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怎么写
教师的教学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组织好课堂
良好的课堂组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组织好课堂,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上课铃声落,教师环顾教室一周,用眼神与每个同学进行无声的交流,肯定已做好准备的同学,提醒没做好准备的尽快做好准备。课堂上讲课的声音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抑扬顿挫,时而降低声音,时而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碰到有小动物或几个人物时,尽可能的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腔调,以此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2、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习欲望
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每次上课,我都苦思冥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导入环节。
3、教学过程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对学生说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436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熟记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结论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每节课上我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本堂课的重点话语、概念知识,并补充到课本上。
4、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实现课堂有效、高效
数学课堂上我一般有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导入新知;出示教学目标;新知探究;课堂检测;畅谈收获、全课总结。每个环节过渡语自然巧妙,能承上启下、简洁明了,具有导引性和衔接性。
2. 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怎么写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3. 美术优质课评比推荐表个人教学特色怎样写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
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 怎么写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博采众长的模拟阶段 1972年至1981年是我从教的最初十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刻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曾作过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良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
1965年在清华大学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家赵访熊的讲座《怎样学好高等数学》。1974年在安徽贵池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讲座《优选法及其应用》。
1979年在无锡市科协会堂我曾听过著名学者邵品琮的讲座《哥德巴赫猜想》。这三次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稳老练、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辟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手法讲自然数)、妙语连珠的讲学风格,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讲者赞叹不已。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
中学六年我就读于无锡市二中,周永菊、阮扶九、龚锡泉、许寄尧、周祥昌等全市闻名的数学教师都曾教过我。1964年考入清华后,汪鞠芳老师(曾兼任中央电视台《高等数学》课主讲教师)曾教过我两年《高等数学》。
这些名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例如,汪鞠芳、周永菊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阮扶九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严谨;龚锡泉老师教学语言精炼、板书及黑板画美观(徒手画图堪称一绝);许寄尧老师擅教平面几何,以分析透彻、推理严密而著称;周祥昌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
这些优秀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记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
例如李泰祺老师典雅、严谨的教风,鲍彭春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功底都很深。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
当时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用心领悟其真谛,归纳出在数学教学中遵循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求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十年的反复实践、反复磨练,我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实、镇定、自信,精神抖擞;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严谨、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画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
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师从上述各位名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二、形成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模拟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进入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八十年代我的教学观念更新较快,并通过带教改试点班,上公开课(十年内共计约上过60多节),参加编写江苏省中师数学教材,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及省内中师、中小学教研活动,其中包括担任江苏省和贵州、云南、广西 三省区中师数学教材讲习班主讲教师等努力提高自己,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创造性。
