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数学小作文
怎样写数学小作文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一定感到很新鲜,作文中还有一类叫数学作文的吗?其实这里所说的数学作文就是指把所写作文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那么用作文的形式叙述数学知识,该怎样写呢?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做有心之人,搜集素材。
数学作文到底写些什么呢?其实要写的内容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数学课上的一道思考题、趣味题,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都是我们描写的对象。当然要注意所选素材的新颖性,一般的数学题不值得写,应选取解题方法发人深思或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来写。
有许多同学准备写一篇作文时,往往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头脑里空空如也,不知写些什么。这说明自己平时缺少观察和记忆。其实许多写作素材我们都遇到或经历过,因为不太留意,日子久了便淡忘了。要使自己写数学作文时下笔如有神,这就要求我们做个学习、生活的有心人,把课上、课后遇到的精彩题目及时摘录下来,也可写成简单的心得和日记,到要写相关的作文时,便可信手拈来了。
二、做创新之人,拓宽体裁。
有些同学可能写过一些数学小作文,但大多采用了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常常通篇直接陈述了一道数学题的解题过程,这样写似乎比较单调,不能吸引读者。其实作文的体裁五花八门,除了直叙的记叙文,我们不妨创新一番,将数学知识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假设主人公是粗心的小马虎或大意的猪八戒,再辅以动人的故事情节,不但能吸引小读者,而且能让读者从这些粗心大意的主人公身上认清解题的错误,加深印象。
大家还可以编一些数学儿歌、口诀,比如四年级同学学习一年中的大、小月时就编了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数小月;平年二月二十八。还有许多数学小知识同学们都可以编一编,串一串,你一定会收益匪浅。至于其他体裁,可以都去尝试一下,做个有创新意识的人。
三、做耐心之人,反复推敲。
平时写完作文草稿后,同学们都会反复修改、完善,写数学作文则更需要这样做。因为数学作文总是阐述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或是揭示、证明一条数学原理法则,那么如果由于考虑不周、粗心大意而造成文章中对题目解答错误,这就等于违背了真理。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推敲、检验作文的内容,特别是解题过程。当然,文章的语句也必须生动、精彩,注意多运用修辞手法,做到让人赏心悦目。
四、做恒心之人,坚持不懈。
只写一两篇数学小作文有的同学还比较感兴趣,如果要长期坚持写下去,你能做到吗?其实,在写一篇数学作文,阐述一道题的思路时,不但可以加深你对这道题的理解,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同时读到你文章的读者也会从中受益,真是一举多得,那么大家何不做个勤写数学作文的小能手呢?
2. 小学三年级的生活中的数学小作文怎么写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春节即将就要到来,爸爸妈妈需要准备很多礼品,于是,我们一家人准备去逛超市。来到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摆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将它们全都买下来。
就在这时,妈妈说:“一人只准买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谁超出100元,谁下次一样零食都不能买。”我和弟弟听后都感到100元实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满足我们两个人的欲望。可是没有办法,突然我的脑袋里出现了这样的一道数学题: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和。我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整个的计算过程,发现可以先将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这样我们一共就可以买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讲这个锦囊妙计告诉了弟弟,弟弟听后觉得这个计策不错,于是我们用这200元买了好多零食。
结账时,妈妈好奇的问我们俩:“你们怎么买那么多零食,也没有超额?”“不告诉你。”我们俩笑着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乐趣。
3. 数学小作文
我的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
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
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谈谈对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
“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
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
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
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
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对0的认识 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
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
4. 小学数学作文怎么写请问.
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 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同学可得不到它。
5. 数学作文怎么写
数学作文主要需要贯穿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其中比如数字、计算、数学公式、数学图示、数学逻辑、数学推导过程等等都是可以有的。
写数学作文一般是小学时的作业,学生就结合本学期或者过往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写一些生活现象以及自己对其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就可以了。比如最简单的,跟着妈妈去超市或者菜市场购物,发现价签上的标识,有的商品是特价商品,原价多少,现价多少,便宜了百分之多少;同类商品之间算出单位价格,看买哪个更划算更实惠,还可以从中发现是大包装更实惠还是小包装更实惠;超市促销手段多样,有些商品直接特价,有些是第二件半价,有些是满减,哪个划算,这里面又有什么诱惑消费者的地方。
等等。这样写下来,就是一篇数学作文。
6.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该怎么写啊急啊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7. 数学作文怎么写
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
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
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
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
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
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
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
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8.
(1) 写什么 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选题,因此,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下面我结合我校同学部分获奖论文的选题,进行一点简单的选题分析.论文按内容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①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 如:探究大桥的热胀冷缩度 ②对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扰人心烦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它; 如:一台饮水机创造的意想不到的实惠 ③对数学问题本身进行研究,探索规律,得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如:分式“家族”中的亲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