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薄饼的作文要好的
卖烧饼的阿姨
“卖烧饼了,卖烧饼了!”一阵洪亮的叫喊声响起,一大群人蜂拥而至,一下子将小小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在冷清的小街上成为亮点。买饼的什么人都有,“阿姨给我一个饼。”一个可爱的孩子叫道。“大嫂,给我一个饼。”一位彬彬有礼的中年男子说道。“哎哎”阿姨答应着,只见这位阿姨身穿粗布麻衣,系着一条围裙,脸上满是经饱经岁月而留下的刀割似的皱纹。阿姨答应着,有点应接不暇,但仍是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香喷喷的烧饼从锅里捞出来,发给众人。
我已经饿的肚子呱呱叫了,闻到这么香的味儿,早就已经在咽口水了,哇!金黄金黄的烧饼,正在油里炸着,我对阿姨说“给我来一个烧饼。”只见阿姨拿起两个鸡蛋,双管齐下,两个蛋黄在碗里动来动去,仿佛是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水里游泳。等蛋倒进锅里,阿姨拿起裹鸭子的薄皮,将金黄色的蛋包起来,问我“小朋友,里面加什么?”我看着蛋饼想也不想,说:“肉串。”阿姨左手拿着蛋饼,右手拿着两根肉串,将肉串塞进了蛋饼中,哇!好香的病,咬了一口,一股香浓的味道传进了嘴巴里,真好!饼上还有一些葱,真像几颗绿宝石似的镶嵌在里面。
这位阿姨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仅让她自己致富,而且还为我们带来口福。
2. 薄饼怎么来的
同安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节,都有吃薄饼的习惯。
相传薄饼是由同安明代才子蔡复一的夫人首创。蔡复一在京为官,因才华横溢,屡遭朝廷里一些奸臣陷害。他们听说蔡复一不仅写一手好字,还能双手同时书写,便设下陷阱,在皇帝面前推举蔡复一整理抄写朝廷里历年来的文书,且要蔡复一在四十九天之内完成九大箱的文书,否则,当以违抗圣旨论处。
为了完成圣命,蔡复一废寝忘食,昼夜书写,难得有歇手吃饭的时间。蔡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一天,她想出了一个妙法:把面粉搅成糊状,在热锅上轻轻一抹,做成一张张薄薄的面皮,把各种菜切细,调上料炒成菜烩,再佐以香甜可口的油饭,然后用薄皮把饭菜包卷成圆筒状,天天用餐时,便双手捧着“薄饼”送到丈夫的嘴巴,让他就餐。这样既不影响写字,又不耽误吃饭。在蔡夫人的照料和协助下,蔡复一终于如期完成朝廷的使命。从此,蔡夫人做“薄饼”的故事在同安传为美谈。因为“薄饼”是蔡夫人所创,民间又有“美人薄饼”或“夫人薄饼”的说法。为了纪念蔡夫人,同安一带的百姓每到三月节,都有吃薄饼的习俗。
在过去,“一年一次海涨”的薄饼,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人们的乐趣。一到三月三,在农村,整个村子喜气洋洋,真不亚于佛生日和除夕夜,放鞭炮的噼啪声,卖面皮的吆喝声,小孩子的嘻闹声,使平时寂寞的乡村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如今,同安吃薄饼,已不局限于每年的三月节。初二十六,逢年过节,大街小巷随外可见烙面皮的大小摊子,买面皮的人络绎不绝,喜笑颜开。薄饼,不再是老百姓改善生活的奢侈品,而成为大众饮食文化中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3. 薄饼的做法用英语写
薄饼的做法
材料
白面包2片鸡蛋2个披萨混合芝士30克牛油果2个番茄(切丁)1个紫洋葱(切碎)1/4个青柠檬(榨汁)1个香菜(切碎)2汤匙盐及黑胡椒适量白醋适量黄油(软化)适量
做法
1
牛油果去皮去核,将果肉捣成泥
2
将牛油果蓉、番茄、紫洋葱、青柠檬汁、香菜、盐及黑胡椒拌匀,做成牛油果酱
3
烧开一锅水,加入适量白醋
4
用勺子在水中打转成旋涡,每次打入一个鸡蛋,煮成荷包蛋,捞出备用
5
烧热锅,在白面包两面抹上黄油,放在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
6
取出面包,抹上牛油果酱,放上荷包蛋,加上盐及黑胡椒调味
7
将披萨混合芝士撒在荷包蛋上;放在烤箱里烤至芝士融化
4. 薄饼的历史是怎样的
薄饼,又叫春饼,饼皮薄又柔软,馅料细腻,是闽南一带佳点之一。
每逢春节、清明节、三月节等节日,在民间许多居民百姓,都有吃薄饼的习俗。它也是商业性的食品。厦门、鼓浪屿早期就有几位专门制作薄饼的师傅。他们虽只摆摊或开小店,但生意长年兴旺。
烹制薄饼一是菜料、二是饼皮,烹制薄饼菜时,先将豆腐干、猪腿肉、冬笋、高丽菜、荷兰豆、红萝卜、鲜蒜白等全部切成细丝待用。先将猪肉、豆干丝、虾仁或鲜蚝放入热油锅里炒熟,铲出暂放盆内,再将各种菜料倒入热油锅里炒几分钟,即倒入虾汤或骨汤,调入适量食盐、白糖,拌匀后用微火将菜焖熟,再将猪肉、豆干、虾仁、蚝仁等料倒入锅内同菜料混合,调入适量味精即成,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
卷薄饼时,在皮上放点酥过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抹点辣椒酱或甜酱、芥辣、芫荽。卷好趁热吃更有滋味。如果把卷好的薄饼过油炸就成为“春饼”,另有一番滋味。
薄饼皮是用面筋在平底锅烤成,以薄和韧为好。市场上有专门制薄饼皮出售的,只要把菜料烹制好,买来薄饼皮就可包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