们可利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方便的进行研究。(2)雨过天空出现彩虹现象。
虽然无法直接研究,但是我们可以用棱镜对光的色散来模拟彩虹,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转换法将一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另一易测量的物理量,成为转化法。
如:(1)在测量金属率的实验中,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但可用直尺、螺旋测微器分别直接测出金属丝长度、直径,并将金属丝接入电路,直接用电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和电流,在运用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间接测出金属电阻率。(2)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时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但利用运动学规律: ⊿s=aT2,将对加速度a的测量转化为对位移S和时间T的测量。
3.放大法将难于测量的微小量通过一定的规律放大后再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为放大法。如:在“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中,用量筒无法直接测量一滴油的体积,但可以利用滴管向量筒滴200—300滴油的体积,把此测量结果除以油滴滴数,即得每滴油的体积。
(2)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直接测量单摆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误差必然很大。但是,我们用秒表测量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即可得单摆振动周期,大大减小误差。
4.比较法在物理实验中,常通过一些物理现象或物理量的比较,从而达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目的,这种研究方法为比较法。比较法最明显的优点是:尽量少进行直接测量,多运用比较的方法,以此减少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准确而带来的误差。
如:(1)天平是将被测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通过比较进行测量的仪器。(2)在进行光谱分析时,将某种未知物质的明线光谱或吸收光谱与元素的特征光谱进行比较、观察,异中求同,即可鉴别物质或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也是运用比较法的典型做法。
5.代替法用一个标准的已知量代替被测量,并调整此标准量,使整个测量系统恢复到替代前的状态,则被测量等于标准量。
4. 高中生物实验原理如何写
所谓实验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实验的的理论依据,就是要用到生物学上什么基本知识、规律和结论。
实验思路即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大致步骤。
如还原糖的鉴定:
实验原理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能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实验思路是: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再如“如何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的实验:
实验原理是“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
实验思路是;在一定的浓度的范围内,设置一组浓度梯度分别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