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觌氅、餮鼗、曩磲、蕤颥、鳎鹕、鲦鲻、耱貊、貘鍪、籴耋、瓞耵 这些
觌氅【dí chǎng】;餮鼗【tiè táo】、曩磲【nǎng qú】、蕤颥【ruí rú】、鳎鹕【tǎ hú】、鲦鲻【tiáo zī】、耱貊【mò mò】、貘鍪【mò móu】、籴耋【dí dié】、瓞耵【dié dīng】。
1、觌氅【dí chǎng】
觌:相见:~面(见面或当面)。
氅:大衣,外套:大~。
2、餮鼗【tiè táo】
餮:常用作“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
鼗: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这些词语都不是常用字,可以具体释义可以在各类词典中找到。
2. 餮鼗 曩磲 蕤颥 鱬鲦鲻 耱貊 貘鍪 籴耋 瓞耵怎么念
1、餮鼗,tiè táo
餮(tiè):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
鼗(táo)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2、曩磲,nǎng qú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磲(qú),砗磲。亦作“车渠”。软体动物。
3、蕤颥,ruí rú
蕤(ruí)①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②〔葳~〕草木茂盛的样子。③〔~宾〕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农历五月的别称。④指下垂的缨类装饰物。
颥(rú)是颅骨之一
4、鱬鲦鲻,rú tiáo zī
鱬(rú):古书中记载的一种人面鱼身的动物。
鲦(tiáo)〔~鱼〕体小,呈条状,肉可食,生活在淡水中
鲻 (zī)指属于鲻科的一种鱼,产于许多海和河流中
5、耱貊,mò mò
耱(mò)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功用和耙相似。亦称“耢”。
貊(mò)①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
6、貘鍪,mò móu
貘(mò)哺乳动物,体型类似犀。鼻长能自由伸缩,无角,生活在热带
鍪(móu)①〔兜~〕古代打仗时戴的盔。②古代的一种锅。
7、籴耋,dí dié
籴(dí)买进粮食
耋(dié)年老,七八十岁的年纪
8、瓞耵,dié dīng
瓞(dié)是指小瓜,尤其指还在穰上、未长熟的小瓜
耵(dīng)耳垢,耳屎,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
3. 急
首先你写的这两个两个一组的词是不正确的,不能构成双音节词,而是单字。其次,由于你写的是两两一对的,暂且按你量量一对儿的这个方法,给你解释如下
一、觌氅:
1.觌(觌)di(2声)见,相见;
2.氅,chang(3声)外套,大衣。
12(繁22)+ 16=28 (38)画
二、餮鼗:
1. 餮,tie(4)贪吃;
2. 鼗(鞀鞉),tao(2)拨浪鼓。
曩磲:
蕤颥:
鳎鹕:
鲦鲻:
耱貊:
貘鍪:
籴耋:
瓞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