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作文《等待》记叙文怎么写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斥着或多或少的等待。我,曾经等待过考出好成绩,曾经等待过和朋友重归于好,亦曾经等待过成功的降临——真奇怪,放在这一件件事上,“等待”可以代替“期待”而不失原味——我感受最强烈、最“新鲜”的等待,莫过于近日最热切的期待——练成乒乓球。
训练过程中的失败,致使我愈发想把这种等待成功的心情倾诉出来——
昨天,我报名参加了乒乓球训练。本来觉得,凭我的功底,应该会很快就得到教练的赞赏的,但我平时练的是竖拍,教练教的却是横拍,这就意味着我需重头再来。
教程中,初进训练班的学生要对着发球机练横拍的基本动作,而且是被老师手把手地教。然而,即使被老师“操纵”着,我的身体仍是不怎么协调:最开始的两回合“无脑”地被“操纵”,倒没碰到什么错误,但后面我开始刻意“留心”的时候,破绽便多了起来——我目前碰到了三大问题:
第一个是“转身问题”——我要么是转身幅度特别大,要么是转身动作特别滑稽,要么干脆就直接忘记转身。于是我又总结下转身的窍门所在,开始时刻提醒自己“扭动身躯,手随身动,头不动”。后来,很欣慰的是,第二次去的时候转身问题是被克服掉了,但第三次去的时候不知不觉又回到原来的动作上了……目前仍在改进中。
第二个是“击球问题”——我要么是肘动的不够靠上,要么是肘伸的不够开,要么干脆就直接蜷着手击球。这个问题相对转身问题而言容易多了,我只是多用心体会几次,便掌握了。
第三次是“实践问题”——被老师手把手地教,是很顺;但老师一松手,我又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要么拍压的不够低,要么上提的不够畅快,要么干脆就直接不按老师的规定、随心所欲地去击球——但我这也是无法自禁的,心里自然也不希望这样做。我现在就是在努力克服实践问题——总不可能一直被老师手把手教吧,我必须练熟技术,此问题OK,我就算“晋级”了。
我在等待,等待我的所谓的“练成”。然而,等待之中我又不免有一些焦急与忧虑:看着那些比我小的、虽然是多学几日的小学弟们,他们都打得有模有样,而我却还处在动作的纠正期,我不能不着急。我甚至想过,我可能需要好长时间才能练到那种程度;但我又不断拿自己当初练吉他的前后经历激励自己:我能行!有了精神的支持,我感觉练起来顺心顺手多了。
在训练场,因为学员比较多的缘故,我想多练习几次以提高自己的水平都没有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开始在家里反复练习,(家里有球台),并央求姐姐、爸爸做我的陪练,一遍遍的摸索,一遍遍的琢磨,流下了汗水,但心里却畅快无比。因为我在用努力为我的等待加码!
由此可见,等待不仅需要及时调整好心态,还是要付出努力的。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人,心向成功,却一直无法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他们只会空等,而不会为等待加码。
等待,没有许多人心中想象的那么简单:随便等等,成功到来;相反的,它是很值得琢磨、参透的。我总感觉,“待”时调整好心态,努力进取,去除不利影响,趁机休整己方,才是“待”的硬道理;反之,如果盲目的去等待,自己却不注意方法,不去努力,最后的结果只能和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
“等待”只二字:一“等”,一“待”,把握好这二字的真谛,那么,成功便会离你很近!
2. 弟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弟的繁体字还是弟,写法如下:
二、释义:
[ dì ]
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
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
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
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
5、古同“第”,次序。
6、古同“第”,但。
[ tì ]
古同“悌”,孝悌。
[ tuí ]
〔~靡〕颓唐;柔顺。
三、相关组词:
小弟 弟弟 兄弟 徒弟 妻弟 老弟 弟媳 弟妇 如弟 子弟 内弟 师弟 弟子 仁弟 岂弟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用绳带一道道渐次缠绕戈戟的木柄。
文言版《说文解字》: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
白话版《说文解字》:弟,用牛皮缠绕的次序。篆文采用古文字形。所有与弟相关的字,都采用“弟”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师弟[shī dì]
称同从一个师傅或老师学习而拜师的时间在后的男子。
2、弟子[dì zǐ]
学生;徒弟。
3、仁弟[rén dì]
对比自己年轻的朋友的尊称,老师对学生也用(多用于书信等)。
4、弟妹[dì mèi]
弟弟和妹妹。
5、岂弟[kǎi tì]
和乐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