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衢是什么字
衢qú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衢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行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4
五笔86:THHH 五笔98:THHS 仓颉:HOBGN
笔顺编号:332251112511132411121112 四角号码:212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862
基本字义
1. 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通~。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 同本义 [thoroughfare]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3. 又如:大衢;长衢;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衢逵(道路);衢处(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衢国(地处要冲的国家)
4. 树枝交错、分岔 [fork]
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山海经》
5. 引申指途径 [way]
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荀子》
6. 泛指道路 [road]。如:衢术;衢逵;衢路
7. 分岔的道路 [branch road]
8. 街道 [street]。如:衢市(街市);衢宇(街道屋宇);衢陌;衢巷(街巷);衢弄(衢巷,街巷);衢灯(街灯);衢闾(街道里巷)
9. 市 [city]。如:衢关(关市);衢塞(市廛关塞);衢民(市民)
10. 地名 [Qu,a place name]。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形〉
1. 歧,岔 [forked]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2.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常用词组
1. 衢道 qúdào
[branch road] 岔道
衢道彷徨。——《广东军务记》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行瞿 汉字部件分解:行瞿
笔顺编号:332251112511132411121112
笔顺读写:撇撇竖竖折横横横竖折横横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横横竖
2. 三衢道中 怎么写的
三衢(qú)道中
(宋)曾几(jǐ)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意
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