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计数法怎么表示
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记数的方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1≤a<10,n为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当我们要标记或运算某个较大或较小且位数较多时,用科学记数法免去浪费很多空间和时间。
例如:
19971400000000=1.99714*10^13。计算器或电脑表达10的幂是一般是用E或e,也就是1.99714E13=19971400000000。
扩展资料:
1、在一个近似数中,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位数止,这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字的有效数字。
例如:890314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90*10的8次方
839960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40*10的8次方
0.00934593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9.35*10的-3次方
0.004753=4.753*1/1000=4.753*10的-3次方
2、数字很大的数,一般我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6230000000000;我们可以用6.23*10^12表示,而它含义是什么呢?从直面上看是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科学计数法
2.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计数法
用幂的形式,有时可以方便的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较大的数,如:光的速度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
这样的大数,读、写都很不方便,考虑到10的幂有如下特点:
10的二次方=100,10的三次方=1000,10的四次方=10 000……。
一般的,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n个0,这样就可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如: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10的九次方。
这样,一个大于10的数就记成a*10的n次方,其中1小于或等于a小于10,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计数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任何数的0次方都等于1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指从左面数不为0的数
例如:890314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90*10的8次方
839960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40*10的8次方
0.00934593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0.00934
3. 科学记数法
1万=(10的4次方) 1亿=(10的8次方) 80000000=(8X10的7次方) —76500000=(—7.65X10的7次方) 2。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来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1*10六次方:1000000 3.2*10五次方:320000 —7.05*10八次方:—705000000 3。月亮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X10的5次方)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X10的5次方)。
4。(-5)³*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D) 5。
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840000万元,那么7840000万元用科学积记数法表示为(7.84X10的6次方)万元。 6。
483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834X10³) 72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26X10的10次方) 130800用科学…(1.308X 10的5次方) 7。地球绕太阳转动每小时经过的路程为1.1*10五次方km,声音在空气中每小时传播1.2*10三缉敞光缎叱等癸劝含滑次方km,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与声音传播的速度哪个快? 1.1X10五次方千米=110000千米 1.2*10三次方千米=1200千米 110000千米>1200千米 所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快。
4. 计数法如何用~
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 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 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0) 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四)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50000 106000 40030500 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例1.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 )位. (2)十个一亿是( )亿. (3)10个一百亿是( )亿. (4) 、、、是亿级,万级有 、、、.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 650000 65 0000 0000 (2)4070 4070 0000 4070 0000 0000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五、布置作业 .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六、板书设计. 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十进制计数法。
5. 什么是 首数法
首数法是指,根据计算结果的首位(也可以是前两位、前三位等)数字来确定答案。这种方法是精确知道首位数字,然后根据选项的首数选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公务员考试中,可用于做商、做差、做和的时候,其中做商的时候最常用。
一、首数法用于做商
例1:表中海拔高度位居第三的城市,其最湿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当年平均降水量的:
A.15.6% B.17.7% C.18.9% D.31.5%
(根据资料可知,海拔高度位居第三的城市是北京,其最湿月平均降水量为182 mm,当年平均降水量为578 mm)
二、首数法用于做差
例1:97654-32109,从左数第二位不需要借位,故差的首数为9-3=6。
例2:97654-38109,从左数第二位需要借位,故差的首数为8-3=5。
例3:97654-37909,从左数第三位需要借位,使得第二位需要借位,故差的首数为8-3=5。
三、首数法用于做和
例1:45679+32109,从左数第二位没有进位,故和的首数为4+3=7。
例2:45679+36109,从左数第二位有进位,故和的首数为4+3+1=8。
例3:45679+34509,从左数第三位有进位,使得第二位有进位,故和的首数为8.
(2010年十三省公务员联考真题)
解析:海拔高度位居第三的城市,其最湿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当年平均降水量的182/578,做除法时,其首位数字为3。因此,选D。
例2:某公司计划购买一批灯泡,11 W的普通节能灯泡耗电110度/万小时,单价20元;5 W的LED灯泡耗电50度/万小时,单价110元。若两种灯泡使用寿命均为5000小时,每度电价格为0.5元,则每万小时LED灯泡的总使用成本是普通节能灯泡的多少倍?
A.1.23 B.1.80 C.1.93 D.2.58
(2009年福建、重庆、陕西、海南四省联考真题)
解析:每万小时需要10000÷5000=2个灯泡,则每万小时LED灯泡的总使用成本是普通节能灯泡的(50*0.5+110*2)/(110*0.5+20*2)=245/95,做除法时,其首位数字为2。因此,选D。
例3: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70943吨标准煤,则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A.197097吨标准煤 B.148222吨标准煤
C.161267吨标准煤 D.155403吨标准煤
(根据资料可知,2003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为15.3%)
【注释】四个选项的首位数字相同时,商的首位就确定了,做除法时可以直接写(省去了思考的过程),接下来再看第二位数字即可。依此类推。
你说够详细么~~~~~~~~