能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细致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使其成为学生容易适应的知识框架,使其化为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附加多种可感因素的具体形象。 特色之二是:教学方法比较灵活。
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确定教学方法时不是以课时为单元而是以重要知识点为单元来考虑。我采用“读、议、讲、练、问、答”的教学法提高中师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曾在1984年江苏省中师数学年会上作专题介绍。
特色之三是:教学手段较新。较早地把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引进课堂。
在1986年十省市中师数学年会上,我自行设计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独立重新试验》,因效果好,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而受到一致好评。 特色之四是: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做法行之有效。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曾发表于全国性刊物《师范教育》。 特色之五是:《代数》和《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两个科目成为我任教科目中较突出的强项。
由于参编教材,对这两个科目的教材体系十分熟悉,对教法的研究也较深入。特色之六是:。
5. 小学,中学,高中教学特色怎么写
1.小学1—3年学生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特点分析:
主要是领着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调整他们的情绪,在感情上注重引导、注重鼓励。知识知识载体和启蒙,很难成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教师关注点是:学生快不快乐,学没学会知识。
2.小学4—6年学生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特点分析:
巩固和继续培养良好的习惯,注重感悟,注重情感,注重情趣,情绪调整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知识的学习也在渐渐提升,但仍处于次要地位,或者说处于被情绪支配的地位。教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受到成功的体验,在情感和知识的学习上去找平衡。教师关注点是:学生爱不爱发言,考试成绩如何,学没学会知识。
3.初中学生状况和教师教学特点分析:
初中一年级是大众化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关注,掉队的学生很少。学习知识占了主导地位,教师光顾知识的教学,忘了学法指导和情趣激发是经常的事,经常在知识上去强化追求,甚至过分。学生经常不适应初中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小学学习的情感上和学习方法上,中小学的衔接出现真空。初二是处于分化阶段,教师处于半大众化和半精英化的教学状态,知识比例大,大大压垮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师没时间去追求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焦虑,大量学生掉队。初三已分化完毕,教师基本上进行精英教育,追求中考的升学率。知识教学占有决定性地位,教师和学生在大量的题海中漫游。教师教学主要以做题为主,关注学生会不会做题,考试得了多少分,很少人去考虑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得分才是硬道理。教师的关注点是:学生学没学会知识,会不会预习,会不会做题。
4.高中学生状况和教师教学特点分析:
初中到高中后,学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不是简单的习惯性不适应,而是深层次的思维性不适应。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加强了,学生在初中的思维方式和所学的知识都受到极大的挑战。教师很不顾学生的实际去阐述知识内容,知识综合程度高,学生知识稍有欠缺,就会陷入不会学和学不会的深渊,学生苦恼,教师抱怨。其实,高中阶段应该加强思维能力培养,提高思维水平,用思维驾驭知识、学习知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稍有意识重视学法的教师,仍处于低层次的怎么读书、怎么预习、怎么积累这种表面形式上,忽略本质上的思维层次上的思考,误认为这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了,实际忘记了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培养习惯的不同内涵,使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内容造成游离,致使学生学习困难。老师总采取题海战术,后者稍微改良成题海分类,但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关注点是:学生知识掌握的如何,能不能独立完整的做完题,能不能有自己的独到做法,能不能经得起考试的考验。
三、教师形成的价值观和教学思维
1. 小学教师:
在课堂上愿意发言的是好学生,能正确回答老师提问的是好学生,听话的是好学生。课堂教学就应该语言活跃、发言踊跃。语文最重要,最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情感,师生都以能背几首古诗词为荣。
2. 初中教师:
教师提问学生能正确回答的是好学生,考试得高分是好学生。英语和数理化最重要,文科临时突击,背一下就行了,不用太下功夫。
3. 高中教师:
会做题是好学生,考试得高分是最好的学生,犯点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考试能得高分。多做题,适当归类,就能得高分。下功夫是最重要的,不下功夫就不能成功。
6. 个人简历中的个人特点怎么写
原发布者:李敏
简历个人特点怎么写简历个人特点范文 《简历个人特点怎么写简历个人特点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简历个人特点怎么写 1.本人好学上进,诚信、敬业、责任心强,有强烈的团体精神,对工作认真积极,严谨负责。 2.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为人诚实,善与人沟通,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认真。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3.相信团体精神的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能把它做到最好,我做不到的事我也会尽我所能把它做得更好。 4.本人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具有较好的素养,肯学习进取,在公司工作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高效率按时完成任务。 5.个性稳重、成熟,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具高度责任感。 6.工作态度: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7.我耐心好,自我激励,肯吃苦,自学能力强,能很好的与人沟通。 简历个人特点怎么写之注意事项 找到自己真正的闪光点,结合实际经验,重点描述 很多人的简历中“自我评价”都是泛泛而谈,根本没有根据自身的优点来写,而且丝毫没有重点,即使HR有心去看你的“自我评价”,也会摸不着头脑,看完之后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可以说这样的“自我评价”是多此一举了,甚至有可能会造成HR的反感。 每个人身上都由自己的闪光点,比如:细心谨慎。勤奋好学
