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梁的碗秃写一篇作文
碗秃是吕梁特有的小吃,卖碗秃的小吃摊随处可见。很多人就是从小吃着它长大的。阔口浅底碗里,一层银圆薄厚略发乌色的面结晶。使钢锯条磨成的小刀,把碗里那浅浅的一层面食割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拌以边上小碟里的辣椒油、香醋,进口,咬嚼,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
碗脱属面食系列,用荞麦面制成。以上好的荞麦三遍细磨过筛,才得到荞麦面。面粉内加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先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适合切面条的硬度,不断用力揉搓,使其盘“性”,亦称饧面。待面团光亮利手饧好后,点滴加凉水搓揉面团,使其稀释,变成稠糊糊,再点滴加水并朝同一方向不断搅动稀释,直到面糊能挂住勺碗边沿,面糊就好了。
先将碗置锅内蒸热,再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上锅,以武火猛蒸。二十分钟左右即熟。趁热取碗出锅,把未凝的糊糊均摊到碗内边沿,置阴凉处自然冷却,即成碗脱。碗脱还有一种做法,比较原始,是把熬煮好的荞面糊糊盛放于碗内,晾凉即成。
2. 吕梁有哪些名小吃 作文
吕梁特色小吃:来到老区,你一定要挽起袖子,抛下斯文,放开你的胃口,像庄稼汉一吃的豪气冲天,吃到满头大汗。
抿尖:那个圆圆的东东是抿尖床,抿尖床架木制呈井字形,中间开长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了。
抿尖拍子为铁置或铜制,呈凹形,岫面上开密密麻麻排序整齐的小孔眼,四边缘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须严丝合逢,否则不能操作。将豆面加水和合成软糊状,用铁勺挑在抿尖床上(抿尖床须搭水在滚沸的锅沿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状豆面一下下抿到沸手锅里,煮熟用笊篱捞在碗里,加山药条条与各种调料食用。
岚县民间谜语云:“疤女子朝天起,小后生挽占起,不地不喳闹打起”,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制作的过程。抿尖汤加黄米捞饭混合食用别用风味。
圪垛儿:荞面或白面用指捻成小锅状而煮之.吕梁面食的一种很有地方风味的吃法。拔毂:白面用水搅成糊状,放在刀面上,用筷子当工具切面,面顺着惯性流到锅里,因为做法不同,味道和手擀面也就不太一样了,想尝尝的话自己动手做做吧。
莜面:和莜面栲栳栳的做法不同,是吕梁地道的一种吃法。在光滑的面板上将小莜面搓成一条条,上笼蒸约10分钟后,取出拌入西红柿酱或者再用土豆丝之类的蔬菜配着炒。
枣糕:用黄软米面、红枣、玉米面混合蒸制而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结构严密,不易散热,健胃强身,食后回味无穷。
老区人民适逢喜庆的日子,总要准备这样一份寓意节节“糕”升的佳肴。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
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
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
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老区女孩的最爱。
碗脱:绝对的老区招牌小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而得名。
多冷食,切条、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为调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酱为主,吃起来坚韧、醇香,是老区的经典美食。最为道地的首推柳林碗托。
相传,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从离石左国城派大将石勒发兵攻晋,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灾祸连连,军粮筹集非常困难,就把荞麦磨成面粉熬粥喝.又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结块,于是他们扒下来抓食.有人提议切块吃,他们就把荞面团切成块,随便撒了一些盐,越吃越香.吃完把剩下的一块切条,泼了些枣醋、蒜泥、姜末、葱花,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大加赞赏,让厨房如法制作,让军士饱尝,吃后精神大振。
当地百姓闻讯后,去军营观看,军士就让百姓尝新。百姓尝后,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从此在民间得以流传。
合楞子:把土豆上锅蒸熟,去皮后捣成泥,加点白面,揉成团,再上锅蒸熟,蘸西红柿酱吃,又软又有韧性。吕梁人民把土豆的开发绝对的彻底。
吕梁特产:老区的特产当首推汾酒,汾酒是老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近年来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老区的红枣,核桃,也形成了产业规模,创造了自主品牌,特产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
“逢人便说杏花村”,这是谢觉哉老人1960年参观杏花村汾酒厂后写下的不朽诗句。 一个地理学家也说,我国难以计数的村庄中,从古至今,杏花村是知名度最高的村庄之一。
因为这里有世界名酒——汾酒。汾酒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汾酒和杏花村一起扬名天下;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贵州的‘茅台’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陕西的‘西凤’是山西客户迁入,始创‘西凤酒’。至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名酒中仍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
历史学家吴晗访问杏花村汾酒厂后赋诗:“汾酒世所珍,芳香扑鼻闻。水纯工艺巧,争说杏花村。”
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访问杏花村汾酒厂题诗:“和风华雨正纷纷,举盏欲招前古魂。般若汤兮长寿水,不妨畅饮杏花村。”
诗人阮章竞参观杏花村汾酒厂后题词:“无须拷问清明句,白露芳香四海魂。”吕梁地处黄河中游,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是红枣起源的中心地带。
栽培历史悠久,据传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清代以来,红枣即成为大宗出境特产。
枣树素有“铁杆庄稼”之称,俗语说:“沟壑墚峁斜角角,十年九旱干巴巴,种庄稼没法法,载上枣树十拿拿”。红枣产业是吕梁地区的一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区现有红枣栽植面积155.31万亩,临县被称为全国产枣第一县,柳林三教镇被称为产枣第一镇。
汾阳核桃以个大、皮薄、肉厚,易取仁,出油率高驰名中外。汾阳种植核桃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3. 去吕梁风景区作文200
去吕梁风景区
在一个天气好心情也同样好的日子,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到了吕梁风景区。
首先我们去的是凤凰山风景区。
顺着凤凰山脉往东行走,我们看到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儒学家孔圣人游说天下时在吕梁观看洪水的“观洪处”。当年孔圣人就是在这里观看洪水泛滥的。 “爸爸,为什么会有吕梁镇的上洪村和房村镇下洪村那?”我不解的看着爸爸问。爸爸说:“传说就是孔圣人在观洪之后为之起的名字。”
随着山脉继续往里走,我们看到了面貌全新的东平湖 ,这里三面环山,青山绿绿、碧波荡漾。不时会有鱼儿浮出水面,几条渔船在湖中摇摆,不停地打网收网,渔夫在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此时的情景,早已把我们的心随着碧空蓝天、青山绿水变得更加欢畅了,同时也忘记了路上的疲劳。下面我们要前往的是另一个美丽而又原始的山林。
在景区的东北方有座山,这里有满山的玫瑰花,红的、黄的都有,这座山上鸟语花香,真是让我们尽情欣赏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丽色彩的绝佳之处。蝴蝶在花丛中来回穿梭。我不由得赞叹:“这里真不愧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啊!”
最后一站是圣窝存的樱桃园,这里的樱桃又大又甜,这里的人民淳朴而又善良。我们在这里美餐一顿之后,参观了樱桃园,在樱桃园里,这里的工作人员教会了我们怎样选择优质樱桃和采摘樱桃的技巧。我们在这里尽情的品尝又大又甜的樱桃。在樱桃的世界里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土地的芬芳,樱桃树的清香。
结束了一天的旅程,我觉得我们一家人在吕梁风景区感受最多的是劳动者的美。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都带给我们无限的美丽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