7. 如何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教改曾让我们盲目效仿,看别人的课例是那样的理想状态,可是自己实施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反问自己为什么?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就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就应该去引导、发现,而不是千人一面,这才是新课程所期待的. 关键词:尊重个人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分析个人所长,探索适合模式;自我意识觉醒;反思成长. 一、课题设立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在我校的深入实施,每一个教师都在实践中增长着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努力想成为一个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教师,他们发现只有多元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师个性的发展和飞速发展的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就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领域有所作为.本课题从2008年3月起已经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基本按预定的目标进行. 二、课题目标 以挖掘教师的个人特长和潜能,形成科学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创造力的新一代为己任,经过上课、观摩,对自己和他人的课例进行反思,足使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再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有利于每个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是研究的核心. 三、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阶断准备阶段理论学习提高认识,3月份4个教研活动日;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从2008年4月——7月,以及今后2年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第三阶段整理总结;第四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四、本课题的实施过程 (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新课程指出:教师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又需要实践,但主要是实践知识与智慧.于是,在最初的一个月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 1、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网上) 2、教师如何形成具有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智慧?(教师博览2008、9) 3、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的《创新与发展》即教学技能的创新和《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等等. (二)、分析每个教师的个人特长,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实践,总结评价.首先将教材中的知识板块进行合理的分割:数概念、计算、空间观念、用数学等几大块,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教学特长,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由于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灵魂,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综合教学能力,选择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探索概念教学的模式,就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好的教学榜样,使参与听课评价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所收获.例如《平均分》是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凸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表现了教师课堂调控,环节衔接自然等的能力.基本模式:一、开放引入:讨论如何将6朵花奖励给课前准备做得最好的两个学生?依此引入平均分;二、联系实际,认识平均分;主要进入主题图,发现今天所带食品的特点:每份都一样就是平均分;深入再追问?那个不平均分?怎么办?生发表自己的见移动多的一份.电脑动画演示学生加深认识平均分;三、小组合作,体验平均分:每组一包糖果,根据你组人数平均分每包分别为(6、12、18、24)四、化知为能,加深理解 1、请你动手圈一圈:(基本练习)以教材为主; 2、拓展练习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小明想和11个同学一起做分组游戏,大家讨论一下,12个人可以怎么平均分呢?先和同桌交流,然后再把你们的意见和大家交流. 反馈交流,师投影完成表格. 12个人分组游戏 平均分组数 每组人数 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情景引入激兴趣——观察比较形成表象——抽象概括得到本质特征——用概念形成能力.引起思维的碰撞,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师在多处设置障碍追问?怎么才能达到平均分呢?生多次移多补少,使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达到了强化主题的目的. 对于计算教学,选择在训练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有独特方法的教师担任.新课程开展以来,人们盲目效仿,加之对新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因此,人们重算理、轻计算,重算法多样化、轻优化,结果使计算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反思之后,过去有的好方法还是要捡回来,于是,让这方面有特色的教师给大家讲如何进行合理的分配时间,做到重点突出.例如:9加几的教学过程:A、复习:9+1+1、9+1+2、9+1+3、9+1+4、9+1+5、9+1+6、、、、、、发现规律、引入新课. B、直达例2探讨算理 C、完成做一做体验算法 1、课本练习 2、教师补充,评价.引导发现规律与复习题比较,发生联系强化新知. D、再回主题图找出今天的9加几都有哪些?生以踢毽子的9人为中心,提出很多关于今天的问题,兴趣溢于言表. E、归纳总结,回味规律. 今天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计算为主,研究算理之后是形式多样的练习,而过去的教学为了创造一个情景,先从主题图开始,发现问题,列式研讨方法,很容易把一个计算课上成用数学,学生没有充分的练习时间.而且,本节课的教师不管在板书、评价、作业指导方面(在投影上为学生写出格式)很好的为大家做了示范作用,一个治学严谨,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放在知识教学的首位的教